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2004年12月16日上午,东莞市行政办事中心一楼主席台大会议厅充满了热烈的研讨氛围,“RFID/EPC技术(无线射频识别/电子产品编码)报告会”在这里隆重举行。本届报告会是华南地区首次由政府部门联合举办的RFID/EPC专题研讨会,对于推动我国RFID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建新 《金卡工程》2005,9(11):59-60
中国科技部高新司张智文博士提出,中国RFID最可能在两个方面首先突破,首先是在行业系统内和企业内部的闭环应用系统;其次是那些能够重复使用的RFID标签. 相较于去年提出的“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和EPC(电子产品编码)离我国企业的实际应用可能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而言,科技部高新司张智文博士在今年的“第三届国际EPC与RFID高层论坛”上提出,中国RFID最可能在两个方面突破,首先是闭环应用系统,比如在企业或行业内部,因为这样的系统更容易控制、制定行业标准,同时RFID应用也会率先在一些对于价格有相当承受能力的应用领域来使用,当价格逐渐下降后,再在其他一些行业普及应用;其次是中国还将着重考虑那些能够重复使用的RFID标签.  相似文献   

3.
2004年12月16日上午,东莞市行政办事中心一楼主席台大会议厅充满了热烈的研讨氛围,"RFID/EPC技术(无线射频识别/电子产品编码)报告会"在这里隆重举行。本届报告会是华南地区首次由政府部门联合举办的RFID/EPC专题研讨会,对于推动我国RFID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2004年12月16日上午,东莞市行政办事中心一楼主席台大会议厅充满了热烈的研讨氛围,"RFID/EPC技术(无线射频识别/电子产品编码)报告会"在这里隆重举行.本届报告会是华南地区首次由政府部门联合举办的RFID/EPC专题研讨会,对于推动我国RFID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梅宏 《金卡工程》2005,9(3):58-59
随着国际RFID技术标准ISO/IEC8000的推广和EPC(产品电子代码)标准的出现、国内业界把关注的焦点从RFID的技术动能转向商业市场。在中国市场上,RFID标准的待确立(频谱未划分)和RFID芯片的高成本两大因素却制约着RFID的大规模应用。  相似文献   

6.
近日,"2004 RFID&EPC与电子供应链高级研讨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圆满落幕.此次由信息产业部经济运行司、中国标准化协会支持,信息产业部包装办公室、中国电子器材总公司主办,中电华夏信息技术研究院、中电会展与信息传播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化协会EPC与物联网应用标准化推进委员会承办的研讨会是官方主导的一次RFID业界盛会,来自信息产业部、中国标准化协会、国家集成电路设计生产力促进中心、法国TAGSYS公司、中国标协EPC推进委员会、Auto-ID中国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BEA系统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和北京维深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等部门和企业的领导和专家就RFID和电子标签的国内标准、技术进展和产品应用等问题发表了精彩的演讲,并且与来自国内外的近百位听众进行了广泛互动.  相似文献   

7.
中国RFID产业如何稳中求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下,无线射频识别(RFID)已成为全球信息产业的热门话题。由于受到国际组织EPC G1obal的全力推动以及国际大企业的应用需求和发展步伐的加快、EPC国际标难正在加紧制定等因素的驱功,RFID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轨道。而业界对我国RFID市场一致看好更是毋庸置疑的。日前,我国首个为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整个供应链提供应用的上海RFID演示中心建成揭幕,这预示着我国RFID产业发展又向前迈出了一步。  相似文献   

8.
梅宏 《金卡工程》2005,9(1):44-44
NCR与麦德龙集团“RFID创新中心”的合作,为NCR创新技术产品实际应用提供了测试的机会。NCR期望把混合型自助结帐系统的RFID相关功能进一步拓展至另一新的阶段,能够在标签上的电子产品编码,即EPC上读取产品信息。  相似文献   

9.
《金卡工程》2008,12(3):12
最近,大型RFID标签制造商William Frick公司将一款新的RFID门禁卡CR80加入共SmartMark门禁管理产品系列。CR80大小如同信用卡,带有UHF EPC Gen2嵌体,识读距离远达12英尺。  相似文献   

10.
沈建苗 《金卡工程》2006,10(5):46-49
第二代(Gen2)EPC是RFID标签的一项新标准,它明确规定了与EPC阅读器兼容的标签和通信协议如何工作。第二代EPC标准由几个主要的RFID用户和厂商开发而成,并通过非赢利性行业组织EPCGlobal来运作。EPCGlobal隶属于UCC/EAN组织,长期以来该组织负责管理全球的条形码及其他标准。  相似文献   

11.
王涛 《金卡工程》2005,9(9):52-53
被业界拥戴为2005年十大策略技术之一的RFID,虽然被不少人认为是炒作,但也不可否认各行业对RFID所能实现的透明化和自动化存在巨大需求。目前,虽然我国在一些企业、团体内部已经开始采用了RFID标签,但由于频谱划分问题尚未最终解决,中国RFID应用市场的成熟尚需时日。反观欧美、日本市场,RFID的应用正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12.
《金卡工程》2005,9(6):27-27
虽然每个国家报称了不同的实施时间表,但大多数郝预计在“2007年或以后”是全面实行该技术的界线。但结合其它的研究结果,RFID/EPC技术的实行可能加速发展,甚至比调查的参与者所预期的更早出现。  相似文献   

13.
屈平 《金卡工程》2007,11(11):48-50
一、我国RFID应用概况及效益 近几年,随着RFID技术的推广应用,中国RFID的市场规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中国的RFID应用主要集中在中低频领域(工作频率小于30MHz),在身份识别、安全门禁、电子购票、交通等领域得到了一定规模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柴小舟 《金卡工程》2006,10(12):57-59
讯宝是注重技术创新的一家公司。我们更注重于应用,讯宝是基于EPCglobal的标准,我们做的就是EPC的标准产品。就RFID来讲,内容很广泛,其实这个技术也并不是很新,它也是有很长的发展历史,为什么今天RFID会这么热,我觉得很多方面的原因是说,我们有了一个标准,  相似文献   

15.
2006年6月,《中国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的发布,标志着RFID的发展和技术应用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尽管如此,相对于我们目前的经济规模,RFID的应用范围还不够广泛,即便是在交通物流产业,RFID应用也仅处于点分布的状态,未能达到面的程度。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阻碍了这一新兴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呢?本文首先简要论述了RFID技术的概念和优势,阐述了RFID技术在供应链中的应用,接着对RFID的技术阻碍和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若干RFID技术的应用方案,以期推动RFID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中子  王亮 《金卡工程》2005,9(5):74-75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实华开凭借电子商务的优势,始终站在中国RFID应用推广的最高处。推动RFID在中国的应用,并成为主导者,已成为实华开的使命。实华开大胆预言:今年是RFID舆论年,明年是集成和培训年,后年才有可能是大规模的应用年。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国际供应链的一个重要环节,迅速推广使用RFID以保持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竞争能力,无疑是整个中国业界需要共同担负的使命。在美国达拉斯举行的第三届RFID全球年会上,中国首次组团参展,并举办了RFID中国专题广场。由于中国目前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以及潜在的市场需求,RFID中国专题也成为本届年会上备受瞩目的部分。业界对中国RFID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中国的RFID标准和中国的RFID市场两方面。  相似文献   

18.
认识RFID     
RFID作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技术之一,目前其开发和应用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内相关产业链还没有形成,现时RFID还没有形成全球统一标准,借鉴以往的经验教训,我国应在制定RFID标准中发挥其重要作用,避免因为使用别人的标准而要支付昂贵的专利费用。  相似文献   

19.
2006年,上海RFID技术应用与产业的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在这一年里,在《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的指引下,在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上海RFID业取得三大突破性成果,发生五大变化.  相似文献   

20.
RFID防碰撞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RFID被誉为是21世纪最有前途的技术之一。但是,由于RFID在应用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碰撞问题,造成了数据读取的不可靠和不正确。近年来,学术界对RFID的碰撞问题作了研究,提出了很多解决RFID碰撞的理论和方法。本文对RFID的防碰撞理论和方法作了研究,并分析比较了这些技术的优缺点,最后给出了RFID的防碰撞理论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