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
孙永健 《特区经济》2008,(10):281-282
发展区域循环经济是实现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步骤,而水资源是区域能够顺利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性要素。通过探讨水资源与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结合水资源优化配置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区域制度安排呈现出非均衡性。这种非均衡性体现在我国不同区域的制度供给和制度变迁方面的差异。区域制度安排的非均衡性可以从中央非均衡发展战略、制度变迁成本、制度实施环境、城乡二元体制等方面寻找原因。区域制度安排的非均衡性对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绩效和区域发展差距带来深刻影响,具有正反两方面的辩证效应。  相似文献   

3.
循环经济是以生态学规律为基础的经济系统。循环经济要求在社会整体循环、区域生产之间循环、企业内部循环三个维度上构建其产业体系。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尚在起步阶段。宁波应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之路,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五个循环经济理论和九个区域经济理论的内容和意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区域循环经济的特点,构建了区域循环经济理论体系,主要观点有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是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思路是循序渐进,滚动发展;限制条件是环境的可承载容量;途径是从核心地区的核心企业做起;规模要适度;措施是贯彻“4R“原则.  相似文献   

5.
杨玉珍 《改革》2012,(3):78-83
非均衡突破与包容性增长具有差异性、侧重性,统一性、互补性。非均衡突破与包容性增长应成为区域尤其是后发区域跃迁的必要条件。包容性增长作为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是区域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战略指导;非均衡突破是世界及我国区域发展的现实特征及跃迁起点。非均衡突破与包容性增长模式实现的关键在于经济一体化的同时面向全社会提供公平、全覆盖、均等化、可持续、可获得的普遍服务。  相似文献   

6.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然选择。从区域层面研究如何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对于区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结构合理调整,参与国际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而使我国经济模式朝着绿色健康的方向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应有典型的农业、工业及城市循环经济模式,要从教育、管理、法律和科技等方面着手,以推进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区域经济之间出现了较大的发展差异,中国不同区域的发展特征及其差异性随之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8.
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加快了国内经济发展的速度。在此过程中,我国对外贸易经济同样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因为被不同方面的因素所干扰,以满足循环经济发展需要作为主要目的,一方面,应重视进行对外经济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需要确保经济和生态环境资源之间的和谐性。所以,加大对循环经济和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之间的比较优势可谓至关重要。文章通过分析循环经济和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协同发展的具体状况,并且说明了我国出口产品在众多出口市场当中的比较优势情况,同时提出了基于循环经济下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有效对策,从而有效提升基于循环经济下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9.
循环经济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现代经济发展模式,是解决铜川市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最佳选择。该文提出了对铜川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构想。  相似文献   

10.
为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区域经济绿色生态产业链的建设,提高区域核心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分析区域循环经济的存在形态,区域循环经济的内部性、外部性,对区域循环经济体制、跨区域循环经济管理和建立区域循环经济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重化工业在金融危机后的经济复苏中发挥相当大的作用,但重化工业城市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约束等问题也显现出来。文章根据重化工业城市对循环经济的现实需要,研究了规划重化工业城市循环经济系统的基础准备问题,从循环经济的体制和机制、政策法规、示范企业、生态道德观念、环境信息平台、绿色物流、绿色技术支撑体系、生态补偿机制等多视角探讨重化工业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实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群以其独特的聚集优势在为区域经济增长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其大规模生产也造成了区域内资源短缺、集群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破坏等负效应,而在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瓶颈制约下,循环经济又是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其中根据元胞自动机理论的计算机模拟结论为产业集群的生态发展提供了一个理论模型基础。现实中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集群发展需要政府、行业和企业三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产业集群"又快又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李莉 《新疆财经》2006,(2):10-13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对未来发展的共识,发展循环经济则是实现资源节约、减少环境污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科学途径。从宏观上来说,我国发展循环经济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过高,缺乏技术支撑,未形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需要的政策体系等。为此,应该改变外贸依赖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绿色技术,建立健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采取具有激励作用的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14.
日本循环经济的产业发展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循环经济,作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形态,已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与重视,但是,各国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产业模式却是不尽相同的。作为率先尝试并取得成效的先行国家,日本立足于理论与现实的背景,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形成了动脉产业发展模式和静脉产业发展模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5.
基于资源承载力的主体功能区与产业生态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与生态问题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在由经济增长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经济转型期,主体功能区与资源承载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石,产业生态经济是解决资源稀缺问题以及经济与环境冲突的根本途径。将传统的线性生产方式转变为网络型可循环产业组织,传统的产业集聚转变为产业生态化集聚战略,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王文斌  马捷 《特区经济》2007,225(10):126-128
本文从循环经济的内涵界定和理论基础入手,分析了区域循环经济系统的三个构建要素,并对我国发展区域循环经济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与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关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的讨论日益普遍。同时关于人的发展的经济学也日益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但是,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与人的发展经济学的关系问题的研究还有待大力开展。更进一步。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的微观动机尚是一个未能解决的问题。文章正是希望通过分析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构建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的微观动机。  相似文献   

18.
循环经济是世界各国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惟一出路,发展循环经济是上海市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构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上海市的具体情况,运用2000~2008年数据,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了上海市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上海市循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刘春梅 《特区经济》2010,(8):292-293
发展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这既符合国情,又能实现环境与自愿对经济建设的持续支撑。本文阐述了如何根据循环经济"3R"原则的科学顺序推进循环经济在我国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