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宁波经济》2005,(4):28-29
3月17日央行宣布调高房贷利率后,引起了市民极大的关注,房价走势牵引着买房者和卖房者的心。一时间,人们都在关注一个话题——房价会不会降?  相似文献   

2.
热点     
《首都经济》2007,(11):9-10
摩根大通中国本地法人银行开业;央行正式公布房贷新政;提高首付能否抑制房价。[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4.
汪杨 《上海经济》2007,(12):29-31
提高第二套住房按揭首付,有助于减少投机性购房需求;而物业税的实施无疑对楼市虚火更具杀伤力,因此房价回调是正常的。但长期看,大城市房价上涨将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5.
卷首语     
2008年春节前夕,一场南方几十年罕见的大雪使偌大的中国遭遇一次严重的危机。骤降的雪灾使诸多社会问题蓦然凸显,并暴露出国家灾害应急救援机制的缺损。  相似文献   

6.
中国政府近日出台的“房贷新政”引起社会大众的反弹,网上骂声一片,可能给当局进一步推出后续措施增加新的变数。为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中国中央政府近来重拳出击,先是央行变相提高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至少0.2个百分点,接着财政部又宣布将“推进房地产税改革”,即在适当时候开征房地产税。  相似文献   

7.
《山东建设》2005,(9):33-33
据悉,央行近日的一条规定,将各商业银行执行的逾期还房贷的罚息水平定为“在借款合同标明的贷款利率水平上加收30%至50%”,同时给商业银行一定的自主权。  相似文献   

8.
卷首语     
《上海经济》2011,(11):2-2
爱因斯坦说过:“任何一个有智力的笨蛋都可以把事情搞得更大,更复杂,也更激烈。往相反的方向前进则需要天份,以及很大的勇气。”当一大帮人,其中不乏国内外所谓知名专家,言之凿凿地矜夸所谓模式的时候,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信息》2010,(12):76-77
日前政府出台了新的政策,重拳治理房市,制止炒房之举。在“国10条”和“京12条”细则中,明确规定了“以家庭为单位界定”“认房不认贷”的二套房贷执行标准。但在实际推行过程中,那些真正有购置二套房需求的人,为省却抬高不少的贷款首付和利率  相似文献   

10.
去年以来,中国各地区房价不断上扬,在经济发达的上海,市、郊区住宅均价已经超过了每平方米1万元。近期,上海许多项目在一、两个月内就有20%的涨幅并不罕见。  相似文献   

11.
卷首语     
虚拟经济的飙迅沛发,终于引致持续数年,祸及全球的金融风暴,至今仍盘桓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继续肆虐逞成。  相似文献   

12.
卷首语     
我们可以把人类历史的发展,理解为“长期不懈的致力于用最初代表现实、然后作用于现实的、经过不断改善和日益有效的手段,来克服复杂性。”(《回答未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卷首语     
逻辑可以帮助我们集中注意论断的真实和谬误的程度,并提供某些程序来检验它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卷首语     
逻辑可以帮助我们集中注意论断的真实和谬误的程度,并提供某些程序来检验它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卷首语     
赖智慧 《新财经》2013,(10):8-8
几乎一夜之间,我们的生活方式被互联网改变。吃穿住行,都因为有了互联网而出现新变化。不管你是否愿意,互联网的洪流都向你滔滔涌来。  相似文献   

16.
房市“拐点”或许已悄悄来临。房市遭遇“寒流”,也让开发商们在预测2008年时,不约而同地发出一个观点:房价上涨的速率应该不会有过去那样快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卷首语     
眼下,一股革新的洪波正在席卷全球。人们突然发现:这个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不是物质,而是信息。它比我们所有的生物产能,人类的生产力都要快。世界上的信息量大到需要用16乘以276次方去描述。  相似文献   

18.
卷首语     
在经历了金融寒潮的第一波冲击后,全球相继联手,共谋对策。其中我国政要和智囊们率先表现出充足的信心和乐观的态度。  相似文献   

19.
卷首语     
《新财经》2014,(3):8-8
2月中旬,站在自家洒满阳光的阳台上,我打电话给千里之外的父母,叫他们来北京住一阵,并憧憬着陪他们一起感受春暖花开的幸福情形。2月下旬,父母颇有兴致地来了,但到北京的第一天,就赶上了雾霾天,而且前所未有地持续了整整七天。  相似文献   

20.
卷首语     
我们面临着一个堪称"多事之秋"的云诡波谲,风急浪高的时代。这不禁让人想起伟大的莎士比亚所言:“这世界本来是安放得好好的,循着平稳的轨道平稳前进,都是这“利益”,这引人作恶的势力,这动摇不定的“利益”,使它脱离了不偏不颇的正道,迷失了它正当的方向、鹄的和途径”(《约翰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