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从制造业信息化的内涵与分类入手,从信息化意识、基础应用、制造业信息化建设及信息化水平的普及程度方面介绍了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并提出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实施途径,在实施工程体系、技术创新体系、能力提升体系、战略支撑体系方面对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战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该文就加快嘉兴市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调查,分析了嘉兴市制造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嘉兴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王成 《全国商情》2005,(10):72-73
本文从制造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出发,阐述了21世纪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能力的提高,取决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同时对我国制造业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我国制造业现状和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演化过程的基础上,结合制造业发展的变化特征。讨论加强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阐明信息化是提高我国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前提。最后提出利用信息化手段整合多种资源。取得竞争优势和加强信息化环境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我国制造业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作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增长主导部门的制造业与国外同业相比存在着明显差距。因此,我国如何由制造大国进一步“深化”为制造强国,全面提高制造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是当前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笔者提出了“深化”我国制造业的3个战略:信息化战略、产业集约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  相似文献   

6.
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人近日就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制造业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今年上半年的经济统计和分析情况看,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在国际国内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增加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7.
大连作为老工业基地,正在积极打造高端制造业基地,旅顺口区制造业应该顺势而为,利用自身优势,加快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文章阐述了大连旅顺口区高端制造业概况,指出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集群效应不明显、产能过剩、信息化发展较慢、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匹配、缺乏高端专业人才及环保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大连旅顺口区高端制造业应该集群化发展、外向化发展、信息化发展、服务化发展、人才稳定化发展、绿色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由于传统产业量大面广,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应当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制造业占第二产业的80%以上,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因而制造业的优化升级——信息化,就成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环节。我国制造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劳动密集型为主,资本、技术密集型尚待发育,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开发性自主知识产权少;企业组织结构小而散,产业集中度低,规模效益差;管理落后,竞争力薄弱。为此,制造业优化升级的基本方向是:用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使制造业升级向技术密集、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部委通知     
《中国科技投资》2013,(27):11-12
工信部明确八大领域产业关键共性技术 9月16日,工信部印发《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3年)》,确定了优先发展的节能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原材料、装备制造、消费品工业、电子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通信业和信息化与生产性服务业等8大领域,共261项技术。其中,节能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37项、原材料54项、装备制造70项、消费品工业36项、电子制造业25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8项、通信业13项、信息化与生产性服务业8项。  相似文献   

10.
制造业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制造业的发展状况是制约青岛经济的重要因素。青岛作为山东经济的排头兵,要想成为真正的经济推动力,需要对自己的制造业结构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在信息化条件下的制造业发展趋势,本文就青岛制造业的现状、发展中的问题以及在信息化条件下的发展战略做一初步的探索,希望能为后来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市场型产业集群是制造业群体与商业群体的复合体。它以市场供求信息为导向,通过纵向分工和横向工贸协作,促进集群整体规模扩张、绩效改进和产业升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整合力量。商业群体与制造业群体双向正激励共生作用和政府开明的政策引导支持是集群发展的动力机制;市场信息是集群体内企业经营核心、市场定位和合作方式的有力协调者;“贸 中介 工”或“贸工一体化”是集群组织机制;专业市场和资产的同质性为中小企业提供低成本的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12.
工程制图与CAD课程教学改革必要性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的工程制图课程主要讲授二维投影,工程领域也把二维投影作为主要表达方法。但二维投影本身与设计方法事实上是相悖的。三维CAD的发展使得设计可以按照设计本身的规律进行。通过分析三维CAD技术的发展,以及因此而引发的对设计和制造领域的变化,对工程制图课程的影响,提出了高校工程制图课程面临的问题和改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国内大直径焊接钢管的制管现状,从板料的塑性弯曲理论入手,采用数学解析法,对直缝管简折弯成形过程进行了工程理论描述,建立了直缝管筒折弯成形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4.
软件反向工程在信息社会具有重大作用,但我国目前尚未进行专门的软件反向工程立法。从软件反向工程在信息时代的适用、现行著作权法基本法理、我国现有软件保护法律三个角度出发,我国进行软件反向工程专门立法大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超超临界锅炉的技术特点、典型结构、用钢材料和制造监检技术,以便在制造中掌握与执行,有助于检验员更好的从事相关检验工作,确保产品质量的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南京市民精神是"开明开放、诚朴诚信、博爱博雅、创业创新",城市精神是"厚德载物、同进文明".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南京的综合7竞争能力及其经济地位已近增长瓶颈,如何跨越这一瓶颈,则决定于两方面,一是必须清醒地认识自己,重新选择发展战略;二是消除束缚南京比较优势发挥、制约南京经济发展的制度桎梏,寻求南京经济发展的新路径.逐渐将作为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基地的南京改造成为制造技术的研发基地,把南京打造成为具有浓郁古代文明特质的东方信息大港--硅市.  相似文献   

17.
This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perceived difficulty of manufacturing a product influences consumers’ perceptions of the firm’s other products. In three experiments (with 152 participants in Study 1, 86 in Study 2, and 91 in Study 3), participants received information about the quality of a firm’s product and then inferred the quality of another product from the firm. When participants believed that the initial product was relatively more difficult to manufacture than the second product, they inferred that the second product would be high in quality. However, when participants believed that the initial product was relatively easy to manufacture, they inferred that the second product would be low in quality. These effects occurred when perceived difficulty of manufacture was manipulated (Study 2) and occurred regardless of whether both products had dissimilar product benefits (Study 1) or whether brand names were present (Study 3). Allison R. Johnson and Valerie S. Folkes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18.
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建设工程价格机制中,信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工程造价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发布是一项重要工作。本文探讨了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体系,指出了健全我国工程造价信息库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如何面对信息时代就业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时代的到来,新的更复杂的科学技术使世界明不断走向劳动工作机会越来越少的世界,在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中,机器正在迅速取代人的劳动,到21世纪中叶世界经济将接近完全自动化生产,大规模地以机器取代工人的情况将迫使每个国家重新考虑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在很多人缺乏正式工作的情况下,国家如何创造千万人的工作机会,将成为21世纪最为紧迫和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准则的循环经济理念是各行各业制定“十一五”规划的重要指导思想。因此,构建基于循环经济的绿色产业链,即由绿色信息产业、绿色宣教产业构成的软性绿色产业和由绿色资源产业、绿色制造产业、绿色流通产业构成的硬性绿色产业,必然以循环经济为指导,使企业顺应宏观环境的变化,抓住新的商机,大力发展绿色营销,进而促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