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手中的资产在两方面受到挤压或缩水:一是面对高物价水平和不断加剧的通胀压力,同样多的钞票购买到的商品比以前少了;二是持续负利率、股市债市双双低迷和房价不断看跌,居民财产性收入不断缩水。  相似文献   

2.
实现共同富裕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要政治任务,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的前提是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其实现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需要全国通盘考虑。金融在现代化市场经济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主要通过金融机构、资本市场和新的投资理念来发挥货币融通和资源调配的作用,维持金融秩序,保障国家安全。金融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同富裕,使其地位在我国空前提升。阐述金融助力共同富裕的基本逻辑,从银行业、资本市场、保险业、ESG投资、金融安全等四个角度切入,探析金融在优化资源合理分配、创造社会财富、缩小收入差距等方面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3.
安倍经济学     
《英才》2013,(3):21-21
为摆脱延续多年的通缩顽疾、刺激经济增长,日本新首相安倍晋三上任后,立即采取激进的货币政策:1,增加公共开支。2,迫使日本央行宣布将通胀目标上调至2%。3,从2014年开始启动无限量资产购买。“安倍经济学”意在制造通胀预期,从而刺激日本民众增加消费、企业增加投资,带动日本走入价格上升、经济成长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4.
郑景昕 《英才》2012,(1):122-129
又一个轮回,似曾相识。中国经济在这个"防通胀"与"保增长"的悖论中艰难行走了多年,却忽视了更重要的问题——中国经济增长动力衰竭,内部矛盾集聚,外部环境恶化。  相似文献   

5.
通胀、热钱、收入分配,是当下中国经济的"三大迷局"。然而,在近八亿人涌动着的中国劳动力市场中,竟没有一部完备的《工资法》对各行各业的收入加以规范,"工资乱象"频频上演也就不足为奇了。  相似文献   

6.
以"精细化、定向化、问责化"为方针的定向宽松,有利于改善流动性环境,增加流向三农、小微和政策扶持产业的资金,有望促进经济结构内在优化。然而,在当前实体经济扩大生产意愿不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受阻的情况下,货币宽松对振兴实体经济的作用还有待观察。货币政策放松的效果可能会受银行坏账压力的掣肘,金融机构未必愿意加大对三农、小微企业的贷款力度。一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达1.04%,为近三年来最高值。  相似文献   

7.
我国应建立灵活通货膨胀目标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我国政府将宏观调控目标调整为"保持稳定,较快增长"和"将通货膨胀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这是对年初提出的政策目标,即"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结构性价格上涨演变为全面的通货膨胀"的适时调整.  相似文献   

8.
钟伟 《英才》2011,(10):31
中国居民的收入增长,以及其财富能获得的收益增长,远远地被财政收入、货币发行甚至经济增速甩在了后面。许多事情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包括爱情和金钱。对于前者人们皆赞同,而对于后者人们却往往忽视。很多人看起来像是在珍惜财产,但其行为却是在糟踏它。时间让财产不翼而飞了吗?是的。拿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现在的状况相比,时间跨度大约是25年,80年代的新一辈在今天再相会时会发现,和年龄不断增长相反的是,其财富急剧  相似文献   

9.
中国年和年经济增长率都能维持在以上,称得上是个奇迹。当大家都在赞美中国的经济增长奇迹的时候,是否注意到,我们的经济发展仍有很多不公平现象让我们来用数据说话。经济学当中衡量收入分配公平与否,通常采用一个指标叫基尼系数,它相当于说一个经济体中的财富在人口中究竟是如何分布的。如果所有的财富归一个人,那么基尼系数等于;  相似文献   

10.
近来市场中有许多传闻称中国可能很快会放松调控政策。我们认为,政府在当前没有放松货币政策的空间,原因在于:1、总体通胀仍保持在7%的高位。2、大范围的供电短缺局面已经出现,对能源价格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及相应的经济政策选择面临着控通胀与稳增长的两难冲突与矛盾。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经济增长仍然主要依靠资源和资金大量投入、依靠以国有部门为主导的投资拉动的情况下,抑制通胀与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成为两个相互冲  相似文献   

12.
声音     
10月份PMI数据显示国内外信贷同时收紧环境下实体经济下滑速度已明显加快,这表示紧缩货币政策的变调前奏或已奏响,其中预计未来两个月信贷额度将大幅提升,特别是当房价下降趋势更明朗及通胀回落至4.5%左右水平时,率先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并非不可能。  相似文献   

13.
外媒密切关注中国两会美国《纽约时报》:十二五规划致力于将经济增长从依赖出口和大规模公共投资转向通过扩大内需来推动。  相似文献   

14.
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改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年)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首先提出了本系列研究所围绕的核心问题:中国在目前中等收入水平的基础上,能否继续向前迈进,而在未来成为一个高收入国家?。主流的看法认为这主要是一个中国发展方式能否成功转变的问题,即经济增长能否由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