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经历了两次大的转变,一次是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一次是从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实现"三个转变",完善经济体制和建设生态文明。使我国社会经济真正得到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经历了两次大的转变,一次是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一次是从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实现"三个转变",完善经济体制和建设生态文明。使我国社会经济真正得到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的重大课题。我们认为,发达、较发达地区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贫困地区更需要转变。对前者来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为了加快发展;对后者而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则不仅仅是为了脱贫。贫困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意义,不仅在于该地区会从粗放型经营方式向集约化经营方式转变,而且在于由于这一转变会带来贫困地区的社会分工、经济结构以及经济体制等发生裂变。  相似文献   

4.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建设和谐社会,构建消费主导和低碳经济的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实现由生产大国向消费大国的转型,涵盖了经济、社会和行政等领域。强调并积极推进重视消费主导、加快城镇化建设、关注公共产品发展、发展低碳经济社会、促进政府行政改革的转型。  相似文献   

5.
贵州省经济增长因素与TFP贡献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科技发展,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途径.贵州省1979-2005年间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仅为29.03%,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资本投入拉动,粗放型增长方式的特征十分明显.因此,贵州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科技发展,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才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6.
政策资讯     
宏观政策胡锦涛强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实现新突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近日在上海考察工作时强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着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积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紧紧抓住科技进步和创新这个关键环节、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努力为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胡锦涛十分关心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他来到上海振华港口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船江南长兴造船基地等企业,深入了…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惊人,国家实力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发展成绩举世瞩目。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存在的各种问题也十分明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缺乏核心技术;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在,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失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失调,以及区域、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粗放型增长方式主要表现在,经济效益低,能源资源消耗大,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高。针对我国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的战略任务。这是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长期实践得出的重要结论,是根据现阶段我国发展的客观实际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8.
关于组织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第一批)工作的通知(摘选)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方案为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按照《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1、22号)要求,现就组织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提出如下方案。一、开展试点工作的必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动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推行清洁生产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并未根本转变,资源利用率低,  相似文献   

9.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节能降耗效益型发展之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针对我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生态环境的现状以及所面临的发展机遇而做出的战略决策。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要把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列入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是破解经济快速增长与资源约束矛盾的现实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加快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推进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引导合理消费,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1.
一个优化的经济结构,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赖以进行的物质载体,也是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表现。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结果,又反过来阻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因此,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必须根本扭转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2.
我国目前的粗放型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渐趋恶化,这已经严重威胁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仅是"十一五"期间的重要任务,更是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必然路径选择.中国经济要实现长期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东北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大量存在,一些企业"资源-产品-废弃物"传统发展模式对环境产生了严重危害.必须加快发展"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增长模式,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要尽快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坚持科学发展观,将循环经济理念注入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中.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期,煤炭行业粗放型经营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资金投入增长超过经济效果增长”等五方面,需实行“加快技术进步,科技兴矿”、“改善企业产业结构,实行综合开发”等为主要内容的集约型经营,并建立煤炭企业经济增长方式量化测试指标体系和煤炭企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量化测试模型,以此来指导煤炭企业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5.
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社会,从根本上缓解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和环境压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战略举措.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从四个方面、采取八项措施加快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主要在于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就这一问题,本文论述了在我国发展科技、教育的迫切性,说明了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发展教育是经济增长的基础,“科教兴国”战略是一项关系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要国策。  相似文献   

17.
一、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法的比较与选择 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提法日益增多,目前最常见的有;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从速度型转向效益型、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和从外延型转向内涵型增长方式等等。由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期性、全局性和相对稳定性的根本性决策,因此,对经济增长方式的界定和选择,必须本着严肃、认真、谨慎、科学的态度对待,本文将对以上几种主  相似文献   

18.
外贸增长方式转变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新疆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对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外贸增长方式内涵的阐释,运用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法对新疆外贸增长中各要素的贡献率进行测评,发现资本要素在新疆外贸增长的贡献中占据主导地位,技术进步的贡献相对较小,新疆外贸增长方式是一种粗放型增长。对此,应实施以质取胜战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服务贸易发展,加快新疆外贸增长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实现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本文试图从政府职能优化的角度来探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一、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存在问题及原因李鹏总理在分析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时指出:“在生产建设和流通领域,资源消耗高、资金周转慢、损失浪费严重、经济效益低的问题很突出。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当前经济生活中许多矛盾和问题的症结所在。”因此,我国目前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他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是提高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根本举措,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我们要深刻认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意义,大力推动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