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手机到MP3、从MP4到电视机,从笔记本电脑到汽车,各种各样的"山寨"产品不断走进人们的视野。分析人士认为,"山寨"现象可能成为最终阻碍中国民族产业创新力迸发的潜在隐患。对有关部门和企业家而言,如何采取合适的路径变"山寨军"为"正规军",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山寨密码     
山寨手机、山寨MP3、山寨电脑、山寨春晚、山寨明星、山寨女友、山寨熊猫……似乎是一夜之间,华夏神州忽然间"山寨"遍地,成了一个活生生山寨中国。2009年全国"两会"刚一开幕,"山寨"现象立马又成为代表们争论的热点话题。吃正牌的"豆腐",通常是山寨产品或山寨文化喜欢玩的拿手好戏。一款价值4000元的正牌手机,在"山寨"里只需300元就能搞到,这样即使每年买一台也照样划算,而且年  相似文献   

3.
VCD产业的破坏性创新对山寨手机产业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VCD产业和山寨手机产业的案例比较分析,发现VCD产业的发展经历了破坏性创新的完整演化过程,而山寨手机产业的破坏性创新仍处于机会识别阶段,需要经历破坏性创新产品性能的持续改进和市场选择.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山寨手机产业的发展路径和政府产业政策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手机产业发展背景下,本文梳理了山寨手机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山寨的内涵,总结了山寨手机发展的动因,启发了一种后发企业追赶在位企业的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山寨”经济现象在中国市场不断涌现、方兴未艾,学界关于山寨的利弊争论也从未停息,如何提升山寨企业创新能力、实现自主品牌塑造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也是山寨企业成功实现转型升级的难点.文章将消费者心理学与破坏性创新理论的“跃迁模型”作为理论支撑,结合长尾理论的相关分析方法,以中国诸多山寨产业中发展演进周期较为完整的山寨手机行业为例,从行业产品性能与产品价格两个维度,引入性价比动态分析方式,构建演进跃迁路径模型,并结合山寨手机行业发展历程进行实证分析.试图为山寨产业的存在合理性作出解释,论证山寨企业发展自主创新品牌为其实现自身生存与持续发展的必要过程与最终目的,探索在社会经济转型期的今天中国山寨企业发展成为自主创新品牌的关键成功要素组合.  相似文献   

6.
当产业成熟时,"山寨"作为企业所选择的一条"先易后难"的成长路径,让草根公司有机会更迅速地在产业链的大规模协作中分到一杯羹。但后"山寨"时代的身份迷失,将成为所有长大后的"山寨"厂商的集体困惑。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对集聚、集群和山寨产业的概念进行了辨析,在此基础上判断深圳山寨产业集聚是否形成产业集群。采用实地考察和对已有研究与文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深圳市山寨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发现,深圳"山寨"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与市场需求、产业政策、产业前后相联系、科技进步、资金和机遇等集群发展内外部影响因素都密切相关。深圳作为我国市场经济体系最完善的地方,为山寨产业繁荣提供了外部环境,而华强北山寨产业集聚对深圳市经济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在结论部分针对山寨产业集群特点给出了政策建议: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取决于其自身发展状况,而其发展又受区域经济环境影响,因此应当通过公共政策调节其发展,加强产业集聚的本地联系,提高其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8.
山寨手机、山寨MP3、山寨电脑,山寨春晚、山寨明星、山寨女友、山寨熊猫……似乎是一夜之间,华夏神州忽然间“山寨”遍地,成了一个活生生山寨中国。 2009年全国“两会”刚一开幕,“山寨”现象立马又成为代表们争论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9.
栾小惠 《走向世界》2009,(13):75-75
谁也说不清,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中国,"山寨"已经成了几乎家喻户晓的流行词. 走在城市的大街上,如果你随便问一个人:"您知道山寨吗?"他可能不知道怎么给你解释,但会憨笑地拿出一部嗓门超大、但做工不算精致的手机给你晃一晃:"我这就是山寨机!"  相似文献   

10.
除了现实的利润与期望中的暴利落差太大外,相比较手机产业,上网本在技术与资金实力上的门槛,却是抱着"捞一把走人"投机心态的山寨人始料不及的。  相似文献   

11.
正"茶博士语:近年来,"山寨"一词颇为流行,"山寨产品"大行其道,它依靠盗版、抄袭、克隆等手段生存壮大,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扰乱市场秩序,逃避政府监管,令消费者利益受损,理应依法严惩。"山寨产品"层出不穷,背后原因是"山寨监管"。虽然如今既不缺专司机构,也不缺法律法规,然而,一些职权部门和管理者,本应对发生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山寨问题"严格执法,但他们却不积极、不主动,真伪不辨、装聋作哑,致使一些问题愈演愈烈。如何拒绝"山寨监管"?请听各位茶客见解。"  相似文献   

12.
从2003年开始出现山寨手机到现在的各种山寨产品,“山寨”一词已经从经济行为逐渐演变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听说,有些山寨产品不仅大规模的登陆网上销售平台和卖场,甚至已经打开了海外销售的渠道。有人说,山寨文化就是低俗文化,而在我看来,山寨文化也有其存在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2003年开始出现山寨手机到现在的各种山寨产品,“山寨”一词已经从经济行为逐渐演变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听说,有些山寨产品不仅大规模的登陆网上销售平台和卖场,甚至已经打开了海外销售的渠道。有人说,山寨文化就是低俗文化,而在我看来,山寨文化也有其存在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可以说是"山寨风"席卷全国之年,从山寨电影到山寨话剧、山寨音乐以及年底出现的"山寨春晚",这一系列的"山寨风"形成的一种潮流文化现象,给中国当下意识形态领域深深地打上了创新、恶搞和非主流的烙印。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移动通信业的高速增长为中国手机制造业的发展创造了历史机遇。手机产品的两重特性和手机产业纵向分工的特点是中国手机产业特别是本土品牌快速发展的基础。政府的政策也有力推动了中国手机产业的发展。在新的发展条件下,本土手机企业要制定国际化战略,政府的政策也要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6.
画说经济     
五花八门的“山寨手机”扛着价格低廉的大旗,气势汹汹冲击市场,让“名门之秀”们大惊失色,国内品牌手机大企业几乎全部出现亏损。取缔“山寨手机”之声不绝于耳。但有专家认为,撇开其质量得不到保障等弊端,山寨机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的崛起给既有的手机品牌企业敲响了警钟,加速产业资源的整合。  相似文献   

17.
“山寨”一词如今颇为盛行,诸如“山寨手机”、“山寨汽车”、“山寨飞机”、“山寨周杰伦”、“山寨张柏芝”之类,举凡与仿制、盗版相关的东西,大都可冠上“山寨”的头衔。“山寨”一词如此流行,与来自深圳的“山寨手机”有着直接的关系,“山寨机”更堪称“山寨经济”的鼻祖。  相似文献   

18.
基于博弈论的视角,借助Lancaster(1982)提出的有关创新进入的分析框架,用质量差异化解释了山寨手机不会被品牌手机的价格战"剿灭"。同时从广告投入的角度分析了山寨手机厂商由于广告收益小于广告投入,无激励通过增加广告投入来培育品牌,不会主动"招安"。  相似文献   

19.
从"山寨手机"到"山寨明星",再到热闹一时的"山寨春晚""山寨"无疑是2008年最火热的流行词之一。从经济领域扩散到文化领域,从一种纯粹的消费商品起步,上升到文化层面的价值风向,再风靡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山寨文化在中国的兴起仅仅用了一年。可是,现在"山寨"已渗入到药品行业,一些外形、名称几乎与知名药品完全相同的"山寨药"开始在销售终端,尤其在农村泛滥成灾,并形成了一条极为庞大的销售链条。"山寨药"的出现,直接暴露出药监部门的监管空白。  相似文献   

20.
从山寨手机到山寨服装再到山寨春晚,各种山寨现象粉墨登场,沸沸扬扬好不热闹。从积极的意义上讲,山寨产品是对霸主地位的宣战,是对权威意志的一种挑战。一些垄断性的行业,以其高额的利润牵着消费者的鼻子走,傲慢地抱着舍我求谁的蛮横态度,耍着皇帝女儿不愁嫁的臭脾气,但碰上了山寨,他就一点脾气都没有了。但从破坏的意义上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