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郝东秦 《中国核工业》2007,(10):25-25,29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在描述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在核产业链中的重要作用时说,核燃料元件是核事业的"脊梁骨"。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了显著进步,特别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核燃料元件制造业的发展,2007年10月24日,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和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关注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座谈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中核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郝东秦,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公司、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公司等有关人员及《中国核工业报》、《中国核工业》杂志媒体记者共3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与会代表就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的显著成就、目前制约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促进核燃料产业的发展等发表了意见和建议。本刊摘要刊发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2.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在描述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在核产业链中的重要作用时说,核燃料元件是核事业的"脊梁骨"。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了显著进步,特别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核燃料元件制造业的发展,2007年10月24日,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和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关注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座谈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中核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郝东秦,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公司、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公司等有关人员及《中国核工业报》、《中国核工业》杂志媒体记者共3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与会代表就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的显著成就、目前制约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促进核燃料产业的发展等发表了意见和建议。本刊摘要刊发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3.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在描述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在核产业链中的重要作用时说,核燃料元件是核事业的“脊梁骨”: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了显著进步,特别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核燃料元件制造业的发展,2007年10月24日,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和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关注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座谈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中核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郝东秦,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公司、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公司等有关人员及《中国核工业报》、《中国核工业》杂志媒体记者共3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与会代表就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的显著成就、目前制约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促进核燃料产业的发展等发表了意见和建议、本刊摘要刊发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4.
<正>在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上,有一个展区得到了全国政协副主席齐续春的特别关注,在这个展区内陈列着被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誉为核事业"脊梁骨"的核电燃料元件。这些核燃料元件的研制主要来自坐落在内蒙古包头的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中核北方)——我国最早的,品种最全、最多的核燃料元件研制和生产基地。经过近60年的发展,中核北方积累了雄厚的核燃料元件产业技术实力和能力,不仅承担着我国大部分核电动力堆燃料元  相似文献   

5.
信息报道     
周永茂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200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评奖结果于10月19日揭晓。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核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中国中原对外工程公司科技顾问周永茂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何梁何利基金评选委员会的通告指出,周永茂对我国核反应堆的研究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周永茂,1931年生,长期从事核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建造和  相似文献   

6.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在描述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在核产业链中的重要作用时说,核燃料元件是核事业的"脊梁骨"。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了显著进步,特别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核燃料元件制造业的发展,2007年10月24日,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和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关注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座谈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中核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郝东秦,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公司、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公司等有关人员及《中国核工业报》、《中国核工业》杂志媒体记者共3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与会代表就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的显著成就、目前制约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促进核燃料产业的发展等发表了意见和建议。本刊摘要刊发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7.
邓卫 《中国核工业》2007,(10):30-31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在描述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在核产业链中的重要作用时说,核燃料元件是核事业的"脊梁骨"。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了显著进步,特别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核燃料元件制造业的发展,2007年10月24日,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和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关注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座谈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中核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郝东秦,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公司、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公司等有关人员及《中国核工业报》、《中国核工业》杂志媒体记者共3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与会代表就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的显著成就、目前制约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促进核燃料产业的发展等发表了意见和建议。本刊摘要刊发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8.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在描述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在核产业链中的重要作用时说,核燃料元件是核事业的"脊梁骨"。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了显著进步,特别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核燃料元件制造业的发展,2007年10月24日,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和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关注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座谈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中核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郝东秦,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公司、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公司等有关人员及《中国核工业报》、《中国核工业》杂志媒体记者共3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与会代表就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的显著成就、目前制约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促进核燃料产业的发展等发表了意见和建议。本刊摘要刊发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9.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在描述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在核产业链中的重要作用时说,核燃料元件是核事业的"脊梁骨"。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了显著进步,特别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核燃料元件制造业的发展,2007年10月24日,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和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关注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座谈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中核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郝东秦,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公司、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公司等有关人员及《中国核工业报》、《中国核工业》杂志媒体记者共3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与会代表就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的显著成就、目前制约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促进核燃料产业的发展等发表了意见和建议。本刊摘要刊发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0.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在描述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在核产业链中的重要作用时说,核燃料元件是核事业的"脊梁骨"。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了显著进步,特别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核燃料元件制造业的发展,2007年10月24日,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和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关注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座谈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中核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郝东秦,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公司、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公司等有关人员及《中国核工业报》、《中国核工业》杂志媒体记者共3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与会代表就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的显著成就、目前制约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促进核燃料产业的发展等发表了意见和建议。本刊摘要刊发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1.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在描述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在核产业链中的重要作用时说,核燃料元件是核事业的"脊梁骨"。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了显著进步,特别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核燃料元件制造业的发展,2007年10月24日,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和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关注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座谈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中核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郝东秦,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公司、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公司等有关人员及《中国核工业报》、《中国核工业》杂志媒体记者共3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与会代表就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的显著成就、目前制约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促进核燃料产业的发展等发表了意见和建议。本刊摘要刊发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2.
4月25日,中国工程院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举办“中国可持续发展核电战略研讨”报告会。国内13位院士、专家对“十五”核电发展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性和建设性的思路和建议。本刊选录他们发言的精华(以报告先后排序),目的是扩大其宣传和影响,促进我国核电健康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云峰  吕钢维 《中国核工业》2007,(3):F0002-F0002
3月19—21日,由中国核学会和江苏核电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院士田湾行”活动在田湾核电站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实验原子核物理学家钱绍钧,中国科学院院士、核反应堆工程与安全专家王大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原子核物理和核武器工程专家胡思得,中国科学院院士、核反应堆及核电工程专家欧阳予,中国工程院院士、核反应堆及核电工程专家叶奇蓁,以及清华大学教授马栩泉等参加了“院士田湾行”活动。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的核材料业界,谈到锆产业问题,李冠兴是当之无愧的专家。他是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院士,在我国核电燃料元件、研究堆核燃料元件、靶件和贫铀材料等领域都有突出贡献。他曾担任二〇二厂(现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厂长。现任中国核学会理事长和核材料分会理事长。鉴于此,本刊特别对李院士进行了书面采访,就锆产业的相关宏观规划和中观实施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4月28日,在大家喜笑颜开共同为秦山核电二期3、4号机组扩建开工举杯庆贺的人群中,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远望热火朝天、井井有条的施工现场,似乎沉浸在久远的回忆中,眼角还有些湿润。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秦山核电二期第一任董事长彭士禄。作为核动力工程专家,彭士禄上世纪60年代主持了我国第一艘核潜艇的核动力装置的论证、设计、试验以及运行的全过程。1989~1992年担任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首届董事长,现为中核集团公司顾问。在秦山二核扩建之际,我们采访了彭老,这位秦山二核的“拓荒者”。二期扩建尝到了“以我为主”的甜头“我在…  相似文献   

16.
数字     
4000万千瓦2015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持续增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4月4日在中国科协举办的“联‘核’驱散雾霾.共享蓝天白云”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中提到,我国现有17台机组在运行,装机容量约为1400多万千瓦,预计到2015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可达4000万千瓦。  相似文献   

17.
《中国核工业》2004,(2):64-64
1月5日秦山核电二期工程总设计师叶奇蓁当选为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学部院士。1月8-9日中核建设集团公司2004 年度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穆占英作了题为《做强做大核心业务,提升核心竞争能力,为实现集团公司持续稳定发展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中核集团公司总经理康日新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会议期间,集团公司还与各企业经营者签定了2004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1月10日中核集团公司保密办等6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的核材料业界,谈到锆产业问题,李冠兴是当之无愧的专家。他是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院士,在我国核电燃料元件、研究堆核燃料元件、靶件和贫铀材料等领域都有突出贡献。他曾担任二。二厂(现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厂长.现任中国核学会理事长和核材料分会理事长。  相似文献   

19.
刘述英 《中国核工业》2000,(3):31-33,36
2000年4月25日,中国工程院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主办“中国可持续发展核电战略研讨”工程科技论坛。国内有关院士、教授、研究员、高工、设计师及企业领导者踊跃登坛发表论述。本人聆听了报告,获益匪浅,深受启迪。结合本人长期从事核工程和核电工程的切身实践,谈一点核电发展之我见,与业内人士及政府部门领导共同探讨。一、核电是清洁、安全的能源目前的化石能源,即燃煤、燃油和燃气电厂是世界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20.
马福邦,核反应堆工程专家,1994年当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曾先后任原中国核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助理、核电局局长、中核总总工程师等职,1992~1996年兼任秦山二期董事长,现任中核集团公司顾问。谈及秦山二期的第二届董事会所做的工作,马总说,我们那届董事会主要做了三件大事,三件事对奠定秦山二期的建设基础是至关重要的。第一件事是购买设计软件。这对秦山二期的建设道路以及核电国产化的进展都有很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