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情结”弥漫朝野在近来日本为“军国主义”招魂的种种行动中,最令我们不安的是其对台湾的“关切”。人们还记得,日本曾对台湾进行过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其间,在台湾强制推行了“皇民化运动”,逼迫台湾人民采用日本生活方式,讲日本话、吃日本饭、穿日式服装、用日本名字,妄图借此泯没台湾人民的中国民族性,培养出一批日本侵略者的“忠臣良民”,使台湾永远成为其对华侵略的后方基地。今天,一些日本人仍有着浓厚的“台湾情结”,妄  相似文献   

2.
日本人的撒豆节日本时令也和中国一样,一年分四个节气、每一个季节变换的前一天称“节分”,每一个节气来到的那一天,便称“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至今,只剩“立春”还受到重视。其中最盛大的活动便是“撒豆节”了。日本人每年一到“立春”时节、便会...  相似文献   

3.
对华直接投资与日本产业空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瑞平 《中国外资》2003,(10):66-68
<正> 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与日本经济的长期萧条为背景,一股严重妨碍中日关系正常发展的“中国威胁论”正在日本各界不断蔓延。这一“中国威胁论”在日本已有多种版本,其中之一认定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持续增长,日本产业向中国大陆的大批转移,是导致或加剧日本国内产业空心化的主要因素。而本文分析将表明,这种版本的“中国威胁论”是  相似文献   

4.
日本的u-Japan和"无所不在信息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一天 《金卡工程》2005,9(9):31-33
本文阐述了ubiquitous(无所不在)和“无所不在信息社会(Ubiqitous Information Society)”的概念:回顾了21世纪以来,日本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发展过程;研究了日本近年推出的“u-Japan”战略,以及日本的“无所不在信息社会”,介绍了日本在2004年信息通信领域的重点研究开发项目。这些对于我国继续推进信息化的发展,造就一个“u-China”,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圣智 《金融研究》1997,(11):66-69
日本版金融“大爆炸”述评(下)———从“大爆炸”看战后日本金融体制的成败高圣智日本型金融体制在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中功不可没,但是,随着日本内外环境的变化,其金融体制的负面作用日趋显著,以致成为泡沫经济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泡沫经济的产生和崩溃给日本经...  相似文献   

6.
一、日本的房地产泡沫事件 继荷兰的“郁金香事件”、“洋水仙事件”,英国的“南海公司事件”和美国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的经济泡沫之后,日本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出现了房地产泡沫。日本的房地产泡沫的形成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原因,并且泡沫给日本经济造成沉重打击。  相似文献   

7.
日本房地产泡沫时代的税制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日本的房地产泡沫事件继荷兰的“郁金香事件”、“洋水仙事件”,英国的“南海公司事件”和美国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的经济泡沫之后,日本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出现了房地产泡沫。日本的房地产泡沫的形成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原因,并且泡沫给日本经济造成沉重打击。(  相似文献   

8.
战后,日本经济经历了“复兴”、“高速增长”、“稳定增长”三个时期。在这三个时期里,日本所面临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资金不足。对这一问题,日本主要是依靠挖掘国内资金来解决的。如1956—1970年间,日本的总固定资本投资中的96.5%是依靠国内解决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媒科技》2010,(4):116-116
中国经济总体规模在2009年末已经持平甚至超越日本,但与此同时,中国经济也初现“日本病”症状,无论经济的对外依赖度还是资产价格,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然而,还不能说中国经济已经陷入“日本病”,而且,中国也完全可以杜绝“日本病”,这是因为有两个根本因素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10.
《时代金融》2013,(6):57-57
据日本《产经新闻》5月19日报道.近期日本科学家发现可以利用三文鱼的鱼白有效提取稀土,使得日本对扩大稀土来源充满期待。当天又有日本研究小组称在印度洋首次发现“浓度是中国大陆稀土矿数倍”的海底稀土矿。日本通过积极找矿和发展稀土提取技术,提高资源再利用率,取得一定成效。报道特别强调,利用技术手段是日本稀土资源“确保供应安全”和“摆脱中国依赖”的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11.
图说     
日本“抢饭碗”日本大学生专场招聘会人满为患,就业形势严峻。 “我是艾滋病患者”最近,合肥市大学生志愿者扮成“艾滋病患者”,请求路人给一个拥抱,希望为艾滋病患者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2.
2月23日公布的日本央行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日本中央银行正严重关注高财政赤字问题。日本货币政策委员会认为日本财政状况“严霞”,并表示“在实施财政和货币政策时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持市场信心”正变得更为重要。金融危机以来,日益庞大的财政赤字困扰着日本经济,已经到了“绑架”的地步,这也使得其他有类似症状的国家倍感“齿寒”。  相似文献   

13.
《证券导刊》2014,(28):8-8
日本外相和内阁官房长官8日和9日分别就中国媒体的一张地图表示要向中方“抗议”。中国媒体近日以“日本又想打仗了”为标题刊登一组报道,其中包括一幅日本地图,该图在广岛和长崎市的位置上画了两个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日本高官表示,这样做“伤害了原子弹爆炸受害者及其遗属的感情”。  相似文献   

14.
一个被日三奉为“算神”的中国人江志伟日本民间把每年8月8日定为“算盘节”,人们在这一天都要抬着大算盘和被他们尊奉为“算神”者的画像上街游行、集会纪念。这位被日本奉为“算神”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中国人安徽屯溪的明代著名珠算宗师程大位。程大位何许人也?日本...  相似文献   

15.
有人曾形象地把最近一时期以来主要是由于美元贬值而引起的日元升值比喻为“美国打喷嚏,日本感冒”,那么日本“感冒”,亚洲如何? 自80年代以来,在日元升值的压力下,日本中小企业早已纷纷迁往海外。至今,日本制造业海外生产的比例已达70%,而且日本对亚洲制造业直接投资的增长快于对欧洲和北美。日本的金融  相似文献   

16.
"走出黑暗隧道"的日本银行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涌  杨梅 《银行家》2004,(7):96-100
2004年日本银行业终于顺利度过了“三月危机”,他们在黑暗中看到了复兴的曙光。日本媒体引用银行家的话称银行业已经“走出黑暗隧道”。  相似文献   

17.
会务简讯     
一、8月15日本会举行学术报告会,请本会理事、上海市财政局会计事务管理处副处长徐治怀作“关于当前会计法贯彻执行中的几个问题”的报告。 二、8月24日本会“涉外会计专题研究组”一整天进行第二次研究活动,会议内容: “讨论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报表及有关涉外经济事宜。” 三、8月26日本会“会计电算化研究组”进行第四次活动;上午参观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一段时间,在关于人民币汇率的讨论中频繁提到“广场协议”。本文简要介绍了“广场协议”,结合在此前后的日本经济发展史,认为当时的日元升值是日本经济长期快速增长的必然结果,“广场协议”只是顺应市场内在要求的一个政策反映,而非升值的根本原因。日元升值虽然对日本出口、国内投资规模等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同时对于当时日本产业结构提升、海外资源控制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日元升值有害论”缺乏足够证据。  相似文献   

19.
一向被看成是对孩子“寓教于乐”的动画片,如今正被中日韩等东亚国家提升到国家经济“软实力”的竞争层面,且正在形成自己的规模和独特的发展模式。日本已是“世界第一动漫大国”,韩国也是全球动漫界的“老三”。当动漫在日本和韩国正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时,作为后起之秀的中国动漫业也加快了发展的步伐,在2010年的日本东京国际动漫展上的闪亮表现令日美同行倍感“震惊”。  相似文献   

20.
1971年10月,日本第一银行和劝业银行合并,诞生了日本最大的银行——第一劝业银行。这样两家大银行的合并,在日本银行合并史上是仅见的,被评论家们称为“金融界的壮举”,日本金融史上“划时期的事件”。第一银行是日本历史上的第一家银行,1873年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