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王志良 《经济师》2015,(2):282-283
企业文化是公司治理的灵魂,是企业凝聚力和创新动力的源泉。文章简述了企业文化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内涵,分析了企业文化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和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及弊端,提出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推进公司治理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2.
公司治理文化与会计信息披露互动:理论与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治理制度遵从民主决策和监督原则,公司治理文化的精髓是责任和诚信;会计信息披露是代理人与外部利益相关者沟通的制度安排,客观公正是会计信息披露的价值取向,公司治理文化与会计信息披露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公司治理文化模式取决于企业权力配置格局和治理主体的诚信。案例研究表明,公司治理文化对会计信息披露发挥了主导作用;会计信息披露不仅反映公司治理的结果,体现公司治理文化特征,而且还反作用于公司治理。  相似文献   

3.
企业文化是公司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对公司的内部治理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中华老字号企业文化对公司税收规避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相较于非中华老字号企业,中华老字号企业具有更低的税收规避程度,这表明中华老字号深受其独特企业文化的影响,具有更低的避税意愿。机制检验表明,中华老字号企业文化通过提升管理者社会道德意识及削弱管理者风险偏好两个机制影响公司税收规避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华老字号企业文化与公司税收规避行为之间的负向关系在高管内部晋升、媒体关注度较高、地区市场化程度以及公司内部治理水平较低的公司中更为明显。本文通过考察以企业文化为代表的非正式制度对公司税收规避行为所产生的影响,拓展了企业文化与税收规避等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曹德春 《经济经纬》2006,10(3):92-95
霍夫斯泰德的民族文化维度理论可以帮助我们解释英美、日德、东南亚三种公司治理模式形成的深层次原因。中国的民族文化特征决定了适应中国国情的公司治理模式应是家长式治理模式。由于公司治理背后存在着文化差异,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应注意文化兼容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论公司治理文化与治理制度不同偏好的互补与替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鹰 《现代财经》2006,26(5):37-40
从经济学视角看,公司治理文化具有节约交易费用、节约监督成本和加强对企业各相关方激励的作用。公司治理文化偏好不完备契约,而公司治理制度则偏好完备契约,这决定了两者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是互补与替代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陈维政  胡豪  张勇波 《生产力研究》2005,(10):229-230,236
公司团队治理作为一种被中小企业所广泛采用的治理类型,拥有诸多其他治理类型所不具有的特征。这些特征来源于团队治理企业特定的企业产权关系类型,而这种产权关系类型的建立受到股权分布、企业规模、企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在应用团队治理类型的实践过程中,要注意结合自身实际,扬长避短,切实发挥公司治理的基石作用。  相似文献   

7.
企业制度设计的目标是为了抑制人的自私性,使企业的运行更适应生产社会化的需求。具体到公司治理机制,它的主要目标是解决"两权分离"产生的代理问题,但是影响公司治理的因素也有很多,其中"人文特征"逐渐引起人们重视,美国的公司治理模式在西方国家具有代表性,它深受美国文化的影响,而金融危机的爆发也恰是人性缺陷和美国文化作用的结果。借鉴美国的经验教训,只有对人性和本国文化进行充分考察,才能充分完善中国的公司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公司治理和企业价值的关系,国内外研究已经得到证实,但对公司治理和企业风险的关系研究.还比较少见.文章以100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一个反映和评价公司治理水平的指标体系和企业风险计量模型,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验证公司治理和企业风险的相关性,并就如何通过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来防范风险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企业文化和预算管理的关系可以说是既相互影响,又相互独立。企业文化和预算管理的目的都是促进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的发展,目标都是为了实现企业盈利,使公司能够长远的健康的发展,因此他们都是服务于公司的,是公司治理的一部分。文章就基于企业文化的预算管理框架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公司治理与财务风险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司治理与财务风险控制的关系密切,完善公司治理,切实防范和控制企业财务风险问题,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意义重大。通过对公司治理结构中各要素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公司治理整体与财务风险控制的相互关系,提出为了企业更好实现价值最大化目标,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加强财务风险防范和控制的建议及措施。  相似文献   

11.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重视民族文化的基础作用,借鉴吸收其他民族和企业的优秀文化,有选择地吸收外来的企业文化。企业员工是创建企业文化的主体,要创造各种机会让全体员工参与进来,企业理念要得到员工的理解和认同,转化为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要针对企业发展的具体情况,适时地赋予企业文化新内容,在求新求变中突出个性。  相似文献   

12.
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共享的一组管理理念假设、核心价值观、行为准则和行为模式的体系,它以文化力量推动着组织和企业的长期发展。本文立足实际,调查组织文化的不同难度与国有企业效能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实证论证组织文化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马新力 《现代财经》2008,28(12):3-9
自企业文化的研究在中国兴起以来,各界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众说纷纭,定义各不相同.笔者以为,条件不成熟时不必要强行统一定义,只需探寻其基本特征.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主要有:它是企业长久发展的保证,是凝聚员工人心的基础,是激发员工积极性的激励机制,更能创造使员工愉快工作的环境和气氛.  相似文献   

14.
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的过程,既是对现有管理手段提炼、整合和延伸的过程,也是一种新的文化培育、发展和运用的过程.企业文化也称之为企业文化力,其内容可分为企业家精神、企业目标、企业形象、企业管理和企业环境等五个方面.在企业全面开展风险管理的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应与时俱进,不断融入新的元素和理念.本文认为,将企业风险管理的活动方式及其成果通过精神、制度、行为、物质四个层面、四种形式表现出来,共同构筑成企业风险管理活动的完整文化体系——精神层面的危机文化、制度层面的合和文化、行为层面的攻防文化和物质层面的目标文化,构建适时的风险管理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目前,关于企业创新投资决策的研究对正式制度关注较多,对非正式制度研究较少。检验了作为非正式制度的重商文化如何影响企业创新投入水平,以及重商文化与地区腐败在影响企业创新投入方面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相对于受重商文化影响较弱地区的上市公司,受重商文化影响较强地区的上市公司创新投入水平更高,且这一影响主要发生在非国有企业。同时,受腐败挤出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影响,重商文化对企业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在腐败程度较低的地区更显著。  相似文献   

16.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资本”在现代企业的发展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也得到了来自企业管理层的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以企业文化测量为基础,通过企业文化测量,能够准确把握已有的企业文化,并对企业文化的变革方向做出判断。本文立足于丹尼森企业文化模型,以一股份制商业银行为调查对象,根据其企业性质,预测度结果以及相关访谈,构建其企业文化的综合测评模型,并利用此量表对该银行的企业文化软实力进行评估。在总体情况以及分组统计两个层面对该企业的文化软实力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强改革创新能力和服务客产能力,提升核心文化的凝聚力和推动力等六项企业文化提升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刍议网络文化产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贵平 《现代财经》2008,28(6):85-88
随着我国网络用户的快速发展,网络文化产业正以其自身的发展方式快速进行.本论文从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网络文化产业西强我弱入手,对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发展在贸易逆差、数字化能力较弱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该从理论上加强网络文化产业研究,提高网络文化产业的产品出口、打造网络文化企业规模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企业文化评价方法中数据庞杂、评价效果不能与环境相协调的问题,采用信息沉淀的方法甄选企业文化的影响因素,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应用因子分析的降维思想提取公共因子,设计企业文化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调查众多中国华东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引进的高级管理人才(空降兵)在本企业怎样经历一系列的组织变革、文化变革等活动的阵痛过程,以及这些变革和阵痛如何深刻影响中国华东地区的外企"空降兵"的成长,同时结合管理学的组织和人力资源理论,跨国公司及战略管理理论并运用归纳总结法得出了"空降兵"人才战略在众多外企不同程度地取得了成功,同时也挖掘出了影响"空降兵"成功的几个关键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了相应的"空降兵"的成长和业绩贡献模型。空降兵在一个组织工作6个月以上的话那么他们基本上就认可这家企业,空降兵也将长期工作下去,空降兵的黄金贡献时间也会渐渐展开,从第二年开始可持续5~6年。这些研究对当今外企和国内企业如何改变本企业的相关制度和文化建设来成功实施"空降兵"人才战略促进自己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高阶理论出发,结合注意力基础观和资源基础观,围绕CEO学术经历对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的驱动效应及其具体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与不具备学术经历的CEO相比,具备学术经历的CEO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当CEO在学术经历中取得较高职称、具有工科背景、任职于高层次学术机构时,这种效应更加显著;公司所在地较高的社会信任水平、儒家文化氛围能够增强CEO学术经历对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的提升效应。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具有学术经历的CEO能够在企业绿色创新中发挥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双重作用,并通过提高环境注意力,促进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结论可为企业从高管选聘视角提高绿色创新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