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陆鹏 《新经济》2022,(4):91-94
关于金融监管体制的选择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和政策界讨论和研究的重点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开放不断扩大,金融发展步伐不断加快,金融创新不断提速,金融产品日趋多样化,我国现有金融监管模式是否能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这可能是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实现经济金融共荣共生的一把重要钥匙。因此,本文将重点分析我国金融监管模式改革的动因。混业经营大趋势导致监管空白问题、金融市场分割导致监管效率低下、互联网金融创新缺乏有效监管等问题是我国金融监管模式改革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2.
李长春 《经济与管理》2006,20(11):82-85
为适应金融自由化、金融全球化这一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实行金融监管一体化。一体化监管具有规模经济优势,利于节约监管成本,消除监管真空并避免监管套利,从而能较好地适应混业经营状况。中国目前的分业监管框架难以实施有效监管,一体化监管应是中国监管体制变迁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在当前存在着问题,通过比较各种类型金融监管体制的优势与劣势,对于中国进一步改革当前监管体制、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湛泳 《经济导刊》2006,(1):121-124
金融监管是各国政府、中央银行或有关货币当局的共同重要职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逐渐形成一套以大藏省为主体。由大藏省和日本银行共同管理金融事业的监管体制。对于促进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世界金融一体化、经营业务多样化方向的发展,以及日本自身经济、金融实力的迅速强大.日本的监管体制持续性地暴露出病态特征.严重危及金融业的稳健发展。为此。日本在20世纪末进行了金融监管体制的变革,形成了以金融厅为主导的金融监管体系,并逐步走向了金融监管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5.
2023年3月开启的新一轮国家机构改革,推动我国金融监管体制进行深度调整,在建设现代化金融治理体系的背景下,深化监管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从历史回顾与国际对比来看,全球主要经济体在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中持续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其改革的历史路径形成了丰富的国际经验,体现出一定的历史逻辑,包括监管模式的调整、监管目标的选择、金融科技的风险管理等,为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提供了经验借鉴与路径参照。我国本轮改革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的三元结构式双峰监管”体制,符合监管改革的历史逻辑,在建立现代金融治理体系的进程中,将持续加强金融监管体制的内涵建设,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6.
金融监管是各国政府、中央银行或有关货币当局的共同重要职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逐渐形成一套以大藏省为主体,由大藏省和日本银行共同管理金融事业的监管体制,对于促进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世界金融一体化、经营业务多样化方向的发展,以及日本自身经济、金融实力的迅速强大,日本的监管体制持续性地暴露出病态特征,严重危及金融业的稳健发展。为此,日本在20世纪末进行了金融监管体制的变革,形成了以金融厅为主导的金融监管体系,并逐步走向了金融监管的良性循环。传统的以大藏省为主导的金融监管体制内涵和…  相似文献   

7.
郎煜 《经济论坛》2002,(17):58-58
一、我国现行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 1.金融监管目标需要适时调整。前几年受我国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金融业承受了巨大压力,并在一定范围内引发了显性金融风险。人民银行在监管目标取向上,侧重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稳定金融秩序,这在特定的经济金融环境下是十分必要的。但是,随着经济金融环境的变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取得阶段性成果,人民银行对监管目标应该做出调整,将金融监管最终目标定位在保护存款人合法利益上。 2.金融监管体制与外资银行的经营方式不适应。目前中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金融监管分别由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三大监管机构监管。这种监管体制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信贷需求膨胀、金融业较混乱的情况下,对规范金融秩序、防  相似文献   

8.
美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沿革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安琪 《当代经济》2010,(9):134-136
金融监管制度的变迁是金融监管制度的替代、转换和交易的过程,这一过程受制度供给和制度需求的制约。而在世界各国金融监管体制中,美国的监管体制被公认为是最健全、最完备和最具代表性的。因此,对于美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沿革及其现行监管体制的研究,将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方向和具体策略的构思方面提供诸多启示。本文以美国的金融监管机制为研究对象,从美国金融监管体系的特点中借鉴分析出中国现行金融管制制度所存在的问题,从而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从有效金融监管的目标、标准、内容等方面获得启示。  相似文献   

9.
金融一体化已成为21世纪全球经济化的关键,以入世为标志的中国经济正被纳入世界经济运行的轨道,中国的金融开放也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因而,中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将不可避免的遭遇很多困难和问题。显然,在新的形势下,我国的分业监管体制已经不能满足金融业发展的需求。为了保证我国的经济能够持续快速增长以及我国金融业的持续发展和稳定,金融监管体系必须做出进一步的调整和改革。  相似文献   

10.
湛泳 《经济导刊》2006,(2):121-124
金融监管是各国政府、中央银行或有关货币当局的共同重要职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逐渐形成一套以大藏省为主体,由大藏省和日本银行共同管理金融事业的监管体制,对于促进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世界金融一体化、经营业务多样化方向的发展,以及日本自身经济、金融实力的迅速强大,日本的监管体制持续性地暴露出病态特征,严重危及金融业的稳健发展.为此,日本在20世纪末进行了金融监管体制的变革,形成了以金融厅为主导的金融监管体系,并逐步走向了金融监管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1.
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变迁:由分业到统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分析当前我国金融监管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入手 ,导出改革分业监管体制的现实需要。在此基础上 ,从理论上阐明实行统一监管可以进一步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监管效率、公平保护投资者利益、增强货币政策整体效力等 ,具有帕累托效应。同时 ,对改革金融监管体制的约束条件作了探讨。最后提出了改革监管体制的模式 ,其核心是维持金融监管职能的完整和统一。  相似文献   

12.
张玲 《经济研究导刊》2012,(28):114-115
2008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中,中国的金融系统虽未受到太大冲击,但也反映了中国金融监管并不到位,时至今日,仍存在明显缺陷,有必要对现存金融监管法律体制进行反思,针对监管改革中的现实需求,探寻改革路径,才能得以尽快完善体制并有效发挥作用及防范未然。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有涉外金融监管制度难以满足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监管要求,导致了法律制度滞后于金融改革开放进程、监管手段不足、分业监管体制造成的不同监管机构之间难以协调以及国际合作形式单一化等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现有的监管模式难以平衡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的关系,亦无法满足《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涉外金融监管方面的改革要求。应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采取综合性、国际性的监管策略,加强对金融风险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相似文献   

14.
论有效金融监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有效金融监管 ,是指能够通过监管使建立金融制度的目的充分实现的金融监管 ,它是有效金融制度的组成部分 ,也是有效金融制度的必要条件。目前 ,我国的金融监管不是一种有效监管 ,而只是一种存在诸多缺陷的权力监管。要使我国金融监管成为一种有效监管 ,必须将目前的权力监管转化为权威监管 ,即监管当局的监管基础要建立在其监管措施具有技术合理性、符合技术指标的内在规定性之上 ,而不是建立在行政权力之上。对金融监管基础、金融监管环境、金融监管体系及手段进行深层次的改革是建立权威监管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不仅考验着美国的监管智慧,而且考验着全球的监管智慧,其后许多国家都在反思现有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并且提出了很多改革措施来遏制危机的进一步蔓延和深化。中国虽然保持着高速的经济增长,但中国的经济与金融无疑也受到了重创,反思中国的金融监管体制,我们发现有很多不足与值得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理论界和实业界关于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争论越来越多,主要焦点在于当前的监管体制是否能够适应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目前的监管体制成型于2003年,迄今为止已经发展了十年,主要采用的是分业监管模式,这种模式符合中国过去和现在的金融监管需求,然而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目前越来越面临着混业经营所带来的监管挑战。因此,中国的金融监管模式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新的需求。为了避免金融业的波动,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在进行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之前,必须先要明白目前的体制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以做到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和积极稳妥地推动金融监管体制变革。  相似文献   

17.
金融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金融监管是保证这一行业安全、稳健经营的手段,我国目前金融监管目标基本上是体现了社会利益论,目前的金融监管体制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而建立起来的。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金融业必将全面开放,必将面临着更大的金融风险。为了降低金融业的风险,应对金融自由化、金融创新,保证金融业的安全稳健运行,中国金融监督必须不断改革,建立完善的监管体制。  相似文献   

18.
美英银行监管体制的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封媛嫄 《经济师》2009,(10):223-224,228
美国纽约和英国伦敦都是世界经济金融中心。为应对这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美国于2008年11月组织召开了华盛顿第一次G20峰会,紧跟着英国于2009年4月组织召开了伦敦第二次G20峰会,达成了稳定国际金融市场、改革国际金融机构、加强世界金融监管等一系列共识。美英两国都想充当世界经济恢复的"发动机",引领全球经济走出衰退。世界各国的银行监管,大致分为美国模式和英国模式两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要想世界经济复苏,还要取决于中国这个世界经济发展的"发动机"的强劲发展。通过对美英银行监管体制的分析、对比与研究,提出了中国银行监管的探索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指出"维护金融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具有战略性、根本性的大事.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金融稳是金融活的前提条件,严格的金融监管是金融稳的基础保障,健全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机制对地方金融稳定发展具有关键作用.近几年,山东省率先对地方金融监管体制进行了大幅度改革,强化了各级发展金融的职能,出台了《山东地方金融条例》,建立了三级监管体系,理顺了地方金融体制机制等.通过大手笔金融改革,形成了全新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机制,金融作为经济血液焕发着勃勃生机,金融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936亿元,增至2016年底的3430亿元,占G D P的比重从2012年的4%到2016年底的5.1%,目前已占6.3%;直接融资从2012年的1815亿元增至2016年的5794.67亿元,增长319%.  相似文献   

20.
2010年7月,美国出台了意在重塑其金融监管体系、重振其金融竞争力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这将是影响全球金融体系重构的重要变革。该法案对美国金融业和监管架构及全球金融监管改革方向都将产生深远影响。该法案对中国金融监管的启示是:应寻求金融监管与市场力量的动态平衡,在重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同时,构建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的监管体系,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并以客观审慎的态度开展金融综合经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