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银行业的集中度、竞争度与银行风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基于1995~2010年125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并利用更具微观基础的Lerner指数衡量银行竞争度,研究了我国银行业集中度、竞争度与银行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银行业集中度和竞争度均与银行风险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一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集中度-脆弱性假说"和"竞争度-脆弱性假说"。研究还发现,银行竞争度并不是导致银行集中度与银行风险正相关的原因。这些结论意味着,我国可以通过放松银行业进入管制来降低银行集中度,从而降低银行风险。同时,由于银行竞争度并不会影响银行集中度与银行风险之间的相关关系,因此即使银行业竞争度上升,也不宜因此而出台加强银行业进入管制的政策。  相似文献   

2.
张大永  张志伟 《金融研究》2019,466(4):111-129
针对文献中有关银行业竞争与效率之间关系的争论,本文采用我国区域性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数据做了进一步的探索。文章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法计算银行效率水平,并利用银保监会发布的银行分支许可证信息构建区域竞争指数,从而考察区域银行业竞争程度对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研究印证了竞争程度的增加可以提高区域性商业银行的效率,但竞争度对农村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更大。结果表明,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中的竞争与效率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过度的竞争会对区域性商业银行的效率造成负面影响。通过对区域性银行跨区经营行为的进一步分析,发现竞争会影响区域性银行跨区经营决策,进而改变其经营效率。具体来讲,当区域性商业银行在银行竞争程度更高的地区设立异地分支机构时,银行效率提高的更多。本文结果对相关文献提供了重要的补充,并为我国区域银行业的发展规划提供了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我国银行业市场势力及其与行业效率之间的关系,分别以我国银行业的成本效率、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为因变量,以市场势力、银行规模、资产配置能力、产权结构、创新程度和稳定性为自变量,构建了三个效率影响因素模型,对市场势力与行业成本效率、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总体水平上,市场势力与成本效率、技术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影响,对规模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中国商业银行市场势力对其效率和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随机边界模型估算了中国商业银行近十年来的成本、利润效率,并分别以勒纳指数和Z指数代表市场势力和稳定性,考察了市场势力对银行经营效率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内地商业银行整体的效率逐年上升,但仍落后于香港的银行;四大商业银行的效率低于中小银行。市场势力与效率呈反向关系,而与稳定性的关系要区别对待:市场势力一方面增加了中小银行和香港银行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四大商业银行和交通银行的经营风险。因此,继续深入金融自由化和银行业改革,恰当地引入一些竞争,会对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的效率和稳定性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银行业市场势力及其与行业效率之间的关系,分别以我国银行业的成本效率、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为因变量,以市场势力、银行规模、资产配置能力、产权结构、创新程度和稳定性为自变量,构建了三个效率影响因素模型,对市场势力与行业成本效率、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总体水平上,市场势力对成本效率、技术效率之间存在显著负的影响,对规模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北京大学数字金融中心编制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结合2011—2018年中国银行业区域性价格竞争指标,探索了数字金融发展对传统商业银行竞争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地区数字金融的发展加剧了当地银行之间的竞争.这种影响主要体现为大型国有银行相对市场势力的集中和股份制银行相对市场势力的下降;数字金融的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对地区银行竞争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东部地区与非东部地区之间数字金融发展对银行竞争的促进作用不存在显著差异.此外,本文还发现数字金融的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聚集效应,而数字金融的空间溢出效应对银行竞争的影响并不明显.本文结论为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补充,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与数字化升级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择2011-2020年中国城市经济数据,利用熵值法构建乡村振兴综合指标,测算赫芬达尔指数度量银行业竞争程度,实证探索银行业竞争对乡村振兴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一是银行业竞争程度提高与乡村振兴呈显著负向关系;二是银行业竞争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具有显著区域异质性,在中西部区域银行业竞争程度减弱促进了乡村振兴,而东部地区相反;三是银行业竞争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呈现显著银行类型异质性,即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市场势力提升、农商银行市场份额降低有利于乡村振兴,而股份制和城市商业银行作用不明显。为充分发挥银行的血液作用,继续深化农村金融和市场改革,发挥不同类型银行的不同优势,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着重帮助乡村振兴薄弱地区打牢自我振兴的基础,建立自我振兴的发展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我国12家商业银行2003-2006年的样本数据,对我国银行业的经济效率和规模效率、市场结构、市场绩效,以及市场结构、效率与绩效三者关系做了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结论是:我国银行业的经济效率和规模效率逐步提高,市场结构状况明显改良,竞争程度加剧;改制上市后的银行绩效显著改善。但是关于银行业的结构、效率与绩效关系的"传统的SCP假说"、"相对市场力量假说"、"X效率结构假说"、"规模效率结构假说"在我国均不成立。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银行微观特征、市场结构和宏观经济环境三个层面对商业银行竞争度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选取我国32家商业银行2003~2014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根据新实证产业组织理论的最新成果,以Lerner指数为银行竞争度的衡量指标,并采用SYS-GMM估计方法以解决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度较低,并且出现了波动下降,没有形成稳定均衡的垄断竞争结构;经营效率、业务多元化程度、资产质量和存款依存度与银行竞争度显著负相关;银行贷款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越低,则商业银行竞争度越高;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差等外部宏观经济因素也会对商业银行竞争度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借鉴Abiad等的研究成果测度中国金融自由化指数,选取2004—2013年我国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采用Cr指数和Z-score度量市场竞争程度与银行风险承担,分析金融自由化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金融自由化指数与银行风险承担呈负相关,支持竞争—稳定性理论,而金融危机的发生对金融自由化指数与银行风险承担影响较为显著。因此,我国应强化金融制度建设、改进金融监管技术、提高银行业的竞争强度和金融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1.
以我国24家商业银行2008—2016年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基于银行规模和银行性质的视角,实证分析了银行规模对多元化经营与不同性质商业银行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多元化经营对商业银行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银行规模对多元化经营与银行绩效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银行性质是影响银行规模调节作用的重要因素,银行规模对国有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与绩效关系分别发挥着正向、负向调节作用,对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反映资本实力和经营风险的控制变量对调节作用的影响存在差别。研究结论可为银行业的经营管理及金融体制改革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银行业市场的竞争度、集中度与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关系,基于Bankscope数据库以及IMF数据库的数据,运用Z得分、赫芬达尔指数(HHI)和经效率调整后的Lerner指数,并引进一系列控制变量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银行业在1997—2012年间的集中度不断下降,从而有助于降低银行体系的风险,实证结论支持竞争稳定性假说和集中脆弱性假说,即银行业竞争度越高,集中度越低,则银行体系的稳定性越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中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货币政策调控、银行市场竞争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行为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验证了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存在性;银行竞争与风险承担行为之间也存在负相关关系。而货币政策与银行竞争的相互作用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并不明显,但其并未改变货币政策、银行竞争单独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进一步验证了货币政策、银行竞争的风险承担渠道的存在。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上市银行特许权价值的自律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特许权价值是银行风险自我约束的重要机制。本文使用托宾Q值衡量了中国14家上市银行的特许权价值,借助面板数据回归分析对银行特许权价值的自律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上市银行特许权价值对反映外部评价的市场风险确实存在着自律效应,但还未对表现为内部风险控制的资本充足率产生显著作用。因国家对银行业提供了全面担保,银行所有制性质对银行风险无显著影响。随着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通过引导商业银行提升特许权价值来激励银行审慎经营并加强内部风险控制,对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银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辛华 《西南金融》2010,(10):57-59
商业银行投资者关系管理是上市银行与资本市场沟通的桥梁。在经历了金融危机,全球金融格局正在发生着深刻变革与重构的时期,我国上市银行投资者关系管理在某种程度上肩负着通过向全球资本市场介绍自身运营、提升全球投资者对我国金融和银行体系市场化运营理解的使命。抓住全球金融和银行业竞争格局变迁的时机,竖立我国上市银行在全球资本市场的竞争地位和价值品牌,增强全球投资者对我国经济、金融改革和商业银行运营的信心,是我国上市银行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应尽之责。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当前货币当局积极探索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路径以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现实需要,以银行微观竞争水平为视角,通过引入"Monti-Kelin"改进模型,利用2004~2017年我国130家中外资银行数据设定模型研究银行市场势力对货币政策银行信贷传导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银行市场势力对我国货币政策银行信贷传导效率的影响存在政策类型差异,并只在数量型下正向显著。且数量型下的银行市场势力影响存在非对称性,小规模、高资本比例、高流动性银行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弹性更好。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我国货币政策的转型和完善传导机制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国际化程度日益加深的过程中,尤其是在目前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的背景下,中国内地的商业银行与台港澳及国际商业银行之间在中国本土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日益激烈。中国内地的商业银行应充分发挥国际化影响银行效率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提升商业银行效率,提高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加强应对金融风暴的能力,并实现商业银行国际化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1996—2005年间美国43家商业银行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商业银行董事会治理的特征及其对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平均而言,商业银行董事会的规模略大于非金融性企业的这一指标,且外部董事的比例较高;董事会规模与银行绩效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倒U型曲线关系,但外部董事的比例对银行绩效的影响不显著;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董事会次级委员会的数量、外部董事拥有的董事席位数均与银行绩效显著负相关;董事会会议频率对当年度银行绩效的影响不显著,但与前一会计年度的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董事持股比例与银行绩效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关系,而总经理任职年限对银行绩效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中国四家大型商业银行的财务数据为基础,建立中国大型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理论模型,研究贷款定价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大型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市场符合寡头垄断模型,贷款收息率与存款付息率和GDP增长率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并受到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以及市场风险度的影响;融资成本对于贷款价格的确定具有重要影响;银行的经营水平和效率直接决定了价格的竞争力和银行可能获得的收益;在整个市场中,贷款风险溢价(模型中的常数项)因素对整个银行业来说基本相同。商业银行应通过提高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来提高定价水平。  相似文献   

20.
王小彩  杨涛 《甘肃金融》2023,(2):9-19+34
本文以连续发布2010—2020年年度报告的54家商业银行和22家银行科技服务商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商业银行与银行科技服务商协同创新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重点研究银行科技服务商对商业银行要素投入、要素产出、经营效率的影响及影响机制,并通过门限回归模型,分析主体特征和制度环境对协同创新实际效果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以2016年金融科技发展为节点,银行科技服务商对银行业劳动力生产要素的影响,经历了从“促进”到“替代”的转变;2016年之后显著促进商业银行增加研发投入,先后提升了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导致技术应用风险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