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一、我国企业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我国国企改革的历程和现状。从1979—1992年,我国开始授权国有企业“放权让利”,推行承包制和转换经营机制、股份制试点,给企业松绑。1985年,政府在10个领域增加企业的决策权,这对生产和操作的权力从政府到企业的转移,起到了刺激作用。但因未解决产权问题,企业经营机制难以从根本上转换。1992年党的十四大关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1993年11月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强调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国有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法人主体。1997年党的十五大上指出“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1998年起,国务院制订国企的三年脱困目标,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都是对我国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的有益探索。经过这20多年的国有经济调整改造,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相似文献   

3.
“现代企业制度”这一概念在我国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90年代,1993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了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要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企业制度相接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十几年来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确实是在沿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迈进。但从这十几年改革的实际成果来看,虽然成效显著,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地显现出来,离预想中良好的企业运营机制还有相当距离,突出的表现就是企业的自主经营意识仍然较差,经营效益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究其原因,除了适宜企业顺利运行的良好外部市场机制尚未充分建立起来之外,更主要的是企业自身的所有者与经营者还没有对“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形成完整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4.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要把企业推向市场,让企业在市场中竞争。有竞争,就会出现优胜劣汰,企业破产正是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目前,随着各地企业改制的大规模展开,部分企业借改制之机宣布破产以逃避债务,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保障亟需关注。按破产清算程序,债权人的清偿在清算费用、支付企业职工欠付款项之后的第三顺序,  相似文献   

5.
丁艳 《中国金融》2007,(9):27-29
考虑到银行破产的现实可能性和强烈的负外部性,各国法律都赋予了银行监管机构从破产预防、破产重整到破产清算一系列程序中充分的权力。但是我国尚未建立系统性的银行破产法律制度,也没有对银行监管机构在破产程序各个阶段的定位加以明确而充分的界定。2006年8月通过的《企业破产法》对金融机构破产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同时考虑到金融机构的特殊性,明确授权国务院另行制定实施办法。因此,如何尽快制定专门适用于银行破产的行政法规或规章并对监管机构在其中的定位加以合理界定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7.
姚红 《中国金融》2007,(20):31-33
担保物权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民事法律制度。为适应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我国在1986年制定的《民法通则》中,首先对担保问题作了原则规定,在保障交易安全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1995年,我国制定了《担保法》,实施十几年来,对于促进资金融通和商品流通,保障债权实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作为银行竞争的退出机制,银行破产曾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经济和金融的正常运行。为此,商业银行破产法律制度成为银行业健康发展所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与国外商业银行破产的成熟立法相比较,我国商业银行破产法律制度存在着存款保险、信息披露、破产预防、破产域外效力、破产责任等几方面的结构性缺陷。并且,现行处理银行危机的方式也存在诸多弊端,以行政手段替代法律法规不仅不能消除系统风险,而且扭曲了市场机制;用国家信用为银行信用担保,不仅效率低下,而且破坏了竞争规则。因此,当前行之有效的解决银行破产理论和实际障碍的方法是单独制定一部《商业银行破产法》。  相似文献   

9.
陈华  翟坤 《金融会计》2011,(6):60-64
长期以来,金融业都被看成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政府监管者、金融机构、投资者、储户等都认为金融机构不能破产,否则会引发挤兑,影响社会稳定等。随着金融市场竞争主体逐渐增多,金融机构低效、道德风险等问题日益突出,建立一个完善的破产退出机制被提上日程。然而金融机构破产退出不同于一般企业,如果不能妥善的处理好金融机构的破产退出,有可能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甚至可能引发经济危机乃至国家危机。本文在金融危机视角下对欧盟金融机构破产机制进行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资产评估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既是资产评估行业自身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资产评估行业顺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产权制度要求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1.
从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再到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再到今天,我国改革开放已经历时近30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我国的税制改革也在不断的探索中走向完善,特别是1994年的税制改革,其影响甚为深远。  相似文献   

12.
一、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定调分税制改革 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澄清了长期困扰人们思想的若干重大理论问题。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有一段专门论述财税体制改革,总计800多字,  相似文献   

13.
舒雄 《金融会计》2009,(8):14-20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和银行结算制度改革的深化,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建立起了以汇票、本票、支票和信用卡“三票一卡”为主体的新的结算制度,允许票据在经济主体之间使用和流通。尤其是我国在90年代初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票据得到了普遍的推广和广泛的运用。近年来,票据的使用规模日益扩大。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企业职工劳动违纪惩戒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是由国务院1982年颁布实施的《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确立的。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这一法律制度虽然为严肃企业劳动纪律、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在计划经济理念指导下设计出来的法律制度日益显露出其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与协调的一面。本文在反思现行制度弊端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5.
朱红 《中国金融》2007,(9):24-26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以下简称《企业破产法》)已由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于2006年8月27日通过,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企业破产法》作为我国规范企业破产程序的一项基本性法律,在我国企业立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它的出台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企业和其他市场主体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以下简称《企业破产法(试行)》相比,《企业破产法》有几项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6.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实现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赖以顺利逆行的基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现就笔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相关问题的思考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7.
刘俊海 《中国金融》2005,(22):48-50
2005年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两部法律将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8.
19.
王敏 《财政研究资料》2007,(16):44-48,F0003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近年来成为社会各界的热门话题,特别是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建立统一规范的劳动力市场的任务目标后,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和研究逐步深入,以下是对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进行的梳理和总结。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现行财政监督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建国后.我国的财政监督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到现在基本上奠定了财政监督机制的雏形。但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和国外财政监督先进制度比较。我国财政监督无论是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相差甚远,缺乏权威性、及时性、有效性。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