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从人类有了科学技术这个认识世界的积极成果后,对控制自然和改造自身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人类把科学技术投入到生产中,但过度的注重生产发展,引发了很多社会问题.这时人们意识到科学是把"双刃钢", "可持续发展"从实践中诞生.即在运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要保证生态稳定.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中要不断认识自然、理论创新,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开发自然,在同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发展自己.这才是人类生存和进步的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生态智慧的核心思想:“天人合一”,依靠物质循环再生、社会协调共生、个体修身养性和自我调整形成较为完整的生态观,维持着相当稳定的社会和生态系统。近代西方文明中,由于征服自然和利用自然成了科学的目的,曾出现“天人对立”的功利主义倾向。今天,循环经济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并成为新型的科学生态发展观。  相似文献   

3.
祝贺 《品牌》2014,(10)
本文从提出研究传统民居设计的思想主线“天人合一”思想入手,分析了传统民居“住”的和谐形式的基本内涵,从“住”的实用功能和文化功能两个角度探讨了传统中国人居住方式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李建新 《商》2013,(7):234-234
"天人合一"思想由来已久,影响深远,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对具有广泛的现代意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一种思维模式,对解决当今人与自然的矛盾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5.
杨剑  景才瑞  贺杰 《中国市场》2008,(22):142-143
地球从形成到现在已有数十亿年之久,无时无刻都在循其自然发展规律变化着。但从第四纪开始诞生了人类之后,人类就对全球自然环境变化加以干扰。尤其是到了现代,人口膨胀、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粮食短缺、臭氧层空洞、酸雨、生态系统失调、全球变暖等严重问题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各国都意识到要共同治理地球环境。1992年联合国制定了《21世纪议程》,中国随后制订了《中国21世纪议程》,共同解决环境与资源问题,实行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6.
《工商行政管理》2009,(10):30-31
近年来,我们贵溪市工商局按照努力做到“四个统一”,积极推进“四个转变”,全面实现“四高目标”的要求,着力打造监管、服务、廉洁型工商。尤其是“两费”停征后,全局进一步明确了工商职能,牢固树立“贵溪发展我发展,我与贵溪共兴衰”的信念,塑造了和谐的红盾团队精神,促进了贵溪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2008年,我局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工商总局联合授予“全国工商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7.
自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以来,和谐理念深入人心,各行业、各单位及各部门都在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加紧建设自身和谐及相互间的和谐,以便最终实现社会整体和谐。而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历史使命的高校,更应该秉承这一理念,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发挥应有的示范作用。本文将从师生关系的角度入手,讨论对和谐校园的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8.
黄仪 《中国品牌》2011,(11):118-118
福矛窖酒的酿造,依托世界双遗武夷山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将中国白酒酿造的传统工艺与现代航天生物科技完美结合,达到“天人合一,和谐统一”的境界。是在秉承三千年闽酒酉良造技艺基础上的一次伟大突破,堪称中华民族酿酒史的一座闪耀丰碑  相似文献   

9.
在已经过去的20世纪,人类社会的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与此同时,地球的生态环境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急剧恶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十分紧张,以致于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生态伦理学是关于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等方面的研究,是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道德学说,也是生态学思维与伦理学思维的契合.从科学技术与社会,从人文价值及哲学基础来看,在谋求可持续发展时,我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生态伦理思想具有新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可打破生产力对经济发展的约束。科学技术对于经济可持续发展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影响,同时可持续发展又影响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此本文就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做了粗浅论述。  相似文献   

11.
西方思想以物我对立、主客体对立的方式去看待自然,自然是人通过理性去认识和实践的对象;中国哲学主张“天人合一”,人以想象和感悟来体验自然。这两种不同的认知自然的方式对于各自的风景绘画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们无论在绘画题材、表现手法、艺术风格、创作过程还是作品欣赏上都呈现出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由于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呈现出了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征,而其中传统文化对于消费心理与行为的影响是难以磨灭的。本文通过从"天人合一"思想的价值观和认识方式角度来分析它与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一些消费心理行为特征,从而得出这种消费心理行为特征对中国汽车消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田啸  魏明 《适用技术市场》2011,(14):140-141,147
纵观和谐的“源”与“流”可以发现,和谐思想经历了萌芽、形成、成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声乐相和.音调相谐”是“和谐”的本义,也是和谐思想的萌芽;先秦时代是和谐思想的形成阶段,核心为“自然无为.中和位育”,这阶段的和谐思想由强调人与自然、主观与客观统一,被延伸到人类社会当中,用来表达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协调以及国家治理、平定天下的一种理想状态;自秦汉到明清是和谐思想的成熟阶段,核心为“天人合一,内圣外王”,这阶段的和谐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和普遍的价值取向:清末及近代是和谐思想的发展阶段,核心为“天下为公,世界大同”,这阶段的和谐思想已经不局限于伦理方面,它已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是一个将本体论、价值论、实践论融为一体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4.
蒋祥波 《四川物价》2005,(11):33-33
近年来,简阳市物价局积极运用价格杠杆,调整经济结构和资源配置、促进市域经济发展,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实践“三个代表”、构建和谐社会的生要任务抓紧抓好,使价格工作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文化的基本精髓中,“天人合一”是主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美学观中重要的内容。在美学的探索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则是一项重要的问题,而西方的美学中对以人类为中心的思想过于根深蒂固,提倡人类征服自然,使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日益的对立,造成了美学陷入困境的现象。中国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科学性的阐述,从古便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始终放在重要的位置,得到了中西美学家们的认可,使西方美学获得了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朱守林 《上海商业》2005,(11):27-27
时下全国上下都在全力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正成为讨论的热门话题,而良友金伴人仍以其勤奋朴实,勇于创新的精神,内聚人心,外聚人脉,不断增强和谐的“软实力”,为构建和谐商业在不断努力。  相似文献   

17.
《市场与人口分析》2007,13(5):30-31
“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华文明本质上是一种“和”的文明,《老子》第十二章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一个“和”字就概括了万物依存的关系。《论语》:“有子日:‘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在这里,“和”不仅是礼之所用,也是为政之道,秩序之美。《礼记·中庸》以“和”为“天下之达道”,能“和”则四通八达,无往不利。达到“中和”,则天地得正,万物得育,所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可以说,“社会和谐”一直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从“和为贵”的处世哲学,到“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从“天人合一”的自然意识,到“协和万邦”的国家观念,到“美美与共”的文化自觉,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华文明的繁荣。  相似文献   

18.
水资源综合利用与人类可持续发展——人与水的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和谐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人水和谐又是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内容。目前,人类面临严重人与水不和谐问题,所以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与措施,实现和水的和谐共处,构建人水和谐关系,以达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9.
刘利仄 《商场现代化》2007,(3Z):107-108
对人性的认识是实施科学管理的前提,对和谐生存环境的向往又是千百年来人性所共有的一面。充分认识人的能动性,发挥能动性的积极作用,实现员工与企业和谐发展,共构和谐型企业。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贸导刊》2007,(21):I0001-I0003
作为一家年销售额超过130亿美元,生产企业遍布14个国家的领先的跨国森林产品集团,居世界首位的杂志纸及印刷用纸生产企业,芬欧汇川集团一直恪守着这样一条朴实的原则:"所有涉及从原料到生产乃至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经营活动,都要力求给大自然和环境带来最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