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是我国的大豆之乡,大豆种植面积占全国的33.2%,占东北的64%,总产量占全国的37.3%,在我国大豆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前,黑龙江大豆的生产和销售陷入困境,需要采取前瞻性措施,尽快加以解决,从黑龙江大豆的困境看我国的粮食安全,应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因此要加快土地的改革和创收;发挥大豆品牌特色优势;调整税收政策,减少转基因大豆进口量;科学合理地确定大豆补贴投向;严格我国的大豆品种管理。  相似文献   

3.
彭俊勇 《中国市场》2012,(51):30-31,6
<正>2012粮食整体丰收背景下,大豆产量持续减少,国产大豆的出路争论再次响起。种植面积减少、产量下降、豆农积极性不高,2012年的大豆生产难如人意。与此同时,伴随着进口大豆与国产大豆争夺市场、榨油用豆与食品用豆互相挤压,外资企业加入收购行列,国产大豆纠结之惑仍在加剧。连续减产"今年是连续三年减产,黑龙江大豆的产量在逐渐变少",黑龙江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王小语2012年11月2日表示,"现在最终的数据还没有出来,我们估计会比上年减少30%左右。"黑龙江统计局数  相似文献   

4.
种植大豆因受品种特性、气候条件等影响,播种后不能适期出苗、出壮苗和全苗,苗期生长还能受病虫草危害,造成苗稀、苗弱,产量低,品质和效益差;我国加入WTO后,大豆生产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质量不高、加工品质较差,混种、混收、混销是阻碍我国大豆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5.
种植大豆因受品种特性、气候条件等影响,播种后不能适期出苗、出壮苗和全苗,苗期生长还能受病虫草危害,造成苗稀、苗弱,产量低,品质和效益差;我国加入WTO后,大豆生产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质量不高、加工品质较差,混种、混收、混销是阻碍我国大豆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6.
我国种植大豆的历史悠久,总产量和出口量曾占世界市场份额的90%以上,与美国、巴西、阿根廷并列为世界四大大豆生产大国。基于引力模型,选取2008年我国大豆出口截面数据作为因变量,各国和各地区的GDP、人均GDP、我国与各国的的地理距离等数据作为自变量,实证分析了我国大豆出口的影响因素,证实了各进口国和地区的人均GDP与我国大豆出口呈正相关,进口国和地区的GDP和人均消费能力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我国大豆的出口增长,而距离与我国大豆出口负相关。为提升我国大豆出口竞争力,应开拓市场,加强对外联系,增加对大豆的科研投入,减少大豆的生产成本,挖掘我国大豆的绿色能量。  相似文献   

7.
张靖 《中国海关》2023,(6):62-64
<正>大豆原产于我国,在华夏大地上已有超过5000年的栽培历史,不仅是优质的油料和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经济作物。从大豆中榨取的大豆色拉油是健康的食用植物油,是我国国民特别是北方人群的主要食用油资源之一,榨油副产品大豆饼粕则是我国使用量最多、应用范围最广的植物性蛋白饲料,广泛应用于畜、禽、水产的配合饲料中。大豆在我国国内的用途比较集中,其中压榨消费约占85%,食用占11%。  相似文献   

8.
我国大豆生产加工企业“走出去”的首选国当属俄罗斯。近些年,俄罗斯植物油生产发展迅速,已超过1990年的水平,但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我国企业“走出去”,有哪些竞争优势,需要解决哪些问题,现以呼伦贝尔市的大豆产业为例,做简要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 呼伦贝尔大豆产业的地位 呼伦贝尔地处高寒、高纬度地区,气候土壤特性适合大豆种植,大豆作为主要栽培作物之一,已有近百年的种植史。大豆产业在呼伦贝  相似文献   

9.
昂贵的代价--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战略与国际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课题组 《国际贸易》2002,(10):10-14
20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是世界大豆的最大生产国,但60年代被美国取代,1974年和1998年分别被巴西和阿根廷赶超.1993年以来,我国大豆总产量一直在1300万吨-1540万吨之间徘徊.2001年我国大豆亩产只有108公斤,仅为世界平均亩产的69%、美国的61%、阿根廷的62%和巴西的60%.近年来,我国对豆粕和豆油的需求不断增长,但由于国内供应不足,进口随即填补了缺口.大豆进口量由1995年的80万吨猛增到2001年的1394万吨,同期进口量占世界进口量的比重则由2.4%猛增到25%(见表1),我国已由世界最大大豆出口国变为最大进口国.  相似文献   

10.
2023年“一号文件”再次明确提出,加大力度扩种大豆油料,深入推进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国家各个部委亦出台了一揽子稳定大豆生产的支持政策和措施,其目的是从统筹发展和安全战略高度,深入实施“大豆振兴计划”。但由于我国耕地面积有限,且需要优先保证主粮供应的稳定性,国产大豆产量增幅有限,依然需要多元化进口大豆保证国内大豆供应。特别是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下,在保障国内大豆生产的同时,拓展多元化的进口贸易渠道,就成为了保证国内非转基因大豆供给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当前国际大豆产量及我国大豆贸易现状的分析,结合俄罗斯、非洲等国家的大豆生产现状,以及我国国内大豆的需求特点,从政策制度建设、我国大豆产业优势、培育“一流”大豆加工企业、抢占非转基因大豆定价权等角度,给出进一步发展我国大豆进口贸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受进口大豆冲击,加之大豆比较效益差,导致大豆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少,使黑龙江大豆进口数量逐年增多,出口数量逐年减少,大豆对外贸易出现严重逆差。应加大政策引导和对大豆产业的支持力度,增加对大豆科研的投资力度,建立大豆种植基地,拓宽大豆出口市场,以扭转黑龙江大豆对外贸易逆差的局面,促进黑龙江对外贸易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1新兴功能性大豆食品 目前.世界上对大豆食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比较先进的国家是美国和日本.美国的大豆产量居世界第一。以前利用大豆主要是为了榨油,脱油后的豆粕用作饲料。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从豆粕中提取蛋白质.相继开发生产了大豆分离蛋白.浓缩蛋白和组织蛋白等产品。到了九十年代,世界大豆分离蛋白年产量达到70万吨.其中美国占30多万吨.日本3万吨以上,而我国不到3万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收集黑龙江省与相关国家2017-2021年的部分数据,运用MS指数、TC指数、RCA指数对黑龙江大豆出口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测算,得出黑龙江省大豆出口贸易竞争力低下,在国际市场上处于劣势的结论。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大豆产区,提升大豆国际竞争力对保障国计民生和粮食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巴西大豆贸易状况和中国面临的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是巴西主要农作物之一和农业收入的重要来源,巴西是世界大豆第二大生产和出口国。2004年,巴西大豆产量达到5010万吨,占世界大豆产量的26%。大豆种植面积2127.5万公顷,占巴西农作物种植面积的45%。巴西农民的大豆收入占总收入的23%,居世界首位。2004年巴西农牧产品出口390.16亿美元,占巴西出口总额964.75亿美元的44.44%。其中,大豆、豆粕和豆油出口分别为53.95亿美元、32.71亿美元和13.82亿美元,总计100.48亿美元,占巴西出口总额的10.41%,占巴西农牧产品出口总额的25.75%。巴西大豆种植和产量2003年1846.69万公顷,5153万吨,2004年扩大到2…  相似文献   

15.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大宗农产品,黑龙江省在非转基因大豆种植和加工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目前,我国大豆供应链初具规模,但是还存在着大豆进口依存度较高、流通渠道不畅,协调与集成困难等问题,转基因大豆与食用油的潜在安全隐患不可小觑.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非转基因大豆供应链的SWOT分析,认为促进供应链协调整合关键是构建以大豆压榨企业为核心的集成供应链模式,并进一步提出了保障大豆食品安全,促进供应链协调整合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6.
提高黑龙江省大豆加工企业的竞争力对中国的大豆产业安全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造成黑龙江省大豆加工企业竞争力低下的原因入手,通过分析和思考,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以期对提高对黑龙江省大豆加工企业摆脱困境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一、国产大豆产业反倾销的呼声 大豆是我国第一个放开进日的大宗农产品。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前,大豆产业还在有序地独自成长。当时国内大豆加工企业以传统压榨企业为主,虽然各加工企业竞争激烈,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对俄罗斯贸易的发展,近年来俄罗斯大豆进入我境内数量增多,由于俄罗斯大豆携带大豆疫霉菌,使危险性有害生物进入我国的机会增多,如何防止疫情的传入和扩散,保护我国大豆生产健康发展,这对口岸的检验检疫工作是一个考验.  相似文献   

19.
周灏 《价格月刊》2002,(11):30-30
资料显示,我国现在每年大豆需求近3000万吨,其中1500万吨左右产自国内,另1500万吨依赖进口.购买进口大豆的主要是国内的榨油厂商,现在进口大豆的平均价格与国产豆持平,但它的出油率却高于国产大豆5%左右.  相似文献   

20.
大豆期货对于大豆产业具有多种好处:既可以引导农户按市场需求组织大豆种植,又可以帮助大豆加工企业掌握大豆定价权,还可以促进大豆流通体系发展.目前,影响黑龙江省大豆期货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信息传导机制尚未建立,现货市场发展不完善,期货交易和参与主体数量规膜小、结构不合理等.黑龙江省应尽快完善大豆期货信息传导机制,大力促进大豆现货市场和流通体系的发展,着力培育结构合理、规模适中的大豆期货交易主体,从而利用大豆期货引导和帮助大豆种植业、加工业、流通业共同对抗来自于转基因大豆乃至国际市场的风险,最终提升黑龙江省大豆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