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一,走出就公有论公有的思维框框,从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高度来安排和推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措施。在改革前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我们把是否实行国有制,以及国有经济的比重大小,同是否坚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完善程度高低等同起来,通过一浪高一浪的所有制升级运动,造就了国有经济及实际按其规则运行的准国有经济占绝大比重、遍及各个行业的所有制格局。改革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的实行,使这种状况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思想上把社会主义等同于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不正确认识并没有真正得到克…  相似文献   

2.
项启源 《当代经济研究》2012,(8):11-18,4,9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出现了持续、迅速和大幅度的下滑,公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已经受到威胁。因此,有必要对目前我国"公有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状况进行科学准确地判断,有必要从可比性、准确性和全面性三个方面对公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做进一步研究。这有利于我们清晰而准确地掌握我国公有经济发展的现状,以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公有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高速而健康的发展。这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放手发动群众办事业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适应改革和社会发展需要而倡导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促进民富国强,实际也是放手发动群众办事业方针的继续。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和马克思商品成本学说原理来认识,非公经济并非都存在剥削,主要看实行什么劳动制度;对实行合法的雇佣劳动制度的私企,不应受到歧视。倡导非公经济发展,关键是解放思想。为使私营企业有与国有企业同等的获取社会融资的公平机会,应借鉴一些西方国家做法.改现行证券上市的行政审核制为市场化的证券上市注册制。为避免对非公经济有关管理政策的混乱,对非公经济规范正名为“民营经济”较妥。  相似文献   

4.
论公有产权的内在矛盾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论公有产权的内在矛盾荣兆梓(安徽省社会科学院)一、公有产权的形式规定与本质规定从法权形式的表层看,公有产权是由多人同等享有的同一财产权。我们把这称作公有产权的形式规定,它可以进一步分解为三重含义:(一)产权主体不是一个人,而是由多人组成。这里多是相对...  相似文献   

5.
高友才 《经济师》2000,(2):36-36,45
一、观念创新。当前,在改革观念上必须实现三个突破:一是改变传统的公有制观念,破除国有企业等于国有经济、社会主义等于公有制的错误认识。二是正确理解、把握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破除一大二公三纯四统,实现从公有企业占主体到公有经济占主体的转变。三是转变改革思路,从试图搞好每一个国有企业转向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把精力放在提高国有经济整体素质和控制力上。树立市场经济意识和资本观念,破除传统的计划经济思维模式,把效益、效率放在第一位。二、体制创新。要积极探索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效结合的途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发展搞活国有经济是中国跨世纪的重大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搞活国有企业为重点的大量改革有效地发展了国有经济。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入 WTO和经济全球化,从总体上看,国有经济、国有企业越来越需要加快改革和发展。现在,各国各企业之间的经济竞争主要是市场竞争,而不是资产多少的竞争。改革以来,我们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了国有资产管理,但是如何对国有资产进行全面市场经营、使国有资产增值最大化,已成为进一步发展国有经济的重大课题和任务。本文提出实行国有资产的全面市场经营,是指由国有资产出资人和…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在改革中发展壮大与独立商品生产者地位的确立,表明刘瑞明、石磊教授提出的国有企业存在双重效率损失的两个重要假设——国有企业效率相对低下和政府对国有企业存在软预算约束,是不符合实际的。本文利用中国2000—2008年29个地区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证明了国有企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而不是增长拖累。据此提出,就研究方法而言,不能简单套用过去的研究结论作为今天的研究起点;就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关系而言,不要片面强调国有经济从竞争性领域退出,不能把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对立起来。  相似文献   

8.
国企改革新思路陈清泰说,过去改革是把搞好国有企业为目标和着眼点,而现在的思路是把单个的国有企业放到区域的或全国的国有经济之中来定位,看哪些企业符合产业政策需要,要扶持,哪一些行业和企业要调整,哪一些企业要关停并转、要破产。我们所讲的搞好国有企业决不是...  相似文献   

9.
产权特性与产业定位——关于国有企业的另一个分析框架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以往对国有经济的研究 ,都是以统一的产权结构作为假设前提的 ,但事实上社会经济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产权结构 ,一种是公有产权结构 ,一种是私有产权结构 ,这两种不同的产权结构分别有着与之相对应的产业定位。一般说来 ,竞争性、盈利性产业宜采用私有产权结构 ,而非 (弱 )竞争性、非 (弱 )盈利性产业宜采用公有产权结构。基于此 ,笔者认为 ,我国的国有企业作为公有制企业 ,采用的是公有产权结构 ,它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不是产权不明晰 ,而是产权结构与产业结构错位 ,即把大量应采用私有产权结构的竞争性、盈利性产业放置到了公有产权的舞台。因此 ,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实现产业定位与产权结构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
肖国进 《时代经贸》2011,(24):72-73
建设社会主义需要公有经济。因此,我们曾经把改造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措施。可是我们通过了二十年人民公社化经济的实践经验,发现改造生产资料所有制之后,建设社会主义的成效不够理想。所以,对于公有经济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深入。此外,建设社会主义除了需要公有经济之外,还需要什么呢?  相似文献   

11.
冯晓莉 《生产力研究》2005,(5):108-110,145
民营经济是伴随我国市场化发展不断深化和所有制结构调整完善而逐渐发展壮大的。民营经济不是一个所有制范畴,而是一个经营方式范畴,民营经济作为一个经济学范畴对应的是国营经济,而非国有经济。正确认识民营经济的内涵和外延,对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加快公有经济民营化步伐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尤文江 《时代经贸》2012,(16):24-25
非公经济人士是我们党群众基础的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跨越武发展的有生力量。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企业必需拥有的终极信念,它是解决企业在发展中如何处理内外矛盾的一系列准则。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一支备受世人关注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天集团是东阳市企业的一面旗帜,其总裁楼永良的价值观是非公经济人士的楷模。如何把非公经济人士核心价值观作为突破口,§I导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使他们真正成为东阳市经济快速发展的中流砥柱。  相似文献   

13.
肖杰 《生产力研究》2011,(1):84-85,168
剥削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往往被人们从政治、道德的角度去解读和评判。文章从生产力发展、经济的视角对剥削的含义及其实质进行分析,还原与其在生产力发展中的本来面目,这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及对非公经济的认识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们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时,决不能把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理解为国有经济从一切竞争性领域退出,也不能理解为中央"进"、地方"退"。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已经得到长足发展,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从发展趋势看,非公有制经济还将继续发展,作用还会进一步发挥,但无论怎样,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决定的,也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实现长期稳定发展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初期,为了改变所有制结构单一的状况。我国对民营经济在政策上给予优惠和扶持,初步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局面。20年来,同国有经济相比,非国有经济超前发展,同公有经济相比,非公有经济超前发展。非公有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形成了可观的经济规模,国民经济出现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非公有经济三足鼎立的格局。20多年来民营经济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对公有经济采用个人承包、租赁、托管等非公营方式,许多人总认为已经改变了公有经济的性质。事实绝非如此! 非公营并不等于非公有。实际经济生活中,大量存在着非公有经济,它们采用非公营的经营方式,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但这丝毫不意味着公有经济不能采纳或绝对排斥非公营方式,更不意味着公有经济采纳非公营方式后,其经济性质随之而变成非公有经济。正如公营和公有不是一个概念一样,非公营和非公有也不是一个概念。非公营,这是改革开放后引入我国理论界的一个新概念,其含义是指经营主体不是国家或集体这两种公有形式自身。而非公有,则是从生产资料所有制角度来加以界定的,其含义是指生产资料不归国家或集体企业所有的所有制形式。这就是说,非公营和非公有分属两个不同的范畴,是从内涵到外延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相似文献   

17.
高友才 《经济纵横》1998,(12):62-62
一、从促进生产力发展出发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在所有制结构调整中,把握好公有制自身的结构调整是一项重要内容,核心是处理好国有经济战线的收缩问题。公有制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适宜公有的应当公有,应当国有的必须国有。“全面退出”或“全面进入”都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18.
资本的剥削性和国有经济的公平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资本对劳动的剥削是资本雇佣劳动的本质,并已经成为市场制度的内在组成部分。当我们引入市场经济制度时,资本的剥削制度也不可避免地同时被引入了。国有经济的公有制特点,能够将企业生产剩余公有化,从而能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除了资本制度的剥削性。在不能改变资本与劳动关系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公平功能,将有助于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国有企业利润通过适当的分配机制增进全体人民的财富和福利水平,是充分发挥国有经济公平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与计划是否相容,这得要看我们如何理解计划的内涵。从体制的角度看,如果把计划理解为传统的、指令性计划或行政手段为主的经济体制,那么市场经济与计划是对立的。从经济运动的角度看,如果认为计划是指国民经济发展总体上,趋势上的一致,比例性,计划性,市场经济与计划就不是对立的。因此,我们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否定原有的指令性计划为主,行政手段配笠资源的组织方式,而不是否定国民经济发展的计划性。  相似文献   

20.
产权多元化格局下保持国有经济控制力问题从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出发,这些年国有经济领域的改革沿着两个途径不断向前推进:(1)结构调整,即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适当收缩国有投资的分布面,推动国有资本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2)制度创新,即按照股份制的方向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在国有经济的分布面总体收缩和国有独资企业逐渐减少的情况下,始终保持并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是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毫无疑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