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发展乡村旅游是新时期扶贫工作的重大举措之一,经过近20年的努力探索,政府主导型乡村旅游扶贫开发已经取得了极大的成绩。文章着重研究社区主导型乡村旅游扶贫模式,分析其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目标系统优化、运作系统优化、支持系统优化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3.
博弈论中理性人假设的困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潘天群 《经济学家》2003,(4):99-104
“博弈参与人是理性的”是博弈论的公设,然而理性人假定存在许多博弈困境。囚徒困境与公共地悲剧反映的是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冲突;纽科姆难题(Newcomb problem)体现了理性人使用占优策略原则与最大期望效用原则时的两难;最后通牒博弈与蜈蚣博弈则表现了理性参与人选择过程是理性的而结果是非理性的,其中蜈蚣博弈悖论又称为逆向归纳法悖论;而投票悖论则反映了群体建立加总群体偏好的理性规则的限度。  相似文献   

4.
乡村旅游中的旅游者与目的地居民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下,收入水平相距悬殊,导致在生活水平、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方面存在诸多差异。这些差异决定了乡村旅游的主客交往过程中,处手“弱势”的乡村居民很容易受到不良的影响:与乡村旅游开发相关的部门,包括政府,旅游企业等在发展过程中,对乡村社区居民缺乏正确的认识,将其视为管理的对象,忽视其作为利益主体的权益;旅游业的发展导致乡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发生极大的变化。所以必须将社区居民纳入乡村旅游发展中,本文在吸取国外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机制,实现旅游业发展和社区利益的双赢,推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社区参与型乡村旅游是一种综合运用农业种植、景观生态、生态旅游、旅游规划、环境经济等学科知识的旅游形式,在实践中对改变社区贫穷落后面貌已经取得了明显效果.本文在介绍社区参与型乡村旅游实施措施体系的基础上,主要以陕西省成阳市礼泉县为研究对象进行的分析,并对其扶贫效用进行研究评价,认为社区参与型乡村旅游是将旅游扶贫运用于我国农村地区旅游扶贫的很好模式.  相似文献   

6.
运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法,建立指标体系,对乡村旅游社区和谐发展进行评价。基本步骤是:采用实地访问和专家打分法选取建立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合典型案例,计算和谐指数,对宏村的和谐发展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
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的实施内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旅游业发展的首要问题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用新的旅游观取代传统的旅游观,这是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8.
博弈论的新发展:行为博弈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标准博弈论在"经济理性"假设下分析博弈参与者如何在追求各自最优目标的同时实现均衡。但是,由于现实行为人是"有限理性"的,标准博弈论对实践的解释和指导受到限制。为了延伸博弈论对现实活动的解释,行为博弈论将实验经济学与标准博弈论相融合,在博弈实验的基础上,考察和解释标准理论推断与实验结果之间的差异,引入行为因素改进标准博弈论的基本假定,重构博弈分析模型,以求达到准确解读有限理性的行为人在现实约束中如何行动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乡村旅游中社区居民与政府、开发商等利益相关者的博弈行为,可使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过程沿着"多赢"的目标前进,最大程度满足各方的利益要求。政府应发挥主导、协调作用,在公开公平的制度框架内满足各方利益,建立有效的行为监控机制。开发商要完善利益分配、保障机制,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基于“乡村性”的乡村旅游及其社会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开宇 《生产力研究》2005,(6):107-108,169
目前国内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与对乡村、乡村性的认识的分歧有关。本文结合国内学者对乡村、乡村性概念的认识,提出基于“乡村性”的乡村旅游概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乡村旅游的空间、资源与产品特征,并分析了乡村旅游的供需空间、生态容量、社区管理等方面的特点与乡村旅游开发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国外乡村旅游研究透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姚治国  苏勤  陆恒芹  潘轼  冯书春 《经济地理》2007,27(6):1046-1050
乡村旅游在国外是一种发展较为成熟的旅游形式,相应的研究成果和进展也反映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和动态.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的立足点集中在乡村旅游相关概念的建立;乡村旅游和农业的关系;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乡村旅游影响;乡村旅游运行机制;乡村旅游面临的问题和对策;乡村旅游的计划、组织和政策等几个方面,具有研究内容丰富性、方法手段先进性、区域尺度二元性、政策引导规范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2.
长沙城郊乡村体验旅游的开发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邹宏霞  李培红 《经济地理》2007,27(6):1051-1055
乡村体验旅游开发是乡村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文章立足于乡村体验旅游角度,分析了长沙城郊乡村体验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开发条件,并对产品开发进行了初步的构想.  相似文献   

13.
乡村旅游与乡村发展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村发展与“三农”问题的解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问题。乡村旅游自从1990年代中后期迅速发展以来,被认为是拉动乡村全面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然而乡村旅游对乡村发展影响的两面性以及乡村旅游自发展以来所产生的众多问题又值得人们注意。文章以乡村旅游与乡村发展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将其抽象为一个较完整的模型,并着重指出了乡村旅游促进乡村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开发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张艳  张勇 《经济地理》2007,27(3):509-512
乡村文化是人类与乡村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所有事物和现象的总和,它具有自然性、生产性和脆弱性等特性。乡村文化对游客的旅游决策产生重要影响,并可满足人们的乡村旅游需求,是产生乡村旅游的动因。乡村旅游的本质是乡村文化,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应注意强化浓郁的乡村文化意象,可采用文化观光型模式、文化体验型模式或文化综合型模式开发出乡村文化旅游系列产品。  相似文献   

15.
通过综述生态位理论在旅游中的应用研究,在分析生态位态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旅游生态位概念、旅游生态位态势内涵和模型,进而以武陵源风景区为例,分析武陵源风景区与张家界市旅游收入生态位、旅游流生态位变化情况,得出武陵源风景区旅游与张家界市旅游之间存在依附、联动和共生发展关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张勇  梁留科  胡春丽 《经济地理》2011,31(3):509-513
城市旅游和乡村旅游作为区域内两种不同形式的旅游形式,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和融合性。首先提出了"城乡旅游互动"的理论框架,探讨了区域城乡旅游互动发展的"五力模型"作用机制,接着以开封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开封市"城乡旅游互动"的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解决区域城乡旅游互动发展中的不和谐问题,促进城乡旅游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提供了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17.
基于景观生态学视角的乡村旅游空间规划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斑-廊-基-网络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区域景观空间要素.借鉴此理论,乡村旅游空间要素也可划分为斑-廊-基-缘四大部分.旅游的本质是旅游者通过对景点斑的体验获得心理慰藉,风景交通廊是架构旅游者和景点斑的通道,并且也承担了部分景观功能,旅游配套设施、基础设施和乡村社会环境构成了乡村旅游的宏观环境基质,区域旅游协作要求乡村旅游空间具有开放性特征,与周边缘关系研究也就成为乡村空间研究的重要内容.旅游流的引入使得静止的乡村旅游空间格局研究具有动态变化性,自然力和竞争力作用使得乡村空间格局变动由无序走向有序.文章以重庆涞滩古镇为例,分析其空间结构特征和发展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18.
乡村旅游游客安全认知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活动是一项以文化交流为基础,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等许多方面的综合性大众社会活动。旅游安全是社会安全的重要体现形式。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社会安全中旅游安全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尽管乡村旅游地资源丰富,风光宜人,但是在乡村旅游形成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目前缺乏有效的政府规制,乡村旅游的安全存在着很多隐患。通过对乡村旅游游客安全认知的实证调查研究,运用统计软件分析获得的数据,得到乡村旅游游客安全认知的量表。  相似文献   

19.
青藏铁路沿线旅游资源“点—轴”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及旅游开发空间布局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以"点-轴"系统理论为指导,构建青藏两省区旅游业资源"点-轴"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20.
卞显红 《经济地理》2011,31(2):327-332
旅游产业集群是自组织和被组织的过程。杭州国际旅游综合体属于内生型旅游产业集群,其空间演化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诞生阶段、自我增强阶段、空间扩散阶段、空间一体化发展阶段。研究认为:自组织系统是旅游产业集群自组织演化的条件;旅游产业集群在集聚、离散不断涨落的过程中最终使旅游产业集群衍生与演化;旅游产业集群的集聚与扩散机制在旅游产业集群空间演化过程中相互依存,互相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进而使旅游产业集群从最初均质无序状态演化为成熟旅游产业集群的有序自组织系统;正负反馈机制是旅游产业集群规模的自我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