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大调整是经济全球化中世界各国的共同主题。中国经过近2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现在也面临着大调整。全球化中的我国经济大调整,既不同于自己历史上的经济调整,也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调整有别,具有自己的特点和内涵。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增长是一个不断被改写新纪录的奇迹。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历程都是在一个“次优的体制安排”下取得的,边增长边调整的体制安排,使中国经济从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向了一个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进入了一个准现代化的经济增长结构中。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的显著特征。在全球化的趋势下,研究中国经济发展问题,进行调整和应对。这对实现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2004年中国经济学年会的大部分参会论文涉及上述内容,包括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贸易的政治经济学分析、FDI与中国经济发展、中国资本市场调整与优化、开放条件下的中国货币政策调整,以及东亚货币合作等问题,值得予以概括和介绍。  相似文献   

4.
观点集萃     
《产权导刊》2010,(4):40-42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醒得早 起得迟” 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提了十几年,调整经济结构也调整了十几年了.但是为什么没有转变、调整过来?一是政策不到位,二是资金分配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似乎正带领着全球经济从衰退走向复苏。在经历了2008年末的增长停滞之后——至少从季度环比数据来看是这样——中国经济增长在2009年的春天开始骤然加速。按粗略计算,2009年第二季度中国经济在经通胀调整、折合年率计算的全球产出增幅中贡献了两个百分点。随着全球经济收缩逐步减缓,中国经济的反弹本身可能足以使全球GDP自去年夏天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  相似文献   

6.
【英国《金融时报》12月10日】近期的数据发展使人们对2009年中国经济走势的担心更趋严重,令人感到鼓舞的变化是政府及时调整了经济政策的取向,并在货币和财政政策等方面都采取了大胆和坚决有力的措施,假以时日,这些措施应当会逐步收效。在目前的情况下,应当如何评估中国经济在2009年以后的前景呢?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通过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价值链,中国提高经济外向度,发展开放型经济.成为世界贸易大国和第二大经济体。在此期间,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贯穿中国经济发展历程,也是中国整合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的方式。中国光伏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适应国外和国内市场变化,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用10年左右的时间走完了其他产业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历程,是唯一拥有从原料到系统集成的全面完整价值链的产业  相似文献   

8.
2007年货币政策(特别是利率政策)的表现确实令人失望,但是不能完全否定利率政策.而须结合具体的形势做出适合的政策组合,对目前重商主义发展战略进行合理的改造,使之成为结构合理的真正市场。这样也使中国的政策调控不再停留在“治标”上。而在深层次的结构上做调整.结合财政与货币政策让中国的经济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信息》2014,(1):30-33
过去的2013年,世界经济在危机与徘徊中,且行且调整。放眼望去,逐步走出危机的美国经济还尚未站稳,欧元区在艰难中调整,日元大幅贬值,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则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冲击。但在各经济主体中,中国经济却始终一枝独秀,虽历经危机,  相似文献   

10.
《海外经济评论》2006,(7):16-17
中国于2004年初因经济过热采取宏观调控,抑制国内需求,有效降低通胀,也使出口超大幅成长。2005年是国家主席胡锦涛与总理温家宝的新左派经济学——和谐重于发展全面搬上台面的一年,包括调整人民币浮动区间,及五中全会通过第十一个五年规划,都将有效促进中国内需市场成长,并适时接手今年第二季后美国市场需求减缓,以维持高水平的经济增长率。  相似文献   

11.
唐曼 《魅力中国》2013,(8):9-9,66
由于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嬗变,特别是中国的“崛起”与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使奥巴马政府意识到亚太地区已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佼佼者。而美国经历十年反恐战争和金融危机之后,债台高筑,经济复苏乏力。使美国迫切需要开辟市场,重新主导亚太。正是在这种国内、国际背景与战略目的驱使下,奥巴马政府高调宣布“重返”亚太,推行更为积极的亚太政策,展开覆盖经济、政治、军事与安全各个方面的亚太战略布局,直接影响亚太地区局势。但事实上。美国亚太战略调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新战略的成效仍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2.
蔡云 《改革与战略》2010,26(2):64-67
2008年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重创了美国经济,同时也给其他国家的经济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中国经济会否受到冲击,中国的国际收支是否存在问题,文章对中国2000年到2008年八年间的国际收支进行了纵向与横向、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对中国宏观经济的不良影响以及应该注意调整方向,为政府的宏观调控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产业》2009,(11):12-12
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日前透露,目前中国政府已开始启动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研究编制工作,虽然国际环境、经济格局、经济结构将会怎样变化目前还难以判断清楚,但无论世界经济如何调整和变化,中国决心对自身经济结构进行重大调整已成共识。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很难再维持2003年到2007年那种年均1O%以上的高增长,经济增长面临新的挑战;中国长期以来社会发展滞后局面未得到根本性改变,社会和谐面临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君营 《宁波通讯》2013,(3):46-46
新年伊始,在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鼓舞下,宁波工业企业呈现千军万马忙转型,满怀信心谋发展的新局面。展望新的一年,任重而道远。中国30年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出现了持续快速发展的奇迹。但支持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诸多红利,例如制度转轨、劳动力、外资外贸等资源优势开始消退。这就倒逼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使经济  相似文献   

15.
历经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持续5年的深度调整,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正在出现一系列新趋势。对于中国和全球经济“三新”格局,以及国内经济发展的常态化趋势,应予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6.
从我国当前经济形势来看,2009年实现增长8%没有问题。但是,从长远来看,我们应该着眼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的消费、内需起重要作用。拉动内需,最重要的是提高工资和财产性收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购买力。第二,调整经济结构。关键是要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加强创新,  相似文献   

17.
国家发改委宏观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日前在《中国证券报》上发表权威报告指出,此轮短经济周期的高峰期已过,经济增长正步入周期性调整期。从市场内在趋势看,今后一段时间经济增长将逐步向下调整,但地方政府存在明显的“逆市场”冲动,使投资增长调整缓慢。  相似文献   

18.
中国出口厂商开始集体涨价。原材料价格上涨、中国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人民币升值,使风靡全球的“中国制造”面临压力。在不久前结束的广交会上,不少行业涨价幅度选到了10%到20%。这轮涨价,将会时中国出口乃至中国经济、世界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中国企业面时成本的不断提高,又该怎样调整自己呢?请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进一步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何使经济发展具有可持续性。“零增长”的思路很难被接受。尤其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更离不开经济的高速增长:因此.既要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又要使增长具有可持续性,必须引入新的协调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和生态关系的机制,这种机制表现在调整经济结构,并突出能源、材料和食物结构的转换,中国在解决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间的矛盾也需要建立同样的机制.在具体思路上要体现;调整经济增长指标。重新认识经济增长速度;加快技术进步,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建设技术创新制度,完善制度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20.
确保中国2009年经济8%以上的增长是严峻的挑战,但是绝不是中国崛起与复兴的根本性挑战。尽管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不能小看,我国的政策选择也面临着很大挑战,但是只要政府政策调整及时、到位,2009年中国经济仍然有希望向好的方面发展。在全球,中国可以做到相对的高速增长。理由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