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此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本质上是国际金融体系危机,建立于美元霸权上的国际金融体系具有不可持续性并推动了危机的蔓延,增大了危机的破坏性。我们只有改革国际金融体系,才能防止再一次发生严重的金融危机,这已经成为了国际社会的共识。为了优化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举措有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  相似文献   

2.
此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本质上是国际金融体系危机,建立于美元霸权上的国际金融体系具有不可持续性并推动了危机的蔓延,增大了危机的破坏性。我们只有改革国际金融体系,才能防止再一次发生严重的金融危机,这已经成为了国际社会的共识。为了优化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举措有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金融危机的爆发也使得国际金融体系的缺陷与短处充分显现出来,改变了过去的国际金融体系,对于国际金融新秩序的构建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金融体系改革是十分必要的,而建立公正合理的、稳定有序的金融新秩序是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根本目标。在本论文中,笔者将对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及我国应该采取的对策进行分析与探讨。这对于国际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将现行国际金融体系存在的缺陷与弊端暴露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凸显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改革国际金融体系问题上,各经济体分歧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其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金融体系之中的地位问题。充分认识国际金融体系的现状、特点与缺陷,深入剖析主要经济体关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思路与分歧,有利于准确把握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金融体系变化的总体趋势、推进这一改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美国国际收支经常帐户逆差不断扩大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论文认为美国国际收支经常帐户逆差不断扩大与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缺陷存在着内在的联系,美国通过美元和美国金融体系在国际金融体系中霸权地位不断转嫁其经常帐户逆差的成本。但是,美国国际收支逆差积累到一定程度,终究会发生质的变化,调整将不可避免。美国如果不与其他国家进行协调和合作,继续采取以邻为壑的政策,国际金融体系将发生动荡,世界经济发展将为此付出代价。论文提出了避免国际金融和世界经济发生动荡和危机的原则性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金融危机将全球金融机构监管改革和控制风险的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在G20集团的推动下,金融机构风险税成为了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热议的话题之一。虽然强化监管成为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主流,但由于各国金融环境不同,在对大银行是否征收金融机构风险税(代称“银行税”)问题上观点不一。  相似文献   

7.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所以,国际金融秩序不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各国外汇储备资产的安全造成了影响,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成为了大势所趋。因此,本文首先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进行了分析,接着对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路径进行了探讨,最后,对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现实选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书共收录作者论文23篇,内容涉及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外汇储备问题、人民币国际化等国际金融热点问题,论述深入浅出,对复杂的学术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清晰地展现给读者。本书从金融全球化理论到我国现有的政策选择以及做法,从国际资本流动、银行业改革与发展、金融监管体系的完善与强化到我国汇率制度评价与政策趋向,再到货币政策协调、资本账户的开放、国际收支政策的调整等,涵盖了国际金融的全部领域。  相似文献   

9.
国际金融论坛自成立以来,专注于实现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等目标使命的努力。除了每年的年会外.国际金融论坛更加重视集中全球金融精英思想的工作。为此,国际金融论坛在成立之初,  相似文献   

10.
G20如何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6月底,在加拿大多伦多召开的G20集团峰会上,如何推动"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依然是各国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危机以来,黄金一路高走。该文从布雷顿森林崩溃后国际货币体系与黄金价格走势的关系分析中,认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不确定性是黄金狂涨的宏观背景,而实物投资需求增加和开采商去套期保值化、美元汇率走低和通货膨胀预期、发达国家惜售黄金储备而新兴国家增持黄金储备以及投机气氛甚浓等,是支持黄金上涨的具体原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认为黄金价格的总体趋势不会改变,但短期调整仍会继续。相应地,中国应有长期增加黄金储备的战略,但在具体时机的选择上需要谨慎。  相似文献   

12.
Empirical studies based on data from the 1960s and 1970s yielded estimated demands for international reserves that have been regarded as stable functions of a limited set of variables, exept during the period surrounding the collapse of the Bretton Woods system.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stability of these estimated demands by extending the samles to include data from the 1980s. The new estim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mergenceof external payments difficulties and reduced access to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 of many countries have been accompanied by changes in the changes in the estimated demands for reserves that were as large as those that occurred during the collapse ofthe Bretton Woods system.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发生了变化,经济发达的国家开始尝试本国货币的国际化实践。货币的国际化选择在于权衡实现货币国际化的收益和成本,而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经济规模的大小以及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地位等因素都会影响一国货币国际化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develops a new framework for measuring financial and real economic linkages between countries. Using United States and United Kingdom data from 1957 to 1989, we find closer financial linkages after the Bretton Woods currency arrangement was abandoned and Britain suspended exchange controls. In a pairwise application to fifteen countries over a shorter period, we also find that news about future dividend growth is more highly correlated between countries than contemporaneous output measures. This suggests that there are lags in the international transmission of economic shocks and that contemporaneous output correlation may understate the magnitude of integration.  相似文献   

15.
发生全球性通货紧缩已经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其根本原因是布雷顿森林体制被废除之后,国际金融秩序的无序造成的。美联储是站在美国利益的基础上处理问题,他们设计的国际金融体制也只符合美国的利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美国人都不会改变这一方式。因此,我们要维护自己的利益,就要用全新的眼光看世界,深入了解西方人建立的金融秩序,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1)流动性冲击主要通过资产负债表渠道和资产价格渠道来影响金融市场,正是这两种渠道才使得流动性在金融危机爆发及传导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借款人的资产负债表效应导致损失螺旋和保证金螺旋的产生,造成资产的折价销售,推动了资产价格的下跌和进一步的银根紧缩;(2)房地产泡沫的形成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失误、金融市场结构变化、新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及投资者的羊群行为等有关,房地产泡沫破灭是美国金融危机的导火索;(3)金融危机爆发后,美联储通过调整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推出各种形式的金融创新工具,向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有效地降低了金融市场崩溃的概率。论文最后从流动性管理的角度,对美国金融危机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7.
金融虚拟化演进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虚拟性在货币产生过程中孕育,在货币制度演变过程中增强,其历程可划为三个阶段,即货币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分离的低度虚拟性阶段;金融市场自循环系统形成过程中的中度虚拟性阶段以及金融衍生工具兴起并盛行的高度虚拟阶段。金融虚拟化过程实际上构成了一个金融经济与实质经济的逐步分离并强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Genuine development is now commonly viewed as a multidimensional, people-centred process wherein decision making is guided by the principles of participation, transparency, accountability and subsidiarity. By these criteria, the Bretton Woods institutions (BWIs), created 50 years ago, are in need of significant reform. Change must encompass the BWIs' own rules and policies as well as their relationships and responsibilities to the broader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from the immediate subjects of BWI projects to the United Nations and its specialized agencies. The practical segregation of the BWIs from the UN should be recognized as a hindrance to development, and governments and NGOs should promote their improved coordination.  相似文献   

19.
布雷顿森林体系Ⅱ:博弈均衡与中国的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把人民币汇率问题纳入“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分析框架,通过分析“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行机制和其中的各方博弈,所能够得出的短期均衡结果是,美国继续进口亚洲商品,亚洲国家对美融资以保持美国国内旺盛的消费需求。但从长期来看,新布雷顿森林体系由于自身存在的制度性缺陷,最终会导致亚洲国家组建的对美融资“卡特尔”走向分裂。中国在这个卡塔尔与其破裂的预期中,面临三重困境需要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