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级城市住宅商品房开发中的户型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四川、云南部分二级中等城市市场调查分析,中小户型住房受到广大购房者的欢迎;并且由于政策导向,中小户型住房将会成为住房市场的一个发展主导方向,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应该优先重点打造中小户型,大力开发中小户型住房,满足消费者的购房需求,同时政府监管部门应该充分运用有效手段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确保中小户型住房开发供应比例,进而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浙商》2006,(10):122-122
近年来,随着上海商务办公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上海的写字楼开发也日益向现代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如今,在上海东北交通枢纽一一五角场城市副中心,一个新的商务集群正在如火如茶的建设之中。把握天时地利的优势,这些最新开发的商务楼盘,势必在今后几年的写字楼市场掀起波澜。位于国权路39号建设中的“财富国际广场”便是其中代表性作品之一,其所倡导的“绿色办公”理念,必将成为写字楼市场一道靓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3.
李建之 《理财周刊》2004,(10):88-90
小户型是不容忽视的一支生力军,给广州楼市增添了一种别样的风景。小户型成为发展商在市区开发的重要产品,开始和近郊的大户型对峙,甚至对城区的大户型也发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4.
城市经济是影响写字楼开发与运营效益的宏观要素之一,而写字楼市场的发展与繁荣又在一定领域推动经济增长,两者间的关系既有相互推动的一面,也存在彼此影响、相互牵制的反作用。基于此,本文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天津写字楼与当地经济的协调状态进行评价和分析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5.
刘力 《国际市场》2006,(12):65-66
写字楼产品主题化、个性化发展趋势凸显 由于市场不断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单个写字楼项目针对的目标企业群不断缩小,写字楼从同质化产品逐步转向目标企业群的形象代言。如北京市场上,超大规模写字楼与五星级酒店综合体的出现,新产品概念的问世,如“企业总部”和“LOFT写字楼”,以及商务楼的快速发展,都是这一趋势的体现。写字楼产品设计发展到今天,对产品个性化及室内空间灵活划分可能性的需求越来越受到开发商及业主的重视。不同使用对象将在写字楼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提出不同的需求。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在写字楼开发策划定位时期,就要深入了解未来客户群体的个性化需求以及在写字楼选址上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陈祥 《上海商业》2007,(8):48-48
作为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的近邻,被媒体最早提及的上海后花园,苏州各方面的发展都在有形或无形中得到上海的辐射。苏州的商业地产,特别是写字楼这一物业类型也不例外。可以说,上海写字楼的快速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苏州写字楼的发展,特别是由于上海写字楼物业租售价格的攀升,为苏州写字楼在客户吸引及发展潜力上留出了一定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信息革命"带来了商务经济的蓬勃发展,也带动中国写字楼建设的浪潮。通过分析总结重庆写字楼发展历程,选取了重庆市优质写字楼652个租户的样本分析对比,得到了重庆市优质写字楼租户行业分布特征和规律。这将为开发商投资建设写字楼提供实践依据,也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写字楼作为高端物业的一种,从前期的项目定位和开发,到后期的项目运营和维护,都离不开一大批专业的服务团队,随着中国房地产行业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写字楼综合服务机致力于为写字楼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一方面,国际性的综合服务机构大量进驻中国:另一方面,国内的写字楼综合服务机构也不断地致力于品牌和形象的全面提升。(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相似文献   

9.
《市场周刊》2004,(9):35-35
随着房地产竞争的日益激烈,开发商也绞尽脑汁不断丰富自己的产品“花样”,来满足众多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于是,多层、小高层、高层、板式、塔式等户型形态纷纷登场,小户型也仿佛是一颗明星闪烁于房地产界的浩瀚夜空。对于大多数自住型客户来说,小户型也只是一个过渡性产品,在若干年后,有了更大、更舒适的房子后,小户型可租可售,“滚动置业”也就成了大部分都市白领的美好设想。小户型之所以一登场就引来关注的目光,是因为小户型主要以其首付低,月供少的特点,满足了一大批事业刚刚起步的白领人士的需求。如果购房前做好了充分的市场分析的话,一个好位置、好户型、环境不错的小户型,它的租金价格要比大户型的租金价格高,可以用相对低的投入获得相对高的投资回报率。那么,购买小户型应该注意那些方面的问题呢?  相似文献   

10.
又佳 《上海商业》2008,(4):62-68
近几年,沪上甲级写字楼的供应再冲高峰,但仍供不应求。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上海经济的不断看好,不仅吸引了世界500强企业纷纷抢着落户上海,也培育了大批的高成长性、高附加值的本土企业。他们在选择办公楼时会更看重楼的高品质、好品牌,也就是业界俗称的顶级写字楼。那么,是谁在寻找这些写字楼?又有哪些写字楼符合实力企业的要求?这些写字楼未来的发展情况如何呢?  相似文献   

11.
一直以来,北京保持着写字楼惊人低空置率,成为诸多城市羡慕不已的“标兵”。今年第二季度多家机构发布的写字楼市场报告显示,北京甲级写字楼空置率降至近10年来新低。然而在光鲜的空置率背后,北京写字楼的危机也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12.
盈利直通车每年的9月和10月被称为写字楼市场的“回暖月”,此时各大写字楼项目已经按奈不住,都想抢先占领市场。记者在总部基地与西南四环的接壤处看到BDA国际企业大道的大幅广告赫然而立。BDA国际企业大道和几年来风云写字楼市场的总部基地一样都是开发企业独栋写字楼的房地产项目,虽然前者开发的时间和规模都不如后者,而  相似文献   

13.
人房矛盾一直是困扰中国的问题,能否设计一种既适应当前需求又能随需要变化的住宅随之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总体上运用SWOT战略分析模型探析当前环境下小户型房产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以及未来社会需求变化对小户型房产的影响,并分析了杭州市小户型房产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最后对小户型房产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社会发展对物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在我国城市化快速稳步推进的时代背景下,物业管理俨然发展成为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城市环境健康发展、为居民提供高质量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写字楼作为当下城市内部的主要工作场所,也是物业项目管理工作关注的重点对象,写字楼的物业项目管理工作对发挥写字楼的最大价值及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有着重要作用。但写字楼的物业项目管理工作也会因为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多种类型的风险,这些风险的存在都会对写字楼的正常运转带来巨大的影响。故此,文章基于写字楼物业项目的风险管理理论基础,针对写字楼物业项目风险管理的识别、主要影响和应对措施进行了深刻研究,同时就如何强化写字楼的物业项目风险管理能力,从风险识别能力强化、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完善、物业人员的综合管理、业主方和物业管理单位沟通强化四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便为今后我国写字楼项目风险管理工作优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上海甲级写字楼市场经过起步和迅速发展以及快速回落的周期性变化后,逐步走向了理性和成熟。展望未来几年上海写字楼市场的走势,综合考虑宏观层面和市场供求等因素判断,甲级写字楼市场发展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由于近年来国内房价的突飞猛涨,与大多数人的工资水平越来越不成正比,因此,买房便成为了许多普通老百姓的困扰。如此一来,小户型住宅就成为了许多人满足生活需求的最佳之选。所谓浓缩的是精华,小户型住宅的面积虽小,但是如果科学合理的运用其有限的空间,便会把空间的功能发挥到极致。针对人们对小户型住宅的现实需求,来研究科学合理的小户型住宅的空间组合,以提高小户型住宅住户的生活质量,满足普通老百姓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的发展,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但是其提高的速度仍然赶不上剧烈攀升的物价和房价.为此,国家大力倡导中小户型建筑建设.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小户型建筑设计中厨卫空间的设计特点问题,力求使中小户型设计做到舒适合理,适应居住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刘力 《上海商业》2007,(2):24-25
2006年,上海写字楼市场延续前两年年的活跃态势。在全年市场供应量走低的前提下,这一市场出现了空置率较低、租售两旺的较好局面。某些商业中心的写字楼平均空置率甚至达到了10年的最低水平。那么,2006年的上海写字楼市场,在供需两个方面究竟演绎了什么样的市场路线?2007年的发展又将呈现何种格局呢?  相似文献   

19.
《工商行政管理》2010,(5):56-58
海淀区共有商务写字楼391栋,呈现数量多、分布散、构成散、产权散的特点。针对写字楼内企业经营比较隐蔽,企业异地经营、超范围经营等违法现象也时有发生。我局以“全面服务、共同发展”为写字楼监管工作指导思想,通过“三个到位、五种手段”,展开了针对性的强化监督和管理。经过两年来的努力,我局辖区内已有大约1/3的重点商务楼宇物业部门每年与工商部门签订管理协议书,  相似文献   

20.
据统计,2007年上海将有大约80万平方米的甲级写字楼上市。随着这些高智能化的写字楼的不断面世,一方面缓解了上海写字楼市场的供给紧张状况,一方面也使一些想改善办公条件的企业逃离现有的办公大楼。这些,都让现有写字楼的开发商和物业管理公司如坐针毡。那么,怎样使存量办公楼不贬值,甚至能增值呢?本刊就此问题,与业界专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