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书讯     
《中国储运》2012,(8):90
《乱世中的大国崛起》作者:李稻葵出版社:中信出版社2012年6月金融海啸、欧债危机、美债危机、北非动乱……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乱世。中国的崛起只能在这个乱世中谋求。乱世如何崛起?作者以宏观视野解读当下乱世的世界格局与中国的应对。从多个角度对现在与未来的中国经济关键问题做了犀利剖析,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作了大胆的思考与预测。本书作者李稻葵,长江学者,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席教授、金融系主任,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达沃斯世界经济论  相似文献   

2.
新书讯     
《中国储运》2015,(2):107
《理念的力量:什么决定中国的未来》作者:张维迎出版社:西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10月本书涵盖了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近年来所主张、研究的主要观念,书中论点涉及市场、法治、改革、未来发展等重要领域,列出了作者长期思考的影响社会的二十四个重大理念。本书是中国改革最前沿的一流经济学家为普通读者撰写的经济学读物,也是获取正确的经济观念、理解中国经济和世界格局的第一手资料。张维迎教授在八十年代即提出价格双轨制并长期坚持自由市场理论,对中  相似文献   

3.
新书讯     
《中国储运》2012,(5):77
《看不透的中国经济,我们怎么办?》作者:《新京报》社编著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2年3月著名经济学家许小年、谢国忠、茅于轼,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欧元之父"蒙代尔、斯蒂格利茨,国务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夏斌、国务院住房政策中心主任秦虹,中坤投资集团董事长黄怒波、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中外顶尖智库最大规模集结本书,为您拨开2012经济迷雾,告诉你——我们如何活得更好!  相似文献   

4.
新书讯     
《中国储运》2015,(4):101
《国家命运:中国未来经济转型与改革发展》作者:吴敬琏等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年2月本书以探讨、宣讲中国未来经济转型与改革发展为主题,对中国未来改革与发展进行预测和展望。全书由厉以宁、吴敬琏、林毅夫、高尚全、陈锡文、张卓元、樊纲、汪玉凯、郑新立等30位专家、学者最新学术文章结集而成。主题契合当前中国时局,聚焦全面深化改革的热点和前沿。  相似文献   

5.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年9月中国股市乱象到底疯狂到几时?中国贫富差距恶化的根源到底在哪?新国有化的危险到底在哪?2010到2012年,两年之间,从国际到中国,经济局势瞬息万变,下一步,中国经济又将走向何方?本书聚焦中国,收录了作者最近几年和媒体之间的对话,通过对中国当前社会的分析,探讨了中国人的未来,非常明确地指出了中国的  相似文献   

6.
新书讯     
正《读懂中国改革2:寻找改革突破口》作者:吴敬琏周其仁郑永年等出版社:中信出版社2014年10月历经30年,中国改革步入深水区,种种社会矛盾让每个阶层的人们都有普遍的焦虑感和"受伤感",面对重重阻碍,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在哪里?厉以宁、吴敬琏、周其仁、张维迎、郑永年、华生、成思危、韦森、孙立平……面对改革最关键最核心的问题,中国最具话语权的经济学家、精英学者集体建言——如何突破利益藩篱对改革的拘绊?如何让改革举措从空中落到实处?如何有效反腐?如何实现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个人的机会又  相似文献   

7.
2003年10月,首都一家大报刊登了新华社记者的报道,题目是《国家向公路收费站点林立“顽疾”开刀》,让人振奋不已,因为公路收费已成公害,再不开刀,天怨人怒。但是看完全文,如何给“顽疾”开刀?竟让读者一头雾水。报道说:“公路收费站点收了多少钱?收到什么时候?没有哪条路向公众  相似文献   

8.
新书讯     
《中国储运》2012,(12):95
《货币》作者:央视《货币》纪录片主创团队出版社:中信出版社2012年10月本书是央视《货币》纪录片唯一官方授的同名出版物。货币有着跟人类文明等长的历史。货币到底是什么?是金钱,是债券?是黄金,是钻石?是财富,是国家意志?是梦想,还是其他?货币既是社会经济发展中最根本的要素,  相似文献   

9.
新书讯     
《中国储运》2014,(1):105
正《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作者:厉以宁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之际,厉以宁教授畅谈中国即将推进的新一轮改革。本书是他酝酿已久,在赴中国各地实地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亲自撰写而成,是他关于中国经济现实问题的最新代表作。在这部著作中,他详细解读了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几乎所有热点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对中国未来改革和发展方向做出了前瞻性的研究。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改  相似文献   

10.
新书讯     
《中国储运》2013,(9):97
《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13——实现新的历史性跨越》作者:刘伟等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13——实现新的历史性跨越》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系列发展报告之一,该报告自2004年首次出版以来,已连续出版十年。2013年度  相似文献   

11.
读书     
正《读懂中国改革4:关键五年2016-2020》作者:吴敬琏厉以宁林毅夫等著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定价:$49.00中纪委、中组部、中宣部推荐《读懂中国改革》系列之四,汇聚中国重量级的经济学家、精英学者、权威人士,立足"十三五"规划,把脉当下时局,深入剖析未来走向,阐述未来的增长点和发展空间,从供给侧改革、创新、新科技革命、人口红利、共享经济等不同的领域,指出未来投资决策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2.
朱力 《中国储运》2014,(10):78-79
正什么是高效的自动分拣?什么是电商中运用最广的存储技术?未来电商的发展趋势如何?大福(中国)有限公司愿意带您一同分享这其中的奥秘。大福公司是一个物流集成厂商和关键系统的制造商,怎么去实现,靠什么样的设备实现自动化系统,靠什么样的物流方法实现,这是大福公司擅长和一直所倾力的领域。大福公司1937年成立,深耕世界市场七十余年,进入中国也已二十年。直至今日,在中国已经做到了一体化的服务——从项目的咨询、规划设计、制造、安装到售后服务全是由大福公  相似文献   

13.
新书讯     
《中国储运》2013,(2):107
《创新者的思考》作者:(日)大前研一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1月什么是创新?什么是经营?做生意该学什么?思考障碍如何破除?大前研一已经用本书中的方法培养出600位成功的老板。在九年积累之后,大前研一为每一位想在事业上有所创新突破的读者,首度公开创业讲义。这本书是他第一本专门讨论创业的书,书中内容来自他九年来在创业者商学院的授课讲义。一般创业的著作比较偏重创业过程及创业后的管理,大前研一的重点则着重在创意的思考。看大前研一的书或文章经常会觉得这个人怎么会有这么多点子、这么奇特的想法,在本书中,我们将得到答案——因为他随时随地都在思考。作者大前研一,现任创  相似文献   

14.
张博 《中国储运》2003,(2):35-37
中国企业信息化伴随着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二十年的风雨历程,期间无数企业和厂商苦苦探索着企业信息化究竟路在何方?从一开始的懵懵懂懂到后来的爱恨交加,中间苦乐恐怕只有真正走过信息化之路的企业自知。本文讲述的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企业如何在一波三折之中将信息化进行到底的成功历程,希望对于那些正在信息化建设大潮中搁浅难行的企业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5.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授李曙光在2006中国经济高峰会上的主题发言是《未来中国如何分享改革成果》,本文是李教授的发言摘要:  相似文献   

16.
新书讯     
《中国储运》2012,(9):100
《什么改变中国》作者:张维迎出版社:中信出版2012年7月本书在序言中写到:如果我们能早点开放医疗市场,允许民间资本自由进入,而不是保持国有医院的垄断地位,"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绝不会如此严重;如果允许民间自由办学校、办大学,中国的教育质量绝不会如此低;如果我们能树立宪法和法律的  相似文献   

17.
<正>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定价:$39.00本书从人类历史总体进程、国内国际大视野,分析了走向2030年的中国与世界的大发展、大变动、大趋势,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专业化的国情与世情研究,分析中国与世界之间的互动影响。本书传承中华文化精神,表达全人类追求共同繁荣的理想,向全世界公开表明中国学者的中国观、世界观、未来观。  相似文献   

18.
一、什么是仁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篇第十二·22》)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仁就是爱人。”仁的核心就是爱人。孟子说“仁者爱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高度概括了“仁”即爱人的基本内涵,而这种爱又是推己及人,由亲亲而扩大到泛爱众,再到爱整个自然界即爱物。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乡党篇第十·17》)马棚失火焚毁。孔子退朝回来,问道“:伤着人了吗?”不问马怎么样。“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实现仁的方法,由反面讲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贯穿孔子思想体系“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由正面…  相似文献   

19.
新书讯     
《中国储运》2015,(3):109
《中国经济新常态》作者: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年12月本书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新常态"的重要论述,分别从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新挑战与新机遇、新特征与新趋势、新理念与新思维、新动力与新举措等角度,阐释新常态的背景、特点、理念与措施等相关问题。本书力图从战略高度科学认识新常态,从全局角度辩证看待新常态,针对新常态下经济增速转  相似文献   

20.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近两年来,关于第三者强制责任险引发许多争议,千呼万唤,《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以下所有文章均简称《条例》)终于出台了。《条例》的实施对保险行业、交管部门、运输企业、驾驶人有什么影响?各阶层人士对《条例》的各项规定有什么看法?实施《条例》需要相关部门如何配合?带着诸多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保险公司专业人士、交管部门法制工作人员、运输企业安管干部、车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