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为加快我省稻渔综合种养发展,促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据2017年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全国稻渔综合种养现场会议、全国渔业渔政工作会议和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等文件和会议精神,现就加快推进稻渔综合种养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2.
<正>8月8-9日,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在宁夏组织开展全国稻渔综合种养集中研讨,总结"十三五"以来稻渔综合种养发展的经验做法,分析发展形势,共同探讨下一步工作思路和举措。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张显良肯定了我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取得的显著成效。他强调,稳粮增收"是稻渔综合种养的生命力所在,"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是确保稻渔综合种养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原则,推进稻渔综合种养要始终坚持"稳粮增收"这一根本前提,确保稳粮与增收双赢。为  相似文献   

3.
<正>湖北是全国水产大省和水稻主产区,稻渔综合种养有10多年历史。近年来,湖北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稻渔产业提档升级为抓手,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出了一条"高效、绿色、富民"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因势利导,扩大种养规模。稻渔综合种养发端于潜江"虾稻连作",是在传统稻田养鱼基础上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江西积极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育型农业,加快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全力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以推进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县为契机,大力推广稻渔综合种养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5.
因地制宜 大力推进稻渔综合种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江苏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重点是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形成"更有效率、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供给。稻田养殖满足了菜篮子、米袋子和"钱夹子"等多种需求,是当前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各地要加强宣传发动,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因地制宜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加快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一、充分认识稻渔综合种养的重要意义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和农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  相似文献   

6.
新形势下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渔综合种养是在我国传统稻田养鱼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农业新模式,通过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实现一水双用、一田双收,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协调绿色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对促进农业调结构转方式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近十年来,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在推进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中的探索与实践,在对稻渔养殖模式内涵特征和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基础上,进一步指明了新时期稻渔综合种养的发展方向,并针对当前稻渔综合种养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提出新形势下推进稻渔综合种养持续健康发展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9月2日,全国稻渔综合种养发展提升现场会在四川省隆昌市召开。会议强调,要坚持稳粮增收、不与粮争地这个根本原则,发挥好提质增效方面的优势,处理好稻和渔、粮和钱、土和水、一产和三产、产业发展和科技支撑、积极推动和农民意愿等方面的关系,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规范高质量发展。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作典型发言,介绍我省立足"三个坚持",推进该产业高质量发展经验。  相似文献   

8.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性安排,在乡村振兴的全过程中,融入生态休闲理念和实践是客观所需、农民所盼。稻渔综合种养是目前国内淡水渔业发展最为突出的领域,同时也是落实"两山论"最主要的抓手之一。乡村振兴逐步形成完整、系统的推进路径,必将为稻渔综合种养跨越发展打开新的广阔空间。同时,近年来,休闲渔业呈现产业化、规  相似文献   

9.
正日前,荔浦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市乡村振兴局先后为修仁镇建陵片区建设的50亩稻渔综合种殖示范点、新坪镇凤岗村片区建设的50.6亩稻渔综合种养基地发放禾花鲤鱼苗750kg,加快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升级。修仁镇建陵片区的稻渔综合种殖示范点以"合作社+基地+村集体经济"的模式,鱼苗投放后由广西荔浦祥盛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和修仁镇建陵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共同经营管理,将推动村集体经济与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0.
稻渔综合种养是国家、省、市各级政府部门力推的生态健康种养模式,在稳定粮食生产、减少肥药使用、提升产品品质、增加综合效益等各方面均有显著的成效。从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大局出发,持续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湖南省衡阳市作为农业大市,要打造农业强市,实现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加强引导,加大财政和科技投入,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促进产业融合,从而最终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稻渔综合种养是获得水稻和水产品的一种生态种养模式,被誉为"小粮仓、小水库、小肥料厂、小银行",具有稳粮、生态、节水和增收作用.作为都市型农业代表城市,天津在小站稻种植中大力推广稻渔综合种养,一地两用、一水双收,进一步为农户增收. 近年来,在稻渔综合种养规模和技术上,天津都有了大幅发展.2021年天津扩大小站稻种植面积至...  相似文献   

12.
记者从安徽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根据稻渔综合种养"百千万"工程计划,今年安徽省稻渔综合种养将发展到400万亩以上,并建设10个规模500亩以上、良种繁育2000万尾以上的小龙虾良种生产基地,加快渔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3.
正记者从安徽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根据稻渔综合种养"百千万"工程计划,今年安徽省稻渔综合种养将发展到400万亩以上,并建设10个规模500亩以上、良种繁育2000万尾以上的小龙虾良种生产基地,加快渔业转型升级。据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  相似文献   

14.
正一、2020年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基本情况近年来,江苏省泗洪县认真落实中央、省市相关政策要求,加大稻虾共作探索力度,迅速发展产业规模,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被中国渔业协会评为"中国小龙虾种源保护第一县",泗洪县城头乡被中国渔业协会评为"中国小龙虾种源保育基地"。(一)稻渔生产情况全县稻渔综合种养面积31.2万亩,2020年新增面积5.4万亩,连片1000亩以上稻虾共作基地达32个,全年水产品产量39484吨,产值8.9亿元,水稻平均亩产560kg。  相似文献   

15.
正"安徽是农业大省,推动乡村振兴,必须把产业发展摆在首位,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稻渔综合种养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全省常年水稻种植面积3000多万亩,其中水利条件好、具备开展稻虾综合种养条件的有1000万亩左右。目前,全省稻渔综合种养的面积仅为400万亩,还有600多万亩的空间可以去挖掘、去利用。"  相似文献   

16.
正为贯彻落实2018年中央和农业农村部1号文件精神,加快农渔业绿色发展,推动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农业农村部决定2018年在全国继续高标准创建30个左右的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发挥示范带动、典型引路的作用。笔者根据相关文件精神,试解析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的创建条件与要求,以期抛砖引玉。一、创建标准与基本条件1.明确目标。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  相似文献   

17.
正稻渔综合种养作为一种绿色生态的农渔发展模式,"十三五"以来发展迅速,稻渔综合种养面积从2015年的2200多万亩增长到2020年的3800万亩,稻米产量达到1900万吨,水产品产量超过300万吨,带动农民增收超过650亿元。"十三五"期间,全国各地积极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规范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的通知》有关要求,稻渔综合种养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水平稳步提升,经济生态综合效益、二三产融合发展、渔农品牌集聚效应不断加强,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在水产品稳产保供、引领农业绿色发展、助力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等方面的作用愈发凸显。  相似文献   

18.
正稻渔综合种养通过对稻田实施工程化改造,构建稻渔共作轮作系统,通过规模开发、产业经营、标准生产、品牌运作,能实现水稻稳产、水产品新增、经济效益提高、农药化肥施用量显著减少,是一种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全国渔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将稻渔综合种养明确为水产养殖转型升级推进工程之一,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推广站都将稻渔综合种养作为2018年工作要点,2018年湖北省农业主推技术就有虾稻生态种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时代的发展,建设农业规模化示范基地是新形势下农业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建设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虾稻共作"稻渔种养模式发源地潜江努力打造的连片规模化示范基地,引领稻渔规模种养、标准生产、加工转化、品牌营销和技术创新协调发展,带动养殖户参与虾稻产业深度融合,发挥了规模效应和集群效应,推进了农业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一、前言稻渔综合种养又称稻田综合种养,指通过田间改造并选取合适的种植养殖品种,将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相结合的一种农业模式。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田间工程改造面积不超过稻田面积的10%,起到了"以渔促稻,稳粮增效"的作用,且经济生态效益显著。这种模式通过种养结合和生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