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随着近年来乙烯工业的发展,裂解C5利用已经引起国内有关方面重视。C5馏分是蒸汽裂解制乙烯装置的副产物,一般约为乙烯产量的10%-20%。我国这部分资源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提高乙烯装置的综合经济效益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裂解C5馏分可生产一系列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从而降低乙烯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我国第一套C5分离装置开车成功至今已有10余年时间,技术也在趋于成熟,从长远来看,聚异戊二烯橡胶、高档C5石油树脂产品、甲基叔戊基醚以及双环戊二烯等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企业应有目的的进行研发生产。  相似文献   

3.
崔小明 《中国石化》2009,(10):29-31
碳五馏分是石油化工炼油装置、催化裂化装置以及重质烃裂解装置裂解制乙烯过程中的副产物,是一种具有潜在价值的基本原料,通过它可生产一系列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从而降低乙烯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在碳五馏分的综合利用中,最具有利用价值的是异戊二烯、间戊二烯和(双)环戊二烯,其中的异戊二烯是主要的产品之一,在碳五馏分中含量占15%~25%,在合成橡胶、医药农药中间体的生产以及合成润滑油添加剂、橡胶硫化剂和催化剂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乙烯生产能力与产量的快速增长,C5资源不断增加,本文详细介绍了C5馏分如环戊二烯、异戊二烯、等产品的分离技术以及加工利用方面的情况,并强调加快提升C5馏分的分离技术和处理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建议企业确立发展方向、向规模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裂解C5馏分中异戊二烯的开发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乙烯工业的不断发展,其中的C5资源的开发利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异戊二烯是C5馏分中最具有利用价值的组分之一,在合成橡胶以及精细化工产品的开发利用方面具有广泛的前景。文章介绍了异戊二烯的分离方法以及我国异戊二烯的开发利用现状,指出其今后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一种裂解碳五馏分分离的方法    在石油裂解制乙烯工业生产中, C5馏分是主要副产物之一,它的沸程通常是在 25℃~ 50℃,其各组分沸点相近且能形成多种共沸物,组成非常复杂。它的分离和利用,对于提高乙烯生产装置的经济效益,综合利用资源都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为了使 C5馏分中的烷烃、单烯烃与双烯烃分离,可采用萃取精馏的方法,但以往的萃取工艺过程中,由于 C5原料及所用的溶剂 GMF带入约总计 900~ 2000ppm的水,而这部分水,在萃取系统连续操作中,会在第一萃取精馏塔后的汽提塔的塔身积累,造成溶剂 GMF与水作用发生…  相似文献   

7.
我国1-丁烯主要来源于乙烯装置及炼厂催化裂解装置副产C4馏分和乙烯二聚,目前国内乙烯产量已达270万吨/年,随之而生产的1-丁烯资源超过31万吨/年,77%资源被作为液化气烧掉,这是一种非常大的浪费,1-丁烯有前途的深加工产品主要有聚1-丁烯和1-辛烯及十二碳烯,在国内均为空白。  相似文献   

8.
裂解C5的综合利用大有可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裂解碳五(简称C5馏分)是石脑油及其他重质裂解原料蒸汽裂解制乙烯过程中形成的副产物,可从裂解汽油中用精馏的方法得到。  相似文献   

9.
随着乙烯工业和炼油工业的不断发展,副产物C4、C5馏分的产量不断增加。为了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采用氧化硅为载体,ZSM-5和ZRP分子筛为活性组分,分别以MoO3、NiO、CaO、MgO、La2O3、CeO2、P2O5、ReO7、PtO2等前体化合物为改性剂制备催化剂。 考察了反应条件对不同硅铝比的分子筛制备的催化剂对C5烯烃转化制丙烯和乙烯的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随着乙烯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裂解C5的年产量已经达到近2Mt,但大多尚未深加工利用。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分离研究所开发的共沸精馏和萃取精馏耦合工艺,解决了C5资源分离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可大大降低裂解C5深加工利用的成本。目前,宁波一家抗氧化剂企业正利用该技术建设工业化生产装置。  相似文献   

11.
舒朝霞  高春雨 《国际石油经济》2012,20(5):32-38,110,111
2011年,世界石化工业继续缓慢复苏,乙烯装置平均开工率为84.3%,新增乙烯产能360万吨/年,均处于较低水平;乙烯产量为12562万吨,供应增长大于需求增幅,乙烯毛利大幅下滑.美国仍是最大的乙烯生产国,国内低廉的气价使得以乙烷为原料的乙烯裂解产量上升.石化产业仍处于周期低谷,乙烯及下游产品价格涨幅小于原油,公司利润下降.合成树脂新增能力较多,导致开工率下降;合纤平稳增长而合纤原料供应增速较快;合成橡胶供应增长主要来自中国.中国新增乙烯产能24万吨/年,总产能达到1520万吨/年;乙烯产量为1553.6万吨;乙烯当量消费量为3132.4万吨,增长4.9%.合成树脂、合成橡胶产量保持较快增长,但需求增速放缓,进口量下降.全国化工行业产值和利润大幅增长.2012年,世界石化工业仍处于周期低谷;供应增长主要来自中东和亚洲;美国以乙烷为原料的乙烯产能继续增长;中国的乙烯和合成树脂新增能力不多,消费增速继续保持较低水平;中国的合成橡胶供应量增加较多,而需求增速下降.  相似文献   

12.
2010年,世界石化工业缓慢复苏,乙烯装置平均开工率为84.9%,新增乙烯产能1169万吨/年。世界乙烯产量为12328万吨,供应增长大于需求增长。以乙烷为原料的乙烯裂解装置比例在上升。美国仍是最大的乙烯生产国,但产能下降。乙烯及下游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石化工业进入上升周期,公司利润大幅增加。合成树脂新增产能较多,导致开工率下降;合成纤维产量平稳增长,导致合成纤维原料供应增速较快;合成橡胶供应增长主要来自中国。中国新增乙烯产能304万吨/年,总产能达到1496万吨/年,乙烯产量为1420.5万吨,产能和产量均大幅增加;乙烯当量消费量为2987万吨,增长11.2%。合成树脂产量大幅增长,进口量下降,全年需求增幅已恢复正常水平。合成橡胶供需均快速增长。2011年世界石化工业处于周期的景气阶段;供应增长主要来自中东和亚洲;美国以乙烷为原料的乙烯产能继续增长。中国的乙烯和合成树脂新增能力较少,但消费增速都较快;合成橡胶供应量增加较多,而需求增速下降。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物探行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当前处于“低谷期”,出现了新一轮“洗牌”.各大物探公司着眼于高端海上市场,大幅调整业务结构,剥离劣质资产,兼并收购符合其长期发展战略的技术公司,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同时,行业内的合作不断加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传统的以数据采集、处理、解释及油藏描述为核心的物探产业模式将转变为以数字油藏为中心,地震服务、地质研究、油藏监测为辅助手段的一体化的数字综合信息管理模式.未来陆上地震采集将更加强调设备的重要性.永久油藏监测技术(PRM)以及无源地震技术等将成为未来海上物探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欧盟公布的《未来化学品新政策》白皮书实际上是一种新的绿色壁垒和贸易壁垒形式。它给我国的化工行业带来了新的严峻的挑战 ,将使我国的染料、颜料、农药、有机中间体、纺织品等的出口成本、创制成本大幅提高 ,制约了这些产品的出口和发展。应对措施是 :强化观念转变 ,提高产品质量和检测技术水平 ;强化体制改革 ,积极开发新产品 ,从而在面对欧盟新政策的挑战中争得主动 ,赢得胜利。  相似文献   

15.
中国乙烯行业回顾、展望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和 《国际石油经济》2012,20(4):67-72,127
2011年,我国乙烯行业供需两旺,产能、产量双破1500万吨;原料多元化和装置大型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多元化的市场主体格局继续发展;装置国产化不断取得新突破,一批在建大乙烯项目积极推进.预计2012年我国乙烯产能和产量将双超1700万吨.“十二五”期间,我国乙烯产业仍将处于快速发展期,2015年我国乙烯总产能将达到2500万~2700万吨;乙烯产业将继续向大型化、一体化、基地化、产业集群化、经营主体多元化方向发展,布局将进一步优化,下游产品结构将继续向高端领域进军;乙烯原料进一步向轻质化、多样化发展,而且进口量增加,节能环保安全压力加大,装置的国产化水平和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同时,来自中东、美国和周边国家和地区乙烯系产品的竞争压力和挑战将加大.为此,我国乙烯产业与石化产业必须转变增长方式,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在做大的同时着力做强,提高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碳九石油树脂生产技术及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我国石油化工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乙烯的生产能力逐年提高,裂解碳九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如何利用这部分资源开发下游产品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裂解碳九主要用于生产碳九芳烃石油树脂,采用适当工艺合成的碳九树脂可广泛用于涂料、油漆、橡胶及轻工行业,残余的混合芳烃可作为生产涂料的溶剂。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苯胺的生产应用及市场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苯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化工产品,由其制得的化工产品和中间体有300多种,全球苯胺的生产能力在2000年约2970kt/a,目前生产能力已经超过3000kt/a。目前我国苯胺的生产厂家有20多家,总生产能力约为290kt/a,随着二苯基亚甲基二异氰酸酯(MDI)需求的扩大,对苯胺的需求量将会有较大的增长。针对目前我国苯爱生产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发展苯胺生产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回顾了近年来我国原油、成品油的消费状况和进出口状况,对与石油市场相关的各个行业的发展动态进行了分析。预测未来10-15年全国成品油消费总量增幅将继续维持平缓增长势头。由于乙烯和对二甲苯需求量的稳步增长,对化工轻油的需求量将会继续增加。建议在原油加工量一定的情况下,应将有限的石油资源优先保证化工产业发展,抓紧实施石油替代和燃料多元化战略,加快替代燃料的开发,尽量减少交通用油的比重。  相似文献   

19.
上海化学工业区经过近10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一定的规模。在二期大型乙烯项目规划前期,存在着不同产品方案的选择,文章以碳三链产品方案的规划为例,针对上海化学化工区的特点,从原料的选择、公用工程、投资经济效益等不同角度阐述了不同产品方案对化工企业产业链发展规划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纺织纤维材料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中,不仅在数量上有了巨大的发展,而且在纤维品种、性能上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纤维材料产量的增加,主要依赖化学纤维的产量增加,而化学纤维原料主要是来源于石油、煤和天然气等有限的矿物资源,而这些有限的矿物资源的枯竭是可以预见的。[1]开发利用植物纤维是满足我们对纤维需求的一种有效途径。我国每年绿化用草修剪后废弃的草屑数量可观,大多被遗弃,造成资源浪费。开发利用植物纤维,既不会污染环境,又能够重复利用,符合纺织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