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赣榆县对九七年农村余粮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这个农业发展较好的县,农民的余粮情况不容乐观,而且区域差别很大。一、余粮现状(一)户均余粮少。1997年,该县农村总户数为227015户,总人口为892015人,户均3.93人。经调查,全县农村余粮总量64880887公斤,平均每户有余粮285.8公斤,人均有余粮72.7公斤。如果按每年人均消费毛粮250公斤计算,全县农村余粮平均只能维持一个季度,其中:余粮能维持一年以上的农户有11986户,只占农户总数的5.28%;能维持半年以上的也仅有40182户,占17.7%;能维持一个季度以上的有71215户,占31.37%;家中没有余粮的有103632户,占45.65%。(二)区域差别大。赣榆县分为平原、沿海和丘陵山区三个类型区,从调查结果分析,各区之间农户余粮相差较大。平原  相似文献   

2.
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是改革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突破性措施,是加速农业发展的催化剂.但是,目前农村的物质技术条件还很差,"集中"有一个缓慢的过程,不能迅速全面地推开,最近对仁寿县汪洋镇的调查就是证明.汪洋镇共有农户2,801户,土地转包的有41户,占总户数的1.46%,转包土地共66.5亩,占总面积的0.71%,都是私人协商转包的.接包户也为41户,接包户每个劳力负担的耕地最多的还不到4亩.全镇11个村,有2个村无转包户.在41户转包户中,有19户到场镇落户,4户到乡镇企业务工,3  相似文献   

3.
(一) 泸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全县丘陵面积占90%。该县基本特点是自然资源比较贫乏,劳动力资源丰富,农业人均耕地仅0.8亩。全县137万人中,农业人口129万人,占总人口的94%;76.8万总劳力中,农村劳力达72.5万,占总劳力的94%。1978年前,由于搞“以粮为纲”,劳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得不到发挥,自然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结果  相似文献   

4.
据四川省农调队对10个县500户农民有关科技兴农的问卷调查 ,目前该省科技兴农存在六个问题 :一是农技部门技术推广力度不大。被调查农户中有59 2 %的农民认为农技部门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宣传不够 ,印发资料少 ,技术指导欠缺。二是农民自身文化素质不高 ,对农业科技难于掌握。有57 2 %的农户认为目前农村文化较高的青壮劳力多数外出打工 ,留守农村种田的多为老弱妇幼 ,文化构成偏低 ,对实施的新技术难于掌握。三是思想上认识不足。有52 %的农民认为自己耕地少 ,技术再好也难以产生规模效益 ,只要在收割和储藏环节上节约点就能补上…  相似文献   

5.
沈阳市于洪区杨土乡宁官村,是个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城郊农村。有900户,3600多人,2800名劳力,5200亩土地,90%的劳力从事二三产业,人均收入超千元。在农村商品生产发展的新形势下,出现一个值得注意的新问题。就是有些人不把粮食生产看作是商品生产,忽视种植业,把它当成“副业”,或“业余农业”。因而影响了农业生产,特别是影响商品粮生产的稳定和发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积极引导农民,通过实践,探索商品粮生产的新路子和土地经营的新方式。鼓励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办起了专业化,机械化的家庭农场。  相似文献   

6.
(一 )流转的基本情况姚圩镇地处渝水区东部 ,地域面积为辖区 1 5个村委会 ,1 0 2个村民小组 ;有 763 7户 ,其中农业户 70 51户 ;总人口 2 964 0人 ,其中农业人口 2 82 69人 ,劳动力 1 660 5人 ;耕地面积 3 964 6亩 ,其中旱地 1 0 0 4 2亩。种植业以粮、棉生产为主 ,1 99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 2 3 0 1元。已外出务工劳力 80 0 0余人 ,占总劳力的 4 8.1 %。已经开展土地流转农户 2 80 4户 ,占农业户的 3 9.8% ,流转耕地面积 1 1 53 8亩 ,占耕地总面积的 2 9% ,其中规模流转面积 1 0 56.4亩 ,已签订土地流转合同 1 2 51份 ,流转中有偿流转面积 4…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业现代化走什么道路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中国是一个以小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农业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别突出,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耕地和水资源短缺,农民组织化程度很低。目前,中国人均耕地和水资源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和1/4。全国70%的人口住在农村,城市化程度仅为30%左右;农村7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约占社会从业人员总数的47.4%,而农村非农产业从业人员仅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9.9%和社会劳动力总数的24.4%。农村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低,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农村全部从业人员的14.01%,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2.15%。20年前的农业体制改革伴随了农民非组…  相似文献   

8.
杨红 《农村经济》2003,(2):72-73
当前 ,农民外出务工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正确认识农民外出务工问题 ,积极引导劳务输出 ,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我们采用等距抽样、逐户登记办法 ,在广元市选取了14个乡镇的 4 2个村、12 6个组作为调查样本 ,对农民外出务工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一、农民外出务工及土地耕种情况调查样本农户总数 5 6 0 0户 ,总人口 2 0 75 3人 ,总劳力 115 49个 ,总耕地 2 16 15 3亩。涉及外出务工的农户 2 0 91户 ,占农户总数的 37 34%。外出 32 5 9人 ,占总劳力的 2 8 2 2 %。务工收入 837 19万元 ,人均2 5 6 9元。无人在家…  相似文献   

9.
在我们这样一个农村人口众多,可耕地面积又少的国家里,农业劳动力过剩问题一直是困扰着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因此,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是加快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更是加快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江苏省吴江市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一方面,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力和农民剩余劳动时间大量涌现,另一方面,乡镇企业的逐步发展和新兴小城镇的建设又使农村剩余劳力大量地向非农产业转移。使农村剩余劳力这一问题得到了较好的缓解,从吴江市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结构看,到2000年,在全市33.22万个农村劳力中,一产劳力9.72万人,占29.26%,二产劳力17.4万人,占52.38%,三产劳力6.1万人,占 18.36%,在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5300元中,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为3710元,占70%。非农产业已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农村男女青壮年劳动力外流量不断增长,其中男劳动力占绝大多数。据调查统计,全县去年外出打工的3万多人中,男劳力占90%以上。这样,农业生产的各项任务就自然而  相似文献   

11.
无锡粮田外来承包户的调查与思考缪祖根(一)现状与特点被誉为“华夏第一县”的江苏省元锡县,近年务农劳力出现了新特点:即外地劳力来锡承包粮田的农户日趋增多。据统计、全县村办农场和种田大户共1100个,农工3950人,其中外地劳力占82%,加上一般农户农忙...  相似文献   

12.
农民“离土不离乡”是在农村商品经济蓬勃发展过程中下出现的一个新事物。据不完全统计,到今年上半年止,江西省临川县农民离土不离乡的有1,392户,占总农户的1.1%,离土不离乡的农业劳动力达42,000多人,占总劳力的19%。  相似文献   

13.
最近,我们就如何获取最好的农业经济效益的问题,在本县调查了18个公社、49个大队、83个生产队的100户农户。其中,实行联产到劳的26户,包干分配的74户,生产、生活水平在当地农户中较高的占2/3,较低的占1/3。100户的基本情况是:人口,611人;劳力,301个;劳力底分,2,332分;承包耕地,1,295.82亩;其中水田881.67  相似文献   

14.
据国家统计局2月22日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到2006年末,全国共有农业生产经营户20016万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39.5万个;农业从业人员34874万人(是指在2006年从业人员中,以从事农业为主的从业人员,包括我国境内全部农村住户、城镇农业生产经营户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中的农业从业人员);农村劳动力资源(是指2006年末农村住户常住人口中16周岁及以上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员)总量53100万人,其中男劳动力占50.8%;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13181万人,其中男劳动力占64%。  相似文献   

15.
一、下降趋势沅江县共华区实行大包干责任制后,整个农村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1982年粮食总产比1981年增长8.6%,人均2,090斤,人均商品粮1,122斤,商品率达53.3%,社员收入310元,比1980年增长1.58倍。农业经济的发展,使农民生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广大农民衷心拥护党在农村的经济政策。但是,1983年以来,不愿意种田和不愿意多种田的农民越来越多,主要是四种农户:一是专业户、重点户,其中有不少从事手工业、商业及服务行业的个体户;二是缺劳力、缺生产资料等的四属户;三是社队企业人员民办教师等集体公职人员;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市县农委组成查荒灭荒工作组赴枫湾镇了解耕地丢荒情况,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耕地丢荒的状况 枫湾镇是曲江县一个农业较发达的中等镇,有农户2855户,农业人口15211人,劳动力7239人,耕地面积17075亩,其中水田14254亩。一九九四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1675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420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71元。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种田观念、择业观念发生了很  相似文献   

17.
一现状陕西蒲城县31个公社(乡、镇)中,有雇工经营户的30个公社,雇主323户(男320户,女3户),占全县总户数的0.3%;其中有党员35人,团员7人;去年任大队、生产队干部的32人;雇主家庭成员参加劳动的926人。总计雇工1,038.2人(按300个工日折合一个长年工,下同)。按经营类型分:属承包性雇工的277户,占雇工总数的85.7%,属自营雇工的46户,占14.3%。按经营方式分:属联合体的17户,占雇主总户数的5.3%;经理(厂长)承包4户,占1.2%;  相似文献   

18.
最近,农村一些地方由于种种原因,农民种田的积极性迅速下降,出现了弃耕、粗耕和不愿继续承包土地的现象.为此,笔者对营山县星火乡作了专题调查,认为应该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农民种田的积极性.这个乡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绝大多数农民把土地视为命根子,精心经营,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开始走向富裕.然而,近年来一些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大大削弱,甚至有的农户把土地当作"包袱".据对5个村、8个社、305户农户的典型调查:要求退出全部或部分承包地的有55户,占18%;愿种口粮田、不种责任田的155户,占  相似文献   

19.
1994年7月,我们对四川省江津市蔡家、李市、碑槽和吴滩镇的28个村,185个经济合作社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为12620户,33269人。劳动力19514个,截至1994年6月止,异地输出和就地转移劳力8158人,占劳力总数的41.8%。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农村剩余劳力转移输出有以下特点:一是势头猛,呈急剧上升趋势。蔡家镇农村17988个劳动力中,1993年12月底前到江津市外务工经商的有3200人,到1994年4月普查时已达5500人。短短4个多月,这个镇  相似文献   

20.
“种田的老汉播种的婆”、“种田的老汉采茶的婆”,眼下这种“村村难见年轻人”的农业种植景象在全国各地非常普遍。如今,我国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老龄化”现象日益突出。在农村务农人群中,50岁的是壮劳力,60岁的成种田主力,70岁的仍在下地。田间地头忙于农活的几乎全是上了年纪的“农民爷爷”和“农民奶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