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2007年1月起率先在沪深上市公司实施新会计准则,2008年1月1日在中央企业执行。在具体准则中,我国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公允价值,公允价值计量正式进入我国现行会计体系,并且在涉及会计要素计量的很多具体准则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公允价值的应用成为我国新会计准则的最大亮点,是我国会计准则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突破。标志着公允价值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相似文献   

2.
公允价值理论上的优越性十分明显,但在我国会计准则中先用、后弃、再用的过程,也表明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确存在可靠性问题,一是公允价值技术本身较难掌握,涉及许多估计、判断和假设;二是容易出现人为操控,制造虚假会计信息,这在我国是有过教训的。但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财政部从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大局出发,在充分考虑经济、法律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在具体准则中使用国际商业语言中的“公允价值”。目前我国已发布的38个具体准则中涉及会计要素计量的有30个准则,其中有17个准则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涉及范围之大是显然的。  相似文献   

3.
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了新会计准则体系(以下简称新准则)在诸多方面实现了新突破,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最为显著。新的准则明确地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并在17个具体会计准则中不同程度地运用了这一计量属性。随着新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广泛运用,我国会计领域中一直以来占统治地位的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已被以历史成本为主并与公允价值等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的计量模式所取代。  相似文献   

4.
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明确地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并在17个具体会计准则中不同程度的运用了这一计量属性。因此认真学习和研究有关公允价值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对更好地应用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了新会计准则体系(以下简称新准则)在诸多方面实现了新突破,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最为显著。新的准则明确地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并在17个具体会计准则中不同程度地运用了这一计量属性。随着新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广泛运用,我国会计领域中一直以来占统治地位的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已被以历史成本为主并与公允价值等  相似文献   

6.
我国最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明确地将公允价值列为五大会计计量属性之一。此外,在38项具体准则中,有18项不同程度的运用了这一计量属性,全面引入公允价值表明我国会计向国际会计趋同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公允价值成为新准则中的一大亮点,其运用现状与前景引起了广泛地关注。  相似文献   

7.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已正式颁布.其中,公允价值运用和计量是新旧会计准则重要变化之一。2007年1月1曰,新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执行。2008年,在国有企业也已基本全面执行;公允价值的计量运用影响比较大。在38项具体准则中,有17项准则涉及到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使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工作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运用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的一个标志,在提高我国会计信息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将从公允价值的含义、本质出发,对公允价值优缺点进行分析.并就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运用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探索公允价值计量的问题,并在20世纪90年代末颁布的部分具体会计准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概念。因为实际运用中频繁出现公司滥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情况,所以在2001年修订的会计准则中基本上取消了公允价值计量。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新修订的39个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38个具体准则。新修订的准则再次把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明确地写进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并在17个具体准则中运用了这一计量属性,这表明我国会计向国际趋同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相似文献   

9.
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应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一基本准则》明确地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并在具体会计准则中不同程度地运用了这一计量属性,这表明我国会计向国际趋同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公允价值的广泛运用,意味  相似文献   

10.
浅析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的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一、公允价值与计量属性会计计量在会计理论和实务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会计本身就是一个计量过程”,“会计计量是会计系统的核心职能”。会计计量本质是履行会计职能的一种确定价值运动量值的技术手段,一般由三个计量要素构成:计量客体、计量属性和计量单位。其中最重要的是计量属性要素。计量属性(MeasurementAttributes)是指被计量对象的可计量的某一方面的特性或外在表现形式,即被计量对象予以数量化的特征或方面。计量对象往往有多种特性,因而可以从多方面加以计量。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1984年12月发布的第5号财务会计概…  相似文献   

11.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又向国际化迈出了一大步。值得关注的是《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四十二条规定了五种会计计量属性,具体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并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第四十三条强调:"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  相似文献   

12.
考虑到会计国际趋同的要求,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一基本准则》明确地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在38个新具体会计准则中有17个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公允价值。根据我国运用公允价值的具体会计准则较多,主要集中在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资产减值、债务重组、企业合并、金融工具等。下面就公允价值法对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的影响作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3.
企业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会计准则是公允价值运用最直接、最相关的会计环境。分析企业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现状并做出改进.以切实推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广泛运用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
2006年财政部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新准则中提出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据不完全统计,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就目前已颁布的38个具体准则中至少有17个准则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回顾过去我们可以发现公允价值的运用在我国经历了"先用后弃,禁而又用"的几个阶段。这次对公  相似文献   

15.
公允价值作为一种新的会计计量属性提出,是我国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的一大显著特征。公允价值谨慎适度的引入,是我国与国际会计准则由“接轨——趋同”的过程,但在具体操作中,公允价值的计量依赖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合理估计,具有较大的弹性,为操纵盈余留下了空间,因此公允价值很有可能被利用成为操纵利润的工具。如何确保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成为新会计准则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公允价值的定义出发,并由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入手,为防止利用公允价值操纵盈余,提出了一些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6.
<正>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可采用历史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重置成本五种计量属性。作为新准则中增加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实际操作中应当在哪些方面加以应用、如何应用是目前讨论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运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园园 《价值工程》2008,27(5):45-47
新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整体上与国际会计准则保持了高度的趋同性,但是也做了审慎的改进。主要从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和会计处理中的具体运用角度比较了我国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运用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并规定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实施。新准则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自此公允价值正式在我国会计实务中应用。本文笔者实际从事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从加强理论研究,构建科学系统的公允价值计量统一框架;规范各计量属性的应用范围,减少上市公司在会计政策上的可选择性;改进确定公允价值的估值技术三个方面,对改进和完善现行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规定提出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广泛采用是我国这次会计准则改革中最大亮点。但是,新准则对公允价值在实务中如何运用仅仅做出原则性规定,这给公允价值的实际运用造成了很大障碍。于是,在实践中,经常混淆会计中所讲的公允价值与评估中所讲的公允价值,笔者通过对会计中公允价值与评估价值、评估中公允价值进行比较分析,期望对会计实践中使用公允价值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际会计准则及美国等一些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会计准则,纷纷将公允价值作为重要甚至是首选的计量属性加以运用,以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明确地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