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中国农村家庭经济类型与分工经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我国农户经济类型的特征、经营行为、分化趋势及其影响,并探讨了农村分工经济的现状。认为我国农村家庭经济的专业化水平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各类农户的资产专用性增加,经营行为的分化对农业生产具有负面影响,必须继续保持纯农业户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分化,发展劳务经济。  相似文献   

3.
历史的实践证明,过去按照斯大林的集体农庄模式建立起来并有所发展的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是不成功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农村经济改革和商品经济发展中,新发育和生长出一种新型的合作经济。认真总结这种新型合作经济的经验,在理论上进行新的概括,建立一套新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合作理论,对加速中国农村经济的商品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国家大布局从我国沿海地区战略布局及结构调整来看,沿海城市和地区在涉及蓝色经济区的规划已有多年.国家规划了三大六小布局.三大即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六小指辽宁沿海、山东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江苏沿海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海南国际旅游岛.  相似文献   

5.
郭品  诸昆雄 《新经济》1995,(7):16-21
400多年前西方新航道开辟以后,世界经济中心从地中海转向大西洋;今天,又逐渐东移至太平洋。汉城、香港、新加坡、台北、曼谷等一批新兴城市正呈现出上升趋势,作为东西方文化荟粹之地——香港,地位犹显重要。  相似文献   

6.
一、正确认识家庭产业的自然合理性和现实重要性经济发展史告诉我们,工业的母体是家庭作坊,伴随着物质交换诞生了商品经济,亦随着社会物质生活需求的增加,社会分工的细化,科学技术的进步,商品经济得到了发展,逐渐形成了现代工业。这一自然发展的轨迹即使在现代也不可忽视。社会需要的无限膨胀,  相似文献   

7.
我国当前的农村对如何科学利用土地,迫切需要科学指导。如果能够为农村提供生态经济系统工程技术,那么生态农业的伟大事业就会产生巨大的工程效应。作为微观的家庭生态经济系统,由于它结构简单,便于实践总结,投资小,见效快,适应农民需要。农村家庭生态经济是以家庭为基础的,按照生态和经济规律组织生产活动的,与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既有联系又具有独立性的家庭生产模式。利用家庭的亲合力,遵循经济规律,运用生态学原理,按照系统工程技术,创造人工食物链,在系统内形成良性循环,获得巨大的系统效益,得到超额的经济收益,创造高倍的土地生产率,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各地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家庭承包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农村家庭经营。与此同时,理论界和从事实际工作的同志,对以统分结合为特征的农村家庭经营这一经营形式以及诸如家庭经营的概念、性质、形成的原因以及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讨。 一、关于家庭经济的概念 有的同志认为家庭经济“是自留地,副业经济  相似文献   

9.
一国的崛起是国家核心竞争力,尤其是经济竞争力角逐的结果。本文从经济史的角度出发,以英国崛起的历史经验为例,对经济因素和大国崛起的历史逻辑进行深入分析和考察,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了未来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以实现中国经济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农户家庭经济在农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农户实现小康正是农村小康建设的基础所在,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构筑发达的新型农户家庭经济,对富户裕民,预期实现小康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一、农户家庭经济的现实状况笔者调查了较有代表性的榆树市8个乡镇的18个农户。这些户基本以种养业为主,兼营它业。1994年总收入248937元,较上年增长73.7%,人均收入3232.95元,增长了41.9%,其中一半的农户人均收入超1200元,全年货币总支出99467元,增长45.3%,人均支出1291.78元,增长43.4%。其共同的经营特点是:1、种植业尤其粮食业为主导产业,非农产业发展不快。家家经营以粮食为主的种植业。粮食收入比重大,增幅多,占总收入的比重达64.1%,增长32.5%,非农产业收入仅  相似文献   

11.
几年来,我国农村经济逐渐振兴,商品生产蒸蒸日上,广大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大变革。当前进一步发展的新型农村合作制,标志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本文试就新型合作经济的有关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13.
借鉴制度经济学思想和"风险社会"理论分析,可以发现造成我国目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基础存在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农村家庭经济被破坏,以"整体互酬"、"风险再分配"为主要方法重建的农村家庭经济,对巩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基础十分必要。本文解析了事业农民的保障制度,对农村家庭经济的设计和建立,及其对失地农民保障的具体作用都做了完整的诠释。  相似文献   

14.
15.
在农村经济改革中复苏的家族,借助村民直选的制度渠道成为影响农村权力结构的社会因素。本文通过案例分析与比较,揭示了家族结构(房族结构)对村庄的权力配置的均衡作用,以及农村资源的重新配置、村民选举的实际结果对党支部、村委会与家族关系格局的深刻影响。具体地说,在“党强村强”的村庄,家族一般能够与村支两委结成良性互动关系;在“党强村弱”的村庄,党支部在控制村委会的同时也控制了家族社会资本;在“村强党弱”的村庄,恰恰是党支部不能从家族关系中提取社会资源,而村委会获得了这种社会资本,从而能够扮演村民利益看护人的角色;至于“党弱村弱”的村庄,既有可能出现家族暴政,也有可能出现三者共弱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家庭脆弱性的测量与分解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在理论层面上,本文在效用理论基础上对脆弱性进行了定义并对其分解以反映消费的不平等性和波动性。在实证分析层面上,本文使用CFPS(Chinese Family Panel Studies)数据对中国农村家庭脆弱性进行量化与分解。量化结果表明多数农村家庭是脆弱的;分解结果发现相对于村间不平等,村内不平等是脆弱性的主要组成部分。家庭脆弱性及五个分解部分对家庭特征集合变量的OLS回归结果表明:增加农村家庭收入是降低其脆弱性最有效的手段;提高劳动力平均受教育水平能够有效降低家庭脆弱性,但大学教育支出会显著提高家庭的脆弱性水平,这较好地解释了目前出现的农村籍高中生弃考大学这一现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社会保险能有效降低农村家庭脆弱性;社会资本、更大的家庭规模和更高的劳动力占比有利于降低家庭脆弱性,这能较好地解释中国农村家庭频繁的送礼活动以及倾向于组建大家庭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本文考察了中国农村地区家庭成份的划分对家庭成员受教育水平的代际影响。考察地主/富农家庭出身的男性户主的受教育水平,我们发现它在毛泽东时代因成份歧视的影响出现了下降,而在改革开放之后又有所反弹。我们也发现,年龄在16—18岁之间的孩子中,地主/富农和中农家庭的后代具有较高的受教育水平。我们的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家庭作为一种文化制度,其延续性和坚固性需要予以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本文考察了中国农村地区家庭成份的划分对家庭成员受教育水平的代际影响。考察地主/富农家庭出身的男性户主的受教育水平,我们发现它在毛泽东时代因成份歧视的影响出现了下降,而在改革开放之后又有所反弹。我们也发现,年龄在16—18岁之间的孩子中,地主/富农和中农家庭的后代具有较高的受教育水平。我们的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家庭作为一种文化制度,其延续性和坚固性需要予以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目标全面、内涵丰富,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摆脱农村贫穷落后的状况,这首先必须要摆脱小农生产的方式,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和提高农民生产组织化、流通组织化和加工组织化,就是要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这一过程中,金融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农村合作银行作为农村合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参与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不仅是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更是推动自身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  相似文献   

20.
邢俊芳 《经济论坛》1997,(22):14-15
21世纪的中国农村经济□邢俊芳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从而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人多地少,农业基础薄弱,是长期制约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未来15年,就是在严格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情况下,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