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汉东湖高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武汉·中国光谷的开发业主,是以武汉科技新城综合开发建设为基础,以投资经营生物科技为产业核心的国内知名上市公司。公司总股本为27,559万股,公司股票(股票代码600133)于1998年2月1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东湖高新集团历经十多年的壮大发展,确立了武汉科技新城开发建设第一业主地位,并通过参、控股形式投资经营科诺生物农药、自然房地产、华琦药业等企业,主营业务涵盖科技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生物工程、房地产经营、进出口贸易等领域,形成了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经营的大型现代化高新技术企业集…  相似文献   

2.
东湖高新又停牌了!这对经历两次类似事件的投资者而言,或许已经是“习惯”了。湖北省联合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是东湖高新第二大股东,日前正在筹划针对东湖高新的重大资产进行重组。曾在4月23日,东湖高新第一大股东凯迪电力与联发投均宣称“不具备对东湖高新的实际控制权”。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国家级高新区的经济发展、国税征管状况和高新政策贯彻执行等情况,找准东湖高新区国税的“位置”和差距,2004年5月20日,武汉东湖高新区国税局邀请南京、西安、济南、大连、青岛、合肥等地的高新区国税局领导和同仁们来武汉就高新区国税工作进行研讨。会上彼此介绍了各自情况,交流了国税工作经验,并就现行高新税收政策贯彻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和建议达成了一些共识。下面通过对研讨会上交流的材料进行对比分析,并就高新税收政策贯彻执行中遇到的共性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2011年是“十二五”的起步年,同时也是加快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意义十分重大。2011年,武汉东湖高新区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中心,围绕在2020年建成“世界光谷”的目标,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勇创一流,全力争取体制机制创新、产业发展和新武汉建设的三大新突破,推动东湖高新区跨越式大发展,确保实现“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5.
正江南三月,万物复苏,春暖花开。在这孕育生机与活力的季节里,有"中国光谷"之称的武汉东湖高新区凝聚着发展的正能量。翻开东湖高新区2013年的成绩单,人们能够清楚地看到,这绝对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武汉东湖高新区逆势增长,实现了高基数下的快速增长,全年完成企业总收入6517亿元,增长30.1 8%。在全国高新区排名中,东湖高新综合排名上升至第三位,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上升至  相似文献   

6.
国家实施自主创新战略,赋予了国家高新区新的历史使命。武汉东湖国家高新区自成立以来.不断加强自主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发展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在新的发展阶段.武汉东湖高新区将根据国家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一流科技园区。  相似文献   

7.
记:“科技园地产”正在成为业界议论的一个热点,今年来不断有新的策划和产品面世。继北京的“总部基地”,杭州的“数码家居”,您于日前推出了东湖高新集团的力作——国际企业中心。我们注意到,在国际企业中心开盘时,东湖高新集团一改以往行事低调,只做不说的风格,发动了强有力的宣传攻势。这是否意味您对这个项目“情有独钟”,或者是借这个项目传播您在地产开发方面的创新理念?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是最早设立国家级高新科技园区的省份之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是湖北省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是中国创建最早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1992年,国务院又批准建立了襄樊高新区。除武汉东湖和襄樊两个国家级高新区外,湖北省政府先后批准建立了黄石磁湖、荆州、宜昌、葛店、孝感、十堰等11个省级高新区。经过多年努力,湖北已初步形成了以武汉为龙头,沿长江和汉江,跨京珠高速公路和汉十高速公路,以东湖、襄樊两个国家级高新区和11个省级高新园区为主要依托的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带。目前,这些高新科技园区已成为推动武汉城市圈乃至全省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9.
2000年5月,湖北省、武汉市做出重大决策:举全省全市之力,依托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简称东湖高新区),建设中国第一个光电子产业基地——“武汉·中国光谷”。 2001年2月、7月,科技部、原国家计委分别正式批复武汉东湖开发区为“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武汉·中国光谷”在华夏腹地诞生! 2001年9月,全国53个国家高新区所在市市长云集武汉东湖,全国高新区“二次创业”的新号角在这里吹响。东湖高新区趁势而上,策马扬鞭,义无反顾  相似文献   

10.
依托武汉东湖高新区的“武汉·中国光谷”,从2000年开始大规模建设,现在已经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个亮点,湖北武汉区域经济发展的全新品牌。三年过去了,“武汉·中国光谷”在经历了全球新经济的潮涨潮落之后,目前的情况怎样,未来的走势如何,本刊创新专栏采访了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唐良智。记者:这一次全球范围内新经济的潮  相似文献   

11.
4月15日,国家科技部高新司主持的“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1+3’工作联席会议”在武汉东湖高新区召开,联席会旨在合力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会议传达了国务委员刘延东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工作的重要指示:国务院先后批复同意中关村、武汉东湖和上海张江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相似文献   

12.
2000年5月,湖北省和武汉市作出依托东湖高新区建设中国光谷的战略决策。2001年,武汉东湖高新区被原国家计委和科技部批准为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即“武汉·中国光谷”。八年后,中国光谷已成为我国在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参与国际竞争的知名品牌,被科技部确定为全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试点示范园区。从武汉东湖高新区的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良好的体制机制创新是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3.
2009年12月8日,国务院正式下发了《关于同意支持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今年1月6日,湖北省委省政府召开建设武汉东湖罔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动员大会,从此为标志,建设目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拉开了宏大序幕: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落户,不仅提升了武.『义的创新标杆,同时也构筑起了“中部崛起”战略的一个重要支点。  相似文献   

14.
2008年3月19日,对于武汉东湖高新区内的所有企业来说,绝对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高新区管委会对外宣称,从改制、上市挂牌到再融资,区内企业一旦跨入上市门槛,高新区将给予355万元的高额补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面对大小非与大小限减持,面对价值重估的重重压力,甚至面对股市的“绿肥红瘦”,东湖高新区的这项率湖北之先的决策犹如一剂强心剂,让企业进发出前所未有的上市热情。  相似文献   

15.
作为国家第一批创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示范园区”,武汉东湖高新区经过二十年创新创业实践,以“光电”的发展速度夯实产业基础,以大项目带动产业集群的集聚,在以光电子为龙头的产业驱动下,又一个国家级千亿产业基地——光谷生物城上马,显示出武汉东湖高新区迅猛发展的蓬勃态势。  相似文献   

16.
2006年12月14日,武汉东湖高新区(武汉.中国光谷)传出喜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企业,也是世界500强之一的富士康终于落户武汉,人们纷纷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武汉.中国光谷”。策马扬鞭、高歌猛进是人们对于当今光谷经济新发展的概括;风光旖旎、绿影婆娑是人们对于当今光谷环境新建设的描述。确实,作为建设世界一流园区试点的全国6个国家高新区之一的武汉东湖高新区,在实现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的同时,奏响了和谐这一时代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7.
郑杰 《中国高新区》2013,(5):102-103
成立于1989年的孝感高新区,在2012年8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后,站上了新的起点,高新区工委提出加快建设“五个高新”,即建设产业高新、创新高新、生态高新、智慧高新、幸福高新,把高新区打造成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的核心引擎。通过政策激励和环境营造,加速生产要素集聚和创新资源整合,  相似文献   

18.
我公司原名武汉当代高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是1993年2月15日经武汉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批准,由中国人福新技术开发中心、武汉当代科技发展总公司、武汉东湖新技术发展总公司共同发起,采用定向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位于武汉东湖高新产业开发区,是开发区的十佳企业之一,综合排位开发区第三。1996年,公司被评为“湖北省最佳形象企业”。1997年,被评为“AAA级信用企业”。公司荟萃了大批高素质人才,在董事会成员中,具有硕士、博士学历的人员占60%以上;在管理人员中,具有大学以上学历者达80%以上。公司主要…  相似文献   

19.
近年,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抢抓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和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机遇,结合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要求,坚持“创业不守业,继承不转承,务实不空谈”,在“创业、创新、创优、创效、规范运作”上下功夫,大力开展产权市场的自主创新,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强化自主创新做强"中国光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二次创业”战略以来,武汉东湖高新区围绕“武汉‘中国光谷”建设,强化光电子主导产业的竞争优势,不断延伸产业链,形成了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生物工程与新医药、能源环保、机电一体化和高科技农业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十一五”期间,增强自主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全面提升高新区“二次创业”的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