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当中,编制区域规划,发挥区域规划的指导作用,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条新路子。我们这里所说的区域规划,不同于部门和省市的规划,也与条块分割和封锁的旧体制下的区域规划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它是在打破条块分割的条件下,从国民经济全局出发,按照经济区组织经济,根据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内在联系,旨在推动以大中城市为依托的、开放式经济区网络的形成,发挥区域经济的综合优势和整体效益而制定的科学的区域规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市和区域规划发展新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试图在对我国解放后城市和区域规划工作发展的曲折历程作简单历史回顾的基础上着重阐明自实行开放、改革以来,我国城市、区域规划的广度、深度方面出现的几种新发展趋势。一、城市规划高潮的形成及其对区域规划的推动  相似文献   

3.
邵波 《经济地理》1994,14(4):11-15
1 背景:经济转型时期的空间多样化和无序状态 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看,正处于经济转型的过渡时期。首先是经济发展的起飞时期已经到来,经济发展进入高速增长的结构变异时期;其次是经济体制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换时期,表现出两种体制交换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因此,在空间发展上出现多样化和无序状态。具体表现在:①地域城市化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已走过了初期积累阶段,正面临着提高层次的规模扩大和空间集聚要求,这种经济发展趋势使活动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资源依赖、地理区位与城市经济增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永平  叶初升 《当代经济科学》2011,33(1):114-123,128
本文利用中国城市面板数据,探讨了资源依赖、地理区位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地理区位因素之后,资源依赖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依然呈现反相关关系,"资源诅咒"在城市层面同样存在。同时,地理区位与自然资源依赖对城市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联合影响,距离重要港口城市、中心大城市和三大经济区域中心城市越近,城市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越低,其经济增长越好,优越的地理区位能够减轻资源依赖导致的"资源诅咒"效应。最后,我们的分析也表明,通过降低人力资本投资意愿,阻碍FDI流入,弱化民营经济增长等渠道,资源丰裕导致的资源依赖阻碍了城市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5.
城市土地区位与城市土地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偿使用城市土地已成为我国深化城市改革中的重要一环。城市是人口、财富、信息高度密集的地方,因此如何进行城市土地价值的评价、确定城市土地等级、建立合理的收费标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把区位论引入城市土地分级中是区位论不断发展和充实的过程。本文着重介绍西方区位论在城市土地定级中的理论及应用,并以乌鲁木齐市为实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地理学会资助下,湖北大学地理系主办的《城市与区域规划动态模型》讲习班于1986年10月6日至25日在武汉市举行。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所等36个单位共计80余人参加了讲习班。该讲习班是1980年教育部委托南京大学举办的《计量地理学》讨论班的继续。这期讲习班有以下几个特点:青年人占讲习班总人数的90%以上,其中80%是研究生。充分说明地理学、数量地理学的兴旺;其次是讲习班教材内容丰富、新颖、层次高,对地理学科的发展无疑将  相似文献   

7.
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区域规划具有地域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等特点。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协调区域规划和发展,都离不开相应法律制度的保障。我国目前迫切需要建立、健全经济区划和区域规划法律制度,保障经济区划和区域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和相对稳定性,促进主体功能区的形成及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房价水平、差异化产品区位分布与城市体系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地级及以上城市体系的扁平化趋势可能是我国经济增长粗放、产能过剩的体现。本文将Thünen模型中房价水平对差异化产品区位分布的影响关系植入到新经济地理学Krugman-Helpman模型,详细阐述城市房价水平过快上涨(特别是大型城市)对差异化产品区位选择产生扩散倾向的内在机制,并利用1998—2007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相关数据进行检验。通过计量模型的参数估计,我们发现,Krugman-Helpman模型中导致城市体系扁平化趋势的"非黑洞"条件在中国是成立的。这一结论意味着,通过遏制房价水平非正常过快上涨等方法来扭转城市体系的扁平化趋势可能对调整经济结构与增长方式等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产业长波、城市生命周期与城市转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的发展不是线性的,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波动会带来城市发展的振荡,如何防止衰退、保持繁荣是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课题之一。文章认为,城市发展的生命周期与产业长周期有关。目前发达国家已经进入第五长周期,而我国正处于第三长周期、即工业化中期阶段。要想顺利完成工业化,实现赶超,我国城市就要进行发展转型,转型的核心是实现产业与社会转型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微区位模型及杭州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新兴产业区位识别与定量刻画一直是人文地理学微观区位研究的难点与热点。基于区位论脉络与创意场域假说提出城市创意场及其量化模型,并从建成环境视域出发,刻画与可视化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微区位。以杭州为实证研究发现:①基于创意场域采用建成环境要素定量刻画与识别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微区位模型行之有效,但是受POI数据源和流动性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源制约度较高。②杭州创意场场强整体呈现由杭州主城向外逐渐递减的圈层结构,外围点缀有创意场次中心。杭州市最适宜发展和培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区位位于以文三区块为核心涵盖文三路、学院路、武林广场、杭州未来城—西溪湿地等区块;以省/市/县/区政府为核心的街区是创意场场强高值区,较适宜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距离核心高值区越远其创意场场强越小,具有明显的距离衰减性。  相似文献   

11.
张亚东 《经济论坛》2000,(24):12-13
目前国内关于“产业化”比较普遍的思路是以企业为主体,以资本和技术为核心,通过资本和技术的扩张达到产品的规模化、企业的集团化和技术的商品化。其实,产业化的内容远不止于此,特别是新经济的突起,科技、教育、管理等因素的作用正在超过资源和资本的作用,对产业化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决定作用,产业化的方式与内容也更趋丰富。 一、产业化的背景与实践 “产业化”一词最早是由日本的经济学者提出的,但其却有着深刻的经济背景。二战后的日本,面临着在战争废墟的基础上尽快恢复生产的任务,为此日本首先采取了“倾斜式生产”,即…  相似文献   

12.
熊洁敏 《当代经济》2007,(7):117-118
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投资的产业、区位和模式选择十分重要.本文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区位和模式组合进行分析,分别对资源开发业、成熟适用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的投资区域和投资模式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聚、所有制结构与外商投资企业的区位选择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产业集聚理论认为,同一产业内的企业由于正的外部性具有聚集在同一地理范围内的倾向。在本文中,我们运用条件Logit概率模型,结合国家统计局对外商投资企业的调查数据,估计产业集聚程度、所有制结构以及其他传统的地区特征因素对外商投资企业地理区位选择的影响。我们发现存在非常显著的集聚效应,这意味着偶然的政策和历史因素将长久地影响企业生产活动的地理分布,这对理解中国的地区差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投资的产业、区位和模式选择十分重要。本文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区位和模式组合进行分析,分别对资源开发业、成熟适用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的投资区域和投资模式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产业集聚、所有制结构与外商投资企业的区位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俊妮  陈玉宇 《经济学》2006,5(4):1091-1108
产业集聚理论认为,同一产业内的企业由于正的外部性具有聚集在同一地理范围内的倾向。在本文中,我们运用条件Logit概率模型,结合国家统计局对外商投资企业的调查数据,估计产业集聚程度、所有制结构以及其他传统的地区特征因素对外商投资企业地理区位选择的影响。我们发现存在非常显著的集聚效应,这意味着偶然的政策和历史因素将长久地影响企业生产活动的地理分布,这对理解中国的地区差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国土规划与区域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土是人民赖以生存、生活、从事生产劳动及其他各种活动的场所。进行各项基本建设,包括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建设,都要占用一定的国土。在祖国的大地上怎样安排好各项生产和建设,合理开发利用各地的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力,保持生产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为人民提供最优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是一项极其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也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能否加速现代化的进程,能否为子孙后代造福的大问题。要管理好国土,使国土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具有符合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科学基础,就必须开展国土规划和区域规划工作。  相似文献   

18.
房价水平、交通成本与产业区位分布关系再考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心城市房价水平或地租水平的提高具有客观性。房价水平和交通成本变动对制造业区位分布影响较大,而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并不显著。占用土地面积较大的制造业向外转移不仅有可能抵消房价上涨的压力,而且为具有更高附加值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创造条件。房价水平上涨和交通成本提高加快中心城市制造业的扩散以及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客观上促使城市间由专业化分工向功能分工结构转变,推动中心城市实现产业升级,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格局。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