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媒体作为继电视媒体后的又一新兴媒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摄取信息来源的重要渠道。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与网络有着密切的联系。高校应时刻注意网络舆情变化,及时的了解及掌握网络舆情的动向,从而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动态,疏导学生的负面情绪,建立网上网下联动机制,妥善处理高校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民数量的增多,网络民意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已经显现出巨大的影响力.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干部在行政工作越来越受到网络民意的影响.网络对领导活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领导选人用人和领导决策上,本文主要从决策方面分析网络对行政领导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大数据时代不仅为信息传播和沟通交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促进了网络新闻发展,同时也对网络舆情与网络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围绕大数据时代政府如何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加强网络舆情和网络社会治理来进行研究,对充分合理地发挥网络信息传播平台的作用,以及政府社会治理能力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当前学界对高校网络舆情存在两种理解视角。高校网络舆情会对高校的正常管理提出挑战和压力,平复好正在爆发的高校网络舆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实践应对看来,目前高校在引导和平复高校网络舆情中的表现不一,其中存在不少问题。做好网络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平复工作,高校需要采取多方对策,按照依法管理、积极面对、承担责任、以人为本、及时透明和平等交流的策略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逐渐普及,社会上网公众(下称“网民”)对突发事件和社会事务踊跃发表意见和建议,形成了若干规模较大、力度较强的网络舆情信息,对事件的影响作用也在不断加大,网络正在成为民意表达最为活跃的重要平台,并逐步成为党和政府了解民意、关注民生的重要途径之一。认真研究和正确引导网络舆情,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公众参政议政新渠道作用,对于及时了解舆情,更新执政理念,促进科学决策,提高执政水平,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引入到网络舆情热点话题传播结构的研究中,以"浙江温岭虐童"事件为例,利用UCINET分析软件以中心性、网络密度、群居系数、网络直径等为分析指标,对热点话题整体网络传播结构进行研究。以此发现网络舆情热点话题在网民互动中所形成虚拟网络的传播规律和特征,从而为政府、舆情监管等部门的应对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信息瞬息万变,网络舆情包罗万象,如何正确应对网络舆情,提高地方政府社会管理水平,不断增强政府公信力,成为摆在各地方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从国内外网络舆情的现状,对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监控进行探析,以便使地方政府能有效提升处理网络舆情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汪寅 《经济研究导刊》2011,(21):219-221
网络媒体作为"第四媒体"在舆论宣传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网络舆情已成为各级政府领导的决策参考的重要依据。网络舆情对政府管理方式、政府职能转变及政府管理理念等方面的影响正日益凸显。政府应对网络舆情要做好权威信息发布机制、网络平台建设机制、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网民道德自律机制、网络规范化等方面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网络舆情的兴起和发展深刻地改变着我国的政治生态环境和公民的政治参与模式,在为现代民主政治和公民社会的发育和完善提供新的条件的同时,也对地方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和社会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信息公开化、行政透明化逐步推进的今天,重视网络舆情对社会的影响,发挥网络舆情的功能,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搭建快速广泛的沟通平台,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是对地方政府执政能力的考验,是加强社会管理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0.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在互联网上的一种特殊反映。在公共危机事件频发的情况下,加强对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策略的分析和研究,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政府舆情信息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掌控校园网络舆情对于构建文明和谐校园和社会的稳定意义重大。当前高校网络舆情从内容和传播的平台等方面都呈现多样性。高校对校园网络舆情的监管有待进一步加强,须多部门联手建立起相应的掌控机制,实施多方面可操作性强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谷宝华 《经济研究导刊》2015,(8):227-228,242
分析危机预警含义,制定网络舆情危机预警指标,提出三级评价监控指标体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建立网络舆情危机预警监控模型,对企业网络舆情危机进行预警监控,并为完善企业网络舆情危机管理提出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各国网络舆情相关立法为理论基石,以我国网络舆情发展状况为时代背景,探讨我国网络舆情的立法现状。文章认为网络舆情的表达自由是公民在网络空间中享有的宪法性的基本政治权利,当且仅当网络舆情表达自由权利的行使与社会公共利益或其他权利相冲突时,才能对其予以限制。当社会利益、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发生重叠或冲突时,应把社会公共利益优先作为解决利益冲突和法益权衡的指导性原则。网络舆情虽然至关重要,但不能成为是非公正、案件判决的唯一标准,更不能成为政府立法决策的唯一依据。  相似文献   

14.
网络舆情作为一种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新兴的游离于主流现实言论环境以外的信息表达渠道,在高校大学生群体当中运用广泛,影响深远.高校网络舆情具有参与主体特殊性与内隐性,传播途径多样性与迅捷性,舆情内容非理性与盲目性等特点,在高校中既存在正面效应,也不可避免负面效应.本文认为高校处置网络舆情应做到:加强舆情研判,准确把握网络舆情;遵循舆情规律,合理引导网络舆情;重视舆情危机,科学管理网络舆情.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疆互联网的不断普及,网络舆情信息的传播对民众的日常生活影响日益加大.研究发现,各大网站的论坛、微博、博客等是新疆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青年人或年龄偏大的知识分子是网民的主体.在信息化的今天,掌握信息传播规律,建立科学的网络舆情体系和有效的沟通方式有助于政府了解民意、提高办事效率,也有助于提升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李季 《时代经贸》2013,(10):160-160
简要介绍胜利油田网络舆情监测的开展情况,及网络对油田的社会稳定的作用,通过全面监测、积极引导,利用“网络舆情”这把双刃剑,为油田的社会和谐稳定作出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尤吴晶 《经济师》2013,(1):13-14
大学生集群行为的诱发因素很多,但诱发主因是由于网络舆情而产生的集群行为,这是网络时代的一种新的模式。文章通过前人的理论,结合当前大学生网络舆情形成规律和特点,剖析了网络舆情形成与转化过程中的群体心理,以及在舆情形成过程中的几个预防与化解的关键要素。研究这一问题的规律,有助于我们掌握主动,及时化解矛盾隐患,构建由大学生网络舆情诱发集群行为的预防及化解的安全稳定体系。  相似文献   

18.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的直接反映。新疆的网络舆情具有群体极化、带有明显的时间性、突然性强、敏感度高等特点;在多年的实践中产生了舆应对显著效应、问政效应、跟风效应等正负面效应。今后,政府应加强新疆少数民族语言官方网站建设,发挥网站在信息传播中的舆论引导作用;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以确保信息的公开透明;同时还应提高网络评论员的素质与舆论引导能力。这样有助于提升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胜利油田网络舆情监测的开展情况,及网络对油田的社会稳定的作用,通过全面监测、积极引导,利用“网络舆情”这把双刃剑,为油田的社会和谐稳定作出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意见领袖现象是当前我国网络舆情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意见领袖具有解释与渲染网络舆论信息、主导与引导大众网络舆论、协调与干扰网络舆论秩序的特点与功能。应重视和把握意见领袖现象,增强与意见领袖的亲和力,积极推进信息公开,利用意见领袖建立舆情处置和决策的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