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评级质量是评级机构的立身之本,研究如何有效识别、判断评级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建立健全信用评级质量检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围绕谇级间接一致性检验问题,从利差检验法着手,对853个信用债样本进行方差分析,并引入先验对比检验和趋势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不同信用等级对应的债券利差存在显著性差异,且信用利差与信用等级呈...  相似文献   

2.
《金融博览》2013,(13):50-50
欧盟针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新规则6月20日正式生效。根据新规则要求,要对并未主动申请信用评级的欧盟成员国评级,评级机构一年最多只能采取3次评级行动,对国家主权信用的评级结果则必须在周五交易市场闭市后公布,这些举措都是为了减少评级结果对市场波动的影响,评级机构在欧洲的“话语权”被进一步削弱。  相似文献   

3.
刘佩佩 《中国金融家》2010,(10):130-131
从全球金融海啸、到希腊债务危机,继而到欧洲债务危机,这一系列全球性事件日益凸显出现行国家主权评级的缺陷和弊端,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改革国际信用评级体系已迫在眉睫。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日前G20多伦多峰会上指出:要制定客观、公正、合理、统一的主权信用评级方法和标准,使有关评级结果准确反映一国经济状况和信用级别。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中国本土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数据,研究信用评级对债券市场的影响,以及国内银行如何运用信用评级进行风险管理。结果发现,债券评级和主体评级均对债券市场有显著影响,但债券评级比主体评级作用更显著,后者对前者起补充作用,当债券评级不足以刻画债券质量时,主体评级作用更加凸显;另外,信用评级在发行市场和交易市场中的作用有所不同:由于投资者吸收了债券发行后市场的新信息而减少了对信用评级的依赖,因而在交易市场中信用评级的影响力低于发行市场。因此,银行应全面利用各种评级信息,并且结合被评级资产所处市场来进行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5.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评级模型的构建及实证检验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肖北溟 《金融论坛》2004,9(4):16-21
信贷评级是信贷风险管理的前提,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都采用这一方式管理信贷风险.本文在对国有商业银行当前信用评级方法存在问题和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国有商业银行内部信用评级模型,提高信贷风险管理水平的建议.作者利用贷款历史数据,通过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构建内部信用评级模型;通过因子分析方法构建的模型使评级指标体系更加科学、合理,避免了反映风险信息的冗余与遗漏;聚类分析使评级模型直接与违约概率挂钩,度量风险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论文最后对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使其有效性得到了检验.  相似文献   

6.
信贷评级是信贷风险管理的前提,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都采用这一方式管理信贷风险。本文在对国有商业银行当前信用评级方法存在问题和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国有商业银行内部信用评级模型,提高信贷风险管理水平的建议。作者利用贷款历史数据,通过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构建内部信用评级模型:通过因子分析方法构建的模型使评级指标体系更加科学、合理。避免了反映风险信息的冗余与遗漏;聚类分析使评级模型直接与违约概率挂钩。度量风险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论文最后对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使其有效性得到了检验。  相似文献   

7.
聂二保  陈绍真  王俊生 《征信》2017,35(5):58-60
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与传统资本市场最大的不同在于信息不对称问题尤其突出,特别是财务信息,在大部分情况下不可得,即使能得到信息,其有效性也很难判断。为了有效判断这些企业的信用等级水平和对应的风险状况,有必要探索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评价中小企业信用质量水平的有效技术路线和方法。从信用评级的最基本规律出发,通过分析中小企业作为借款人的偿债能力和偿债意愿大小及波动情况锚定其信用质量水平,并利用表征信用评级关键因素的替代性指标尝试对电商平台企业进行信用评级,建立了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界定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大小的有效框架和结果检验系统,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技术提出初步的整体性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债券违约率是衡量信用风险和检验信用评级质量的重要指标.构建以违约率为核心的评级质量验证机制,需要借助历史违约数据.在国内违约数据不足的情况下,为了满足监管要求和完善自身评级体系,评级机构尝试多种方法对传统信用评级方法进行调试和改进.梳理国际和国内违约率统计和应用相关情况,分析以违约率为核心的评级质量验证机制的现状及发展...  相似文献   

9.
2009年12月,惠誉、标普、穆迪等国际信用评级公司先后下调了希腊主权信用评级,敲响了西方国家主权信用危机的警钟。希腊成为10年来欧元区唯一遭"降级"国家,  相似文献   

10.
内部评级体系定量验证模型及在中国银行业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量验证是运用一定的统计方法来检验商业银行已运行内部客户评级体系的准确性、审慎性及稳定性。准确性验证主要检验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模型对授信客户信用状况好坏的风险识别能力;审慎性验证主要检验银行所采用的政策与标准在辨别其内部评级和风险参数量化上的保守程度;稳定性验证则主要检验在风险不变的情况下,银行所采用政策和标准能够保持评级与估值总体上不发生变化。本文介绍了常用的定量验证模型及流程,并以中国某商业银行进行定量验证的实践为例,介绍了如何进行银行内部评级体系的定量验证及在具体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危机后,以危机推手著称的美国信评机构因群体性道德风险和贩卖劣质公信力而备受国际谴责.为此,三大机构不同程度地修订了主权信用评级规则,并自2010年下半年以来,联袂发布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的负面意见,尤其是2011年轮番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前景展望至负面,希望借此塑造其公正、客观的商业形象.但是,三大机构的政治附属物属性决定了三大机构发布的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负面意见,本质上是一场政治逻辑与资本逻辑的较量,更多展现为一种政治博弈的需要,并使自己陷入了债务上限与主权信用评级的政治悖论困境.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择2011-2015年被中债资信覆盖的发债A股上市公司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比较了“投资人付费”与“发行人付费”模式下的评级质量高低。研究发现:(1)与“发行人付费”评级相比,采用“投资人付费”模式的中债资信所作评级显著更低。(2)与“发行人付费”评级相比,当采用“投资人付费”模式的中债资信所作评级越低时,发行人未来盈利能力越差、预期违约风险越高,投资者要求的风险补偿也越高,这表明“投资人付费”模式下的信用评级质量更高。(3)“发行人付费”模式的评级结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公司的内部私有信息,但由于同时存在独立性缺失问题,“发行人付费”模式的信用评级质量仍然不如“投资人付费”模式的信用评级质量,这说明独立性对于评级机构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3.
刘星  杨羚璇 《金融研究》2022,500(2):98-116
本文以2007-2018年拥有主体信用评级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企业财务错报在未来被重述这一场景,检验主体信用评级变动能否反映企业真实财务信息。研究发现,评级机构在发债企业财务错报年显著下调了主体信用评级,而在重述公告发布年没有上述现象,这表明主体信用评级下调反映了企业的真实财务信息。在控制内生性影响后,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发债企业当期财务错报涉及盈余时,主体信用评级被下调的幅度更大,说明评级机构更加关注与盈余相关的财务信息。机制分析表明,评级机构维护自身声誉是主体信用评级变动能够反映企业真实财务信息的主要机制。此外,主体信用评级被下调还导致了资本市场投资者的负面反应。本文的研究结果为主体信用评级变动反映企业真实财务信息提供了直接的证据支持,揭示了主体信用评级的信息含量,也对理解中国情境下评级机构调整主体信用评级的行为动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陈关亭  连立帅  朱松 《金融研究》2021,488(2):94-113
本文揭示了多重信用评级的信息生产机制和信用认证机制,排除了“信用评级购买”假说对于多重评级动机的解释,研究发现:多重信用评级有利于降低债券融资成本;相对于不一致的多重信用评级,一致的多重信用评级更有利于降低债券融资成本。在多重信用评级中,相对于评级机构均为“发行人付费”模式,兼有“投资者付费”模式的信用评级更有利于降低债券融资成本。此外,当多重信用评级的评级意见不一致时,平均评级的信息含量最高,即综合不同信用评级所包含的多种信息比任何单一信用评级更加具有信息含量。本研究为我国债券市场双评级制度提供了理论和经验证据的支持,有助于完善多元化信用评级制度和债券市场监管制度,并提示发债企业可以通过多重信用评级向市场传递更多和更具效度的评级信息,以弥补单一信用评级的信息不足和评级结果失准,减少投资者决策的不确定性,从而降低债券融资成本。  相似文献   

15.
The use of credit ratings in financial and other legal documents — both in the USA and Europe —, has led to a situation in which the major rating agencies have become (largely unwilling) participants in the legislative process. This situation has become partly formalized in the US (and is being repeated elsewhere in the European Union, Eastern Europe and Latin America) through the creation of officially ‘recognized’ agencies whose ratings now carry the imprimatur of the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contribute to the debate on the necessity for formal legal status to be sustained in the market for bond credit ratings. In this context, the criteria for a credible rating agency are examined and evidence is provided on one element of the criteria which is under-researched: namely, the impact of the ratings in the market place. The influence of rating agencies in international capital markets is assessed through an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ratings on the yields of bonds, represented by a comprehensive sample of actively traded debt. The sample contains analysis of ratings introductions on both new and seasoned debt and also examines the impact of ratings revisions. It is concluded that official recognition has no market-based role and it is argued that ratings are used by regulators because of the success of the major agencies in performing their market function.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seeks to identify: (i) the demand for corporate bond ratings provided by credit ratings agencies (CRAs); (ii) how issuers select CRAs; and (iii) to better understand ratings quality, a term widely used by commentators, politicians and regulators, but under-explored in the academic literature. Interviews identify the principal source of demand for rating information is to reduce agency conflicts between issuers and investors. Issuers typically engage between one and three credit ratings agencies to rate their debt, implying a heterogeneous demand for ratings services, and different levels of ratings quality. However, ratings quality extends beyond competence and independence to include factors relating to professional judgment, communication, transparency, and the quality and continuity of analytic staff. Findings were discussed in the light of the ongoing international policy debate concerning CRAs.  相似文献   

17.
Why do foreign firms obtain credit ratings by global rating agencies rather than from their home country's rating agencies even though global raters typically assign lower credit ratings when these foreign firms issue bonds in their home currencies? We find that bonds rated by a global agency decreased yields 11‐14 basis points (bps) when compared to those rated by Japanese rating agencies but, during the 2007‐2009 financial crisis, the yields on these Japanese bonds increased 12‐17 bps, thus fully negating the advantage of obtaining a bond rating from a global rater. This suggests that the reputation of global rating agencies declined during the 2007‐2009 crisis period.  相似文献   

18.
郎香香  田亚男  迟国泰 《金融研究》2022,499(1):135-152
本文以2008年至2017年的公司债券为样本,研究了发行人变更评级机构的影响,以此来解释评级市场上发行人频繁变更评级机构的现象。本文发现发行人变更评级机构后,其信用等级得到显著提升。发行人变更评级机构的行为对信用等级的影响在以下两种情形中更显著:一是当发行人所处行业或评级机构所在的评级市场竞争激烈时;二是当发行人主体评级位于AA信用等级的临界点时。进一步研究发现,考虑到评级机构变更与信用等级之间的交互影响,变更评级机构的发行人整体上可实现发债成本的降低。但该类发行人未来的违约风险增加、经营业绩下降。最后,本文发现债券发行规模较大以及非国有发行人更倾向于变更评级机构来提高信用等级。本文通过分析发行人更换信用评级机构的动机和后果,为监管部门构建以评级质量为导向的良性竞争环境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9.
美国信用评级市场与监管变迁及其借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美国信用评级业发展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市场高度垄断、严重的"顺周期"现象、利益冲突、金融市场及监管当局对评级的严重依赖是当今美国信用评级市场存在的四大问题。目前美国信用评级业形成了以行业自律为基础、NRSRO注册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直接监管相结合的信用评级监管体系。美国信用评级市场发展及监管变迁对我国的启示是:应逐步打破国际评级市场完全由美国评级机构垄断的现有格局,必须逐步构建有中国自身特色的本土评级体系,并将本土评级体系的培育与国内债券市场建设、"走出去"战略及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结合起来,降低国内监管部门及市场主体对外部评级机构的依赖。  相似文献   

20.
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演化动态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再一次证明了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有限理性条件下,信用评级机构与监管主体行为博弈复制系统中存在五个均衡点,且在四种不同的情况下,演化趋向于不同的均衡点。分析结果证明,想要促进信用评级机构的公正行为,需要监管主体从四个方向入手:强化惩罚力度、充分发挥声誉约束、缩小非公正评级额外收益及提高监管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