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等院校负债,是高校融资的一个重要渠道,它可以缓解目前存在的高校资金短缺问题,但是,高校负债也存在着一些风险。为此,我们要发挥政府职能,加强对高校负债的监管,并采取增加财政投入、拓宽融资渠道、加强贷款资金的管理等措施来防范高校负债融资风险。  相似文献   

2.
吴蕊 《经济论坛》2007,(21):100-101
一、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可以归结为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方式受限等.边红霞认为,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直接融资渠道受阻严重;内源式融资是企业资本的重要来源;非正式金融是中小企业资金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3.
畅通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对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泽洙 《经济师》2008,(4):211-212
畅通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是一项社会工程。中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问题的解决要以畅通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为落脚点,弄清和找准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的关键所在,进而从企业;银行、政府三方面共同努力,协调配合有效解决中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马小南 《经济师》2007,(10):122-12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高校在校生人数迅速增加,同时其对发展资金的需求日益强烈,而国家财政投入严重不足,致使高校不断拓展融资渠道引发融资风险,尤其是对作为高校主体的公办高校发展性融资风险的讨论成为社会焦点。文章主要从分析公办高校资金来源入手,通过对发展性融资风险的解析,探讨化解发展性融资风险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校债务危机的形成原因及制度“解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校的债务问题,不仅有产权方面的不完善,还有委托-代理关系的先天不足。要逐渐完善高校资产管理的产权界定和责任归属制度,引进一个独立的高校信贷管理委员会,负责高校信贷融资事宜,不断拓宽高校融资多元渠道,进行高校债务的制度解锁。  相似文献   

6.
王清水  江雪梅 《经济师》2008,(10):126-126
建设资金的集成控制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主要从高校建设项目资金的筹集、控制两方面进行了探讨。建设资金的筹集不但包括传统的渠道,还包括融资渠道;建设资金的控制要树立成本意识和风险意识。  相似文献   

7.
我国民营企业融资中存在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民乐  岐晓峰 《生产力研究》2004,(4):109-110,118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融资中遇到和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为融资渠道狭窄和现有融资渠道不畅。与之相适应 ,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对策首先在于政府的积极扶持 ;其次是拓宽民营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 ,疏通民营企业的间接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8.
宫巨宏  王耀军 《现代财经》2004,24(10):32-34,41
高校借款融资,作为我国高校筹集教育经费的补充渠道,近几年来引起了理论及实务界的关注。高校借款融资开辟了“银校合作”的新的路径,对于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与此同时,高校理财应从重视借款理财风险、处理好建设与发展的关系、广开财源、保持规模优势、实行资金滚动借款等方面采取措施增强借款风险的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前,由于各高校园区建设的融资渠道较为单一,高校融资难问题较为普遍。BT模式近年来在国内外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如在高校园区建设中运用BT模式,既解决了高校的建设资金,也降低了融资的风险。本文结合BT模式和高校园区建设的实际,分析了其具体的运作思路,并提出相应的融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金花 《经济研究导刊》2011,(12):83+178-83,17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需要政府投入大量资金。但随着中国高教事业的发展与教育经费严重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政府拨款已不能维持高校自身建设与发展,融资渠道多元化由此产生。就此分析基建融资的现状,提出融资渠道的战略选择原则和不同于常规的战略选择路径。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案例分析发现创新应该包括许多维度,如单纯意义上的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经营方式与理念创新、企业制度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企业关系创新、公共关系及整合能力创新等。而且创新分成多个层次,从技术创新到企业创新,再到整个经济体系的社会创新。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08-2018年我国内地30个省市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创新政策工具及其交互项对创新能力及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①供给型和环境型创新政策均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和创新数量增长,需求型创新政策对创新能力及创新绩效的影响均不显著;②需求型、环境型和供给型创新政策两两交互项能够显著提高基础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并显著增加创新数量,但对创新质量均呈显著负向影响;③需求型与供给型以及需求型与环境型创新政策组合功能呈协同互补性特征,供给型和环境型创新政策组合功能呈竞争性特征;④基础创新能力在创新政策工具对创新质量的影响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技术创新能力在创新政策工具对创新数量的影响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8-2018年我国内地30个省市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创新政策工具及其交互项对创新能力及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①供给型和环境型创新政策均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和创新数量增长,需求型创新政策对创新能力及创新绩效的影响均不显著;②需求型、环境型和供给型创新政策两两交互项能够显著提高基础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并显著增加创新数量,但对创新质量均呈显著负向影响;③需求型与供给型以及需求型与环境型创新政策组合功能呈协同互补性特征,供给型和环境型创新政策组合功能呈竞争性特征;④基础创新能力在创新政策工具对创新质量的影响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技术创新能力在创新政策工具对创新数量的影响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结合组织学习和企业二元式创新理论,探讨成功创新经历对企业未来创新绩效的影响。以2000—2017年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专利数据为基础,研究发现,成功创新经历可以显著提高企业后续专利申请数量。但是依据创新实质和创新幅度将创新分为探索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后,发现企业后续专利申请主要体现在利用式创新方面,不利于企业探索式创新。间接影响因素检验表明,企业间合作研发程度越高,成功创新经历越能够显著提升其后续创新质量,但是路径依赖越强的企业,其后续创新质量越差。从新的视角推进企业成功创新经历研究,就当前关于成功创新经历对后续创新绩效的影响悖论给出解释机制,同时对企业增强创新能力、维持长期竞争优势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I argue that the critical potential of innovation studies can be considerably enhanced by including questions of ethics, both as an object of study and as an aspect of study. I approach this by first reviewing what we understand by ethics, secondly by speculating how two stylized opposing positions in innovation studies-radical epistemology and radical politics-might each treat the question of ethics, and finally by offering a position that is complementary to those whilst not attempting any resolution of their supposed dilemma.  相似文献   

16.
内生创新、本土创新与自主创新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国内学术界对内生创新、本土创新与自主创新三者之间模糊、混淆甚至是混乱的研究现状,本文从理论基础、内涵和内在联系等方面理清这三个概念.基于广泛的文献回顾,我们发现内生创新概念来源于内生增长理论,本土创新概念来源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而自主创新概念则产生于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实践的客观要求;在内涵上,内生创新主要指R&D努力和知识存量,本土创新侧重于产业集聚或产业关联带来的技术外部性,自主创新侧重于国家的创新战略和创新环境等综合影响;从内在联系上看,创新可理解为由企业层面的内生创新、区域与产业层面的本土创新和国家层面的自主创新而构成的复杂系统.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文献综述对朴素式创新的概念定义、特征以及发展模型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梳理和评述,并进一步指出朴素式创新对中国企业创新模式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春红 《现代财经》2002,22(2):16-19
本文分析了当前金融创新的特点及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政策工具、传导机制及政策效果等所产生的影响,提出我国货向 从调控方式、调控范围、作用对象、政策工具等方面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9.
简论技术创新以及非技术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义的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和非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由于其所具备的功效性已被当作创新的代名词。技术创新与非技术创新共同构成了企业创新不可分割的整体:一方面,技术创新和非技术创新的不同因素对企业经营各有不同的功效;另一方面,各种因素适宜的集合将会发挥出整体大于部分的协同的功效。  相似文献   

20.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技术创新逐渐成为新的官员晋升标尺,地方政府的竞争格局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并通过"有形之手"影响企业创新活动.基于2007-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和地级市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地方政府科技支出存在策略互补型竞争,且竞争在2013-2018年、主官处于第二任期、东部地区的样本中更加明显.这表明,创新竞争已成为地方政府之间新的竞争模式.进一步分析发现,政府创新竞争显著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这种激励作用随着企业创新水平的提高呈现出先增长后减弱的倒U型特征.机制检验结果则表明,政府围绕科技创新展开竞争会提高企业创新补贴、税收优惠和地区产业集聚水平,从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改善企业创新环境,从而推动企业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