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碳信息披露通过披露碳排放相关数据信息,建立起与投资者、政府和社会公众沟通交流的桥梁,从而降低信息不对称,推动政府、公司和社会共同努力,共同迈向低碳经济.本文主要基于信息披露质量、财务激励和影响因素等三个方面,对西方碳信息披露的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总结出有益于我国借鉴的经验和教训,来推动上市公司探索出符合我国企业和低碳经济发展国情的碳信息披露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2.
全国各地持续的雾霾天气不仅影响了中国绿色经济的发展道路,而且时刻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随着低碳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环境问题的不断出现,企业的碳排放和碳信息披露问题越来越引起政府、相关利益者群体以及监管部门的关注。本文从雾霾天气谈起,基于CDP的调查样本分析我国企业碳信息披露的现状,进而对我国企业碳减排及碳信息披露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侯开文 《时代经贸》2013,(18):19-19
全国各地持续的雾霾天气不仅影响了中国绿色经济的发展道路,而且时刻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随着低碳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环境问题的不断出现,企业的碳排放和碳信息披露问题越来越引起政府、相关利益者群体以及监管部门的关注。本文从雾覆天气谈起,基于CDP的调查样本分析我国企业碳信患披露的现状,进而对我国企业碳减排及碳信息披露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承诺,企业作为温室气体基本排放源有责任进行高水平的碳管理和高质量的碳信息披露。本文选取我国上证社会责任指数成分股企业为样本,构建了碳信息披露评价指标体系,从质量和数量两个维度刻画企业碳信息披露水平,实证检验了企业碳信息披露与其碳排放的关系,并检验了外部制度压力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碳信息披露水平、质量、数量与其碳排放显著正相关,且是出于合法性管理的动机进行碳信息披露;企业碳排放量越多,则更倾向于通过提高碳信息披露数量来提高碳信息披露水平;高碳排放行业企业碳排放显著正向影响碳信息披露水平、质量、数量,显著负向影响碳信息披露的结构,而非高碳行业企业碳信息披露水平、质量与其碳排放的相关关系并不显著;来自企业外部的压力显著弱化企业碳信息披露水平、数量与其碳排放的正相关关系。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寻求推动企业积极披露碳信息、提高碳管理水平的有效路径,也为企业碳信息制度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前,碳排放、温室效应成为制约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我国也提倡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对碳信息披露研究的总结,对企业碳信息披露的内涵、披露现状和方式、影响因素等内容分析显示:现阶段碳信息披露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完善的碳信息披露体系需融入多个学科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碳无形资产是企业在低碳未来创造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源,而定义并识别碳无形资产是有效管理碳无形资产的前提和基础。首先,分析碳排放到碳减排的价值转换、碳减排活动资产化及碳资产无形化等碳无形资产的起源、变迁及演绎路径,进而揭示碳无形资产的内涵和边界;其次,根据碳无形资产在碳交易市场中的价值流转模型,将碳无形资产分为消耗型碳无形资产和投资型碳无形资产;最后,给出相关碳无形资产研究建议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低碳时代的碳成本及其管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低碳经济时代,碳排放量作为重要的成本要素纳入企业核算体系,进而成为企业战略决策中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低碳经济背景,探讨了碳成本含义及碳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说明低碳时代的战略成本管理不同于传统工业社会的成本管理,有效的碳成本管理可以提高企业在低碳经济时代的竞争优势、调整企业发展路径、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碳信用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有效的市场调节工具。碳信用普惠机制旨在将小微企业、公众等碳排放主体的低碳行为量化并价值化,依托碳信用积分强化激励低碳实践,促进生活消费领域的碳减排。区域碳信用普惠作为一个新兴概念,存在一定程度的研究空白。以国外碳普惠实践与国内省市碳普惠试点为经验基础,构建京津冀区域碳信用普惠机制,以期促进区域层面的碳信用交易普惠发展,推进区域协同的低碳经济发展,为“碳中和”与“碳达峰”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全球变暖问题日益突出,世界各国纷纷倡导低碳经济加以应对.企业碳信息披露也逐渐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选择2010—2018年沪深A股上市工业企业为样本,实证分析了碳信息披露水平与企业长短期价值的关系及股权融资成本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企业提高碳信息披露水平不能显著提升企业短期价值,但可以显著提升其长期价值,这也间接说明碳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的提升不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是经过厚积而显现的.另外,企业提高碳信息披露水平可以通过降低股权融资成本来提升企业的长期价值,从而证明了股权融资成本的部分中介作用.本文的研究在提高企业碳信息披露的积极性,推动我国低碳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企业完善碳信息披露,要做好碳管理、碳核算、碳排放报告和碳核查,这四者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碳管理的业绩是进行碳核算、碳排放报告的基础,开展碳核算是编制碳排放报告的前提,碳核查为碳核算、碳排放报告提供了质量保证,碳管理水平的提高又减少了碳核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碳信息披露作为反映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第一步,越来越受到关注,文章从上市企业外部融资约束的角度进一步展现碳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利用我国2009—2014年资源型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数据,以CCGD作为碳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用ACW模型来验证了上市企业碳信息披露与外部融资约束间的假设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资源型上市企业碳披露数量和质量在不断提高,并且通过多元回归发现碳信息披露对公司融资约束有显著影响,碳披露质量越高,企业的外部融资约束则越低。建议企业加强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碳信息披露质量,政府也应加快制定上市公司层面的碳排放披露政策。  相似文献   

12.
谭志东 《当代财经》2023,(10):145-156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污染治理具有积极的作用,是否具有碳减排效应有待验证。以2012—2019年地级市层面的数据为样本,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地区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能显著抑制地区碳排放。机制分析表明,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能推动绿色技术进步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从而能抑制地区碳排放。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工业碳放量越高的地区、碳汇资源不丰富的地区、地方政府重视程度较高的地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碳减排效应更显著。拓展性分析表明,碳市场试点能够增强离任审计的碳减排效应;公众的绿色低碳意识越强,越能增强离任审计的碳减排效应。为此,要强化离任审计在工业端的力度;要引导企业践行绿色低碳生产和倡导公众遵循绿色低碳生活与消费,形成政府、企业和公众对碳排放协同共治的良好格局。  相似文献   

13.
企业碳会计是涵盖了碳交易核算及碳信息披露,以实现企业节能减排为导向的新兴会计领域。从国家治理的角度看,其承担着推进企业绿色发展、实现碳减排目标的重要任务。企业通过碳核算及碳信息披露形成的微观财务、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三种信息反馈激励机制是企业碳会计生态治理功能实现的重要途径。为推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应尽快统一企业碳会计核算和碳信息披露规则,提高社会公众低碳环保意识,促进三种信息反馈与节能减排动力传导循环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并建立了在全球化背景下囊括能源市场和碳减排的多地区多行业的一般均衡模型,将生产中能源的使用、碳排放、碳税、碳关税以及全球生产网络纳入模型,为在全球化背景下量化研究低碳政策的福利和排放效应奠定方法基础。本文利用结构式方法估计了模型的主要参数,量化研究了中国建立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和欧盟实施“碳边境调节机制”对中国和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和碳排放的影响,并提出了新颖的渠道分解方法。结果表明中国实施碳市场可以降低中国碳排放、优化产业结构,但将通过降低出口竞争力为中国带来一定的福利损失。由于存在碳泄漏问题,中国实施碳市场对全球碳排放的降低影响有限。欧盟实施“碳边境调节机制”将对中国出口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但影响程度有限,对全球碳减排贡献有限。  相似文献   

15.
曹志文  牛晓叶  田丽娟 《时代经贸》2012,(24):244-244,F0003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京都议定书》的生效,碳排放权不再是无价值的,而成为一种可以在碳排放交易市场买卖的商品,这给会计行业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除了碳排放权的确认和计量、还包括产品碳成本的计算、碳管理的对策以及碳信息的披露等内容,这就需要我们会计行业早作准备,迎接低碳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6.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也是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政府、社会公众对企业碳信息披露的重视程度日益上升。文章选取2016—2019年国内沪市A股167家重污染行业企业作为研究样本,108家轻污染行业企业作为对照组样本,实证检验了碳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碳信息披露水平与企业价值呈正相关关系,并且这种正相关关系在重污染企业中更加显著。政府在制定政策和强制性措施的时候应当考虑如何调动企业碳信息披露积极性,同时降低碳信息披露在不同产权性质企业价值作用的差距,从而提升市场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城市群是我国经济、人口高度集聚的地区,也是碳排放较为集中的空间单元,更是率先实现碳达峰的排头兵、领头雁。本文运用STIRPAT模型分析了城市群碳排放的影响因素,预测了各城市群在不同情境下的碳排放量和碳达峰时间,构建了压力、潜力和动力指数,对城市群碳达峰压力、碳减排潜力和碳减排达峰动力进行测算。研究发现,人口规模、富裕程度、城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对城市群碳排放量产生显著影响。对城市群碳达峰的预测结果表明,哈长、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城市群在四种情景下均能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长江中游、成渝、中原、北部湾、关中平原和兰州-西宁城市群在低增长慢降耗情境和低增长快降耗情境下能够在2025—2028年实现碳达峰,而在高增长慢降耗情境和高增长快降耗情境下无法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呼包鄂榆城市群在四种情境下都无法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进一步研究指出,应根据碳达峰压力、碳减排潜力和碳减排达峰动力对城市群进行分类,并针对不同类型城市群提出差异化的碳达峰实现路径。本文认为,各城市群要通过制定差异化碳达峰目标、推动差异化碳达峰路径模式、明确差异化减碳降碳重点领域、加大低碳脱碳技术研发应用、推动多样化...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为基础,研究了中国省级和行业层面基于消费端的碳排放及碳转移,并解析了碳中和导向下的碳减排模式。结果表明:23个省份本地消费碳排放大于外地输入碳排放;资本形成是碳排放最大贡献者;能源生产和供应业以及非金属和金属业是碳转移的主要行业,能源生产和供应业输出碳排放量最大的内蒙古主要输出给北方地区,非金属和金属业输出碳排放量最大的河北主要输出给江苏等省份;中国30个省份可以根据消费端碳排放的来源特征和净碳转移方向分为四类。在碳中和目标导向下,本研究有助于倒逼各省份绿色发展和绿色低碳产品的输出,绿色低碳也将是未来贸易市场趋向。  相似文献   

19.
“碳陷阱”:理论辨析与政策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京都议定书》面临失效的国际环境下,中国不以其它国家减排为条件的减排承诺及相关实证研究的缺乏,加重了人们对三种低碳陷阱的忧虑。理性地辨析碳陷阱,关系到中国发展模式及相关政策的选择。本文基于低碳经济与金融发展理论指出,即使国际强制碳减排不复存在,中国的低碳发展目标不仅仍需坚持而且可行。相对低碳陷阱,高碳陷阱是中国面临的更现实的风险。基于欧盟14个国家2005—2009年面板数据建立的双固定效应模型则进一步证实:相对减排目标是可行的,经济增长有助于实现相对减排目标,碳金融对降低碳排放强度也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自主碳排放强度的区域结构则说明中国应在碳博弈中增强自主性。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际社会关于碳信息披露的各种规则很不健全,导致企业碳信息披露范围和质量的差异,进而直接影响了碳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国际社会开始在国际法框架内制定相关国内立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我国目前还没有相关的碳信息披露相关立法,在下一步的制定过程中,应当综合考量国内外情况,明确碳信息的披露的原则、披露的内容和范围,统一规范碳信息的披露标准、健全多种监督机制,积极应对碳信息披露国际趋同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