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沪深300股指期货定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指期货是一种发展迅速的金融衍生产品,而合约定价问题是其重要研究方向之一。股指期货定价的基本方法是利用无套利定价原理得出的持有成本模型;而如果综合交易费用、融资成本、存贷款利差、保证金等市场因素,则可以得到股指期货的无套利定价区间。使用这两种模型对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沪深300股指期货仿真交易合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实际交易价格和理论价格有较大偏差,市场中存在大量套利机会,定价效率有待提高。为此可以考虑的建议包括允许融资融券交易、推出沪深300指数ETF等。  相似文献   

2.
我国股指期货定价及套利交易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对股指期货定价的理论基础、主要模型和方法、套利交易进行了概述,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沪深300仿真交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对我国股指期货套利交易提出了一些交易策略。  相似文献   

3.
在沪深300股指期权即将推出之际,本文研究了分数布朗运动下波动率具有时变非随机性质时欧式看涨期权的定价模型,并给出了分数布朗运动下具有时变性但非随机波动率的欧式看涨期权的闭型解,希望能对我国沪深300股指期权的定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沪深300股指期权对股票市场定价机制具有重要影响。以往研究认为,期权存在价格发现、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三大作用。本文从波动率套利的角度出发,提出股指期权的另一重要作用是引导股票市场形成均衡的波动率定价机制,保证股票市场平稳运行,避免出现重大的尾部风险事件。  相似文献   

5.
丁晓微 《商》2016,(4):178-179
自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以来,我国金融市场的交易品种变得更加丰富。同时基于沪深300股指期货的真实交易数据,我们可以获取并利用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设计一系列的统计套利模型,发现当前市场所存在的套利机会。就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现状而言,市场有效性还有所欠缺,所以仍旧存在着较多的套利机会。本文利用真实交易数据对沪深300股指期货进行期现套利实证研究,以进一步完善股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  相似文献   

6.
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正式上市交易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股指期货交易者时刻面对的基本问题就是如何确定股指期货的价格.本文从股指期货的持有成本模型出发,分析若干经典定价模型的条件和局限,给出一个符合我国期货市场特点的股指期货定价区间模型,使得交易者能够简单直观地判断股指期货的套利机会和价格变动趋势,同时该模型能够为监管部门调控市场、稳定市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股指期货和期权作为衍生产品的一种,对股票市场的波动性有着很大的影响。股指期货和期权对现货市场的波动性既有放大的"杠杆"效果,又有"对冲"的效果。那么股指期货和期权对现货市场的影响实际上是怎么样的仍需要进一步验证。本文从理论和实证分析对上面议题进行了研究。使用了GARCH模型和加入了一个虚拟的哑变量来研究股指期货和期权推出前后股票市场指数的波动率是否有改变。本文得出的结论是,无论是沪深300指数,上证50指数还是中证500指数,在它们相对应的股指期货或期权推出之后的很长时间之内,股票指数的波动性确实是降低的。另外,这个证据也有力地表明,股指期权期货的推出在中国是成功的,对市场是起到"稳定"的作用的。  相似文献   

8.
李玫  李晓梅 《中国市场》2010,(18):56-57,96
2006年10月30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推出以沪深300指数为标的的股指期货仿真交易至今已经3年多了,3年期间各方呼声一片,希望早日正式推出股指期货产品。2010年1月沪深300股票指数期货即将上市的消息公布后,立即在证券界与期货界炸开了锅。本文通过对沪深300指数和国外股指期货标的指数在计算方法、类型、成分股数量、市值覆盖率和选股标准等技术指标进行归纳总结和比较,进一步审视我国的股指期货标的指数——沪深300指数。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在我国没有期权交易实践的情况下进行的超前研究。目的是寻找中国商品期货期权定价特点,为制定各项交易制度提供实证支持。本研究首次运用郑州商品交易所期权交易模拟数据确定基础资产价格与期权价格之间的因果关系,并对希腊字母(风险参数)进行详尽分析和研究,为期权上市后的风险控制奠定基础。研究表明,期权定价模型实用、可行,为未来上市期权交易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10.
康宏 《现代商业》2011,(3):32+31
本文介绍了沪深300股指期货在证券市场中的作用以及利用股指期货进行套期保值的两类方法,详细阐述了利用股指期货组建最小方差投资组合并得出了最小方差套期保值比率的计算公式。使用沪深300股指期货IF1012合约交易数据和上证50ETF交易数据,应用OLS模型估计套期保值比率进行实证研究,并将测算出的套期保值比率用于市场模拟的现货组合,测算了实际的套期保值效果。  相似文献   

11.
刘慧杰  屈玲玉 《商》2012,(7):133-133
股指期货与现货的关系一直是一个研究热点。但是这些研究主要基于国外股指期货或沪深300股指期货仿真交易,而对正式推出后的沪深300股指期货的研究很匮乏。文章利用无套利区间分析了沪深300股指期货与现货之间的价格关系。结论显示,沪深300股指期货与现货之间有着很强的相关性,但是否存在相互决定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杨名 《商》2012,(21):61-62
本文基于协整理论和VAR模型,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等方法,研究高频交易模式下股指期货和现货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沪深300股指期货和现货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同时沪深300股指期货和沪深300指数之间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但就日内交易而言,二者的相互关系主要体现在股指期货对现货的价格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使用沪深300指数价格和沪深300股指期货价格129个日数据,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VAR模型和脉冲响应的方法,考察了沪深300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之间的价格发现引导关系。研究表明沪深300股指期货和现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沪深300现货价格领先于沪深300股指期货价格;沪深300股指期货具有长期价格发现功能,但是这种作用不是太明显。  相似文献   

14.
贾存睿  王永茂 《中国市场》2022,(2):42-43+58
文章以沪深300股指期货与沪深300指数的交易数据为实证数据,分别建立引入虚拟变量和股指期货交易数据的GARCH模型,从宏观和微观上探究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在宏观上股指期货具有稳定现货市场波动性的作用,在微观上既存在加剧作用,也存在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2015年2月9日,我国境内首只股票期权——上证50ETF期权正式上市交易,打开了我国证券市场权益期权时代的大门,将对我国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产生深远且持久的影响,因此对研究该期权的定价问题有着深刻的意义。本文主要用基于历史波动率和基于GARCH模型预测的波动率的B-S模型为期权定价,并用平均偏离度量化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基于GARCH模型的B-S期权定价方法预测的效果好于其历史波动率的B-S期权定价效果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基于持有成本模型计算了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实际价格与理论价格之间的定价偏差。计算结果表明自2014年年末至2015年8月底,伴随着此轮股市快速上扬和暴跌股指期货的定价偏差也表现出了持有成本模型解释范围外的明显波动。通过研究股指期货定价偏差的影响因素表明,在市场出现急剧波动时,持有成本模型存在未考虑现货股票指数波动率、标的股票成交量变动等因素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沪深300股指期货的引入对完善我国金融体系发挥着重要作用。沪深300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市场相关率达到97%以上,总市值覆盖率达70%以上,使其具有较好的抗操作性。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对我国股票现货市场、基金市场的发展都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通过对沪深300股指期货于股票现货市场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实证分析有利于探究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防范风险传导、充分利用两者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贺鹏  周伟 《商展经济》2023,(11):98-101
期权作为一种高杠杆的金融衍生品,拥有出色的套利和对冲性能。传统的无套利期权定价方法,包括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Merton模型和Heston模型,他们的诞生均具有严格的假设条件,同时使用随机过程拟合期权价格走势。然而,由于实际期权市场与上述严格的假设条件具有较大差异,因此传统的无套利期权定价方法无法还原实际市场中的期权定价过程。由此,本文着眼于数据驱动方法,采取深度学习算法来模拟期权定价过程。本文选取上证50ETF期权的数据,在传统无套利的Black-Scholes期权定价理论基础上,利用深度学习中的BP神经网络及LSTM神经网络模型对欧式期权定价进行可行性研究。本文建立两个期权价格预测模型,并利用这两个模型分别对期权价格进行预测,用MSE、MAE和R-squared这三个模型评价指标来描述不同模型的预测精度。实证结果表明,LSTM模型的预测精度在预测上证50ETF期权价格时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9.
祝叶  袁中华 《中国商论》2024,(1):118-121
碳期权作为碳金融市场上重要的交易产品,合理定价有利于投资者做出理性的碳期权套期保值决策,降低碳交易市场风险。因此,本文基于湖北碳排放交易中心碳配额数据构建定价模型,以此对我国八大碳交易市场价格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将GARCH模型和期权定价模型B-S引入碳排放交易期权的定价研究中。通过碳排放交易中心配额期货收盘价的数据检验,发现价格波动情况具有非正态性和尖峰厚尾的特征,并采用GARCH模型拟合预测碳价收益率波动率,将预测的数据求取标准差后得到最终日波动率,从而带入B-S定价模型中进行价值估值。结果表明,GARCH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性,有利于提高定价的精准度。  相似文献   

20.
杨慧 《现代商业》2011,(36):28-30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于2010年4月16日正式推出沪深300股指期赁交易。本文以沪深500股指期货与现货指数为研究对象,基于协整检验、ECM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考察了沪深300股指期赁与现货指数价格之间的引导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股指期货与现货指数价格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短期内期赁市场不受长期均衡关系的影响。期贷价格的影响力大于现货,两价格之间只存在单向引导关系,即期贷价格在时间上领先于现赁价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