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西部十二省区2011年三季度经济总体运行平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上升。进出口增长高于全国增长水平,总体经济金融形势良好。但其中仍存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缓慢、进出口贸易有待进一步发展、金融市场发展缓慢等问题。本文同时对西部地区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运用西部大开发前后相关统计数据,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001年以后,西部大开发政策效应显现,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2007年GDP增长率高于全国水平;同时,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增强,而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逐步弱化。而且二、三产业的效益及效率高于第一产业;此外,产业结构偏离度的横向比较表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3.
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西部大开发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及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实施西部大开发前,我国的区域经济增长存在着条件β收敛,而西部大开发后,区域经济增长由原来沿着均衡路径向稳态发展转变为发散性的增长;同时,西部地区各省经济增长也呈现较为明显的发散迹象。可见,西部开发战略改变了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态势,西部地区逐渐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1997-2006年西部地区十二个省份的金融发展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的面板数据,从金融发展的分析框架、金融发展定义入手,构建个体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多元回归分析得出结论:西部金融规模扩张阻碍西部经济增长,而西部金融结构优化、效率提升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并且西部金融效率提升比金融结构优化更能推动西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5.
利用1985—200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财政支出、银行信贷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并加入了财政支出与银行信贷的交叉项,以考察政府主导的外生金融体系对经济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东、中部地区财政支出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且东部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要高于中部地区,而西部地区的财政支出却抑制了经济的增长;东部地区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作用,而中、西部地区的银行信贷资金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显著;政府主导的外生金融体系有效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但在中、西部地区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西部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就是要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西部地区应改变以往盲目投资、低水平盲目建设、重复上项目的做法,集中精力、集中资金扶持优势企业的发展,以优势企业效益的提高和规模扩大,促使经济增长方式转型。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应更多地依托自身的力量,借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工业化走城镇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的道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金融发展为自变量,以经济增长为因变量,同时引入投资和劳动力为控制变量,运用1990-2012年我国西部九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显示,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投资和劳动力也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1999年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势头良好 1999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宏观背景下,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势头良好.从西北与全国的经济增长比较看,1999、2000、2001、2002年全国经济增长率分别为7.1%、8.0%、7.5%和8%,西北五省区经济增长率分别为8.14%、8.74%、9.09%和9.4%.2003年1-3季度全国增长8.5%,西北五省区经济增长10.5%.也就是说西部大开发以来,西北五省区经济增长高于全国1.4-2个百分点,具体为1999年高出1.04个百分点、2000年高出1.74个百分点、2001年高出1.59个百分点、2002年高出1.4个百分点、2003年前3季度高出2.0个百分点,西部大开发开局很好.  相似文献   

9.
中部塌陷的实证研究与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协整分析和葛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是西部经济增长与中部、东部经济增长均有协整关系,但中部与东部经济增长之间没有协整关系;西部经济增长促进了东部经济增长,东部反过来也促进了西部经济的增长,但对中部经济增长作用不大;中部不是东部和西部经济增长的葛兰杰原因。本文最后分析了出现中部塌陷的原因并给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利用1990-2004年西部七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银行、股票市场和保险市场的相关数据,采用似不相关法(seemingly unrelated regression)对模型进行估计,对我国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实际利率、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呈弱相关关系;保险市场对经济增长起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及各经济区工业企业效率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1998—2003年我国全国及各经济区工业企业的效率水平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这几年我国工业企业发展基本健康,但缺乏突破,东部地区的工业企业效率基本无变化,东北地区、西部地区的工业企业效率有所改进,中部地区情况有所恶化。进一步分析认为,中西部地区的工业企业均存在获利能力差的问题,其中,中部地区的工业企业还存在投入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金融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货币供求动态均衡是经济增长的前提。人民银行孝感市中心支行积极贯彻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投放,优化信贷和现金结构,调节市场现金流通。2008年上半年,孝感市现金流通效应良好,市场现金流通呈净回笼状态,现金投放和回笼的数量及结构呈现季节性、居民理财性、企业市场营销性、内控制度管理性、政策调节性等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运行状态,有效支持了全市经济社会稳健协调发展,防止市场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以实现全年宏观调控目标。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1978—2010年广西工业投入产出数据的回归分析,估算了广西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总体而言显著上升,1979—2010年间的平均TFP增长率大约为6.98%,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贡献了工业总产出增长的大约38.6%。同时,1979—2010年间广西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波动频繁,易受宏观经济形势和区域经济政策的影响,存在较强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1978年以来中国乡镇企业发展的历程回顾与现状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的经济体制变革和政策规划导向成为推动乡镇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和完善过程中,乡镇企业凭借灵活的经营方式和较低的运行成本,依靠粗放型增长,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力量。当前,乡镇企业面对的环境问题、成本问题以及创新问题日益突出。有鉴于此,亟须加快乡镇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加强产业集群建设,建立促进清洁生产的绿色支撑体系,以实现乡镇企业的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西部金融》2012,(2):13-17,85
展望2012年,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仍会继续动荡,国内经济增长有所减速,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流动性问题仍应引起商业银行的高度重视,存款增长仍然是银行业面临的严峻挑战,顺应新监管标准的要求确保资本充足、继续提高拨备率仍然是商业银行的现实任务。2012年银行业息差基本会保持稳定,不良贷款余额可能微幅上升,但资产质量不会显著恶化,有望实现平稳运行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根据建立的VAR模型,考察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而分析其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分析表明:短期内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上升对我国出口量和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都存在负向影响,然而长期中,则存在着正向影响的趋势。面对人民币升值的趋势,我国企业应该抓住相应的经济发展机遇,并逐步提升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呈现出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增长速度剧烈波动、贸易商品结构逐步优化,海峡两岸产业分工由产业间垂直分工向产业内水平分工转变,台资企业在中国大陆投资区域集聚、投资产业集中等特点。未来两岸经贸合作则又呈现出由商品贸易向商品生产一体化转变,产业分工由以商品分工为主向以要素分工为主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现代经济发展中,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证明,区域的竞争力取决于产业的竞争力,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区域内中小企业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探索产业集群作为增长极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培育地方产业集群,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实现区域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竞争力提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金融中介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收集了陕西省1984-200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运用多变量VAR系统分析表明:陕西省的金融发展没有带动经济增长,而恰恰相反,却是经济增长带动金融中介规模、效率与结构的转变.而省内的非国有金融与非国有工业企业形成了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