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财务会计》2003,(8):55-56
地处甘肃榆中县城关镇的北关村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全县屈指可数的富裕村之一。现任村会计豆桂珊在这一平凡的岗位上,已经默默耕耘了28个春秋,北关村点点滴滴的变化,无不凝聚着他的心血和汗水。1973年,刚刚高中毕业的豆桂珊,就被村党支部、村委会选送参加了全县农村会计培训班,之后,村会计这副沉甸甸的担子便落在了他稚嫩的肩头。当时,村集体经济非常薄弱,村级负债达20余万元,财务管理极为混乱。面对这一情况,他没有退缩,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找前任留下来的原始资料,一头扎进村里,整理堆积如山的“纸片“。会计账目,他逐笔逐项进行清理;…  相似文献   

2.
会计亦诗人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人的年龄.随着日月轮回而递增,这是客观规律,谁也无法抗拒和阻挡。我嘛,一眨眼就从一个黑发人变为了白发人。如今,由于并村的缘故,又从一个村(即原小村)主办会计变成了财务工作人员。但我依然管着原小村的7个自然村、200户农户的“经济往来”账目,村民们仍然敬称我为“村会计”。  相似文献   

3.
近日,笔下乡调研时发现,在村党支部活动室里各种制度牌挂满了墙,但当就其中一项制度的内容问村干部一个简单的问题时,一个个哑口无言。由此可见,制度“上墙”了,但还远远没有“上心”。  相似文献   

4.
河西镇经管站老会计马传列,在正式退休前一个月,站里请他站好“最后一班岗”,安排他到奔富村清理村办蛋厂账务。他的到来受到村党支部书记、蛋厂厂长牛为民的“热情”接待。午餐时,不仅没有用酒,围在4个小菜之中,最贵的一盘盐鸭蛋也只有4个,已被一分为二,正好切成8个半片,不言自明,一桌8人,每人半片而已。就是这餐“见面饭”,让老马会计喜滋滋吃出一个“难得,难得”的好印象,他为这“勤俭办厂”的传统作风所感染。  相似文献   

5.
从去年开始,我镇建立了“村级财务服务中心”,目的是规范财务管理,从根本上改变财务混乱现状,压缩非生产性支出。从运作上看,弊病还是很多。首先,出纳员逢每月底都将账目交至“中心”,一个会计要处理八九个村的收支单据,范围过大,不便于为所属村服务。二是“中心”人员由于工作忙,很难到所属村去一次,从不参加村的相关会议,不了解有关经济及财务上的决定,只在办公室管报销、记账,对一些账目根本无法核实真伪,特别是有很多账目因多种原因造成几个月或隔年再结算一次的现象。三是大量的会计事项仍留在村,需要配备其他村干部协…  相似文献   

6.
2007年7月的一天,镇里的一位村会计要退休,镇领导要我组织为其办理交接手续。这位老会计在我1996年参加工作时就担任村会计,算起来在一起工作也有11年了,现在老会计要退休了,心里真有点失落。在新建的村委会办公室里。我默默地帮着他清理着交接资料。其实,账目、各类文件、档案,老会计已经一一交代清楚,  相似文献   

7.
最近,我们在审核村级财务账目时发现:有的村会计在日常记账工作中不但没有月计,而且没有累许;还有的村把第一张账页都记满了,第二页连续接着记,根本没有“过次页”和“承前页”这两项标记。笔者认为,正确的方法是:  相似文献   

8.
农村基层的村级主办会计,是发展、巩固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参谋,是料理、管好村民财务账目及现金支配的“内当家”。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作为一名村会计,坚持原则,把握分寸,自始至终做到洁身自好,树立高大形象,这样,会计干工作、办事情,就会得到村干部的支持和村民的拥护,这对当好会计有一定的好处。  相似文献   

9.
我毕业后分配到镇农经站工作。每到村会计集中办公那几天,我都会忙得不可开交。开始是盖审讫章,然后是会计业务的指导,最后,还要帮助村会计调平账目。一会儿这个让帮他打打算盘,一会儿那个又让帮他装订凭证。有时为给会计讲一笔业务的具体核算,累得我口干舌燥,为帮会计调平账目,我们常常嘴里念着数,手中拨打着算盘,一直忙到天黑。时间长了累得手臂发酸,但心底却是美滋滋的甜。我就在这清脆的算盘声中与会计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镇经管站有3名人员,我是最年轻的,同事们经常亲切地喊我“老牛”,叫我“小兄弟”,说我像孺子…  相似文献   

10.
村会计刘叔     
他迈着坚实的步伐,走过了人生的62个春秋。无情的岁月,在他消瘦的脸上刻出深深的皱纹,他就是我们村的老会计———刘叔。提起刘叔,村里的人无人不知,没人不晓。在村民的印象中,刘叔是一位和蔼可亲,任劳任怨的好会计。从我记事时起,刘叔就是我们村的会计。他在会计岗位上一干就是39年。他工作认真负责,所记账目清清楚楚,从不贪占、挪用集体一分钱,2000年,刘叔的女儿考上大学,急需一笔钱用作学费,刘叔为此事特别着急,这么多的钱去哪借呀?有的朋友说:“你的工资都存在村里,先借点应急用吧。”刘叔听后直摇头,连说:…  相似文献   

11.
在“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江西瑞金市沙洲坝镇,有一口闻名世界的水井——“红井”,它是共产党人坚持群众路线,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见证。在“红井”旁边有一个两千多人的小村落——洁源村,村里有一位“履历复杂”的干部,他从村农技员、广播员、民兵连长、团支书,一直干到村党支部副书记、村主任,2008年11月,他全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相似文献   

12.
为了加强农村财务监督和管理,按照财务制度钱账分离的要求,村级可设专职会计和出纳员,“管账不管钱,管钱不管账”,应该说,这个办法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通过盘查村级资金情况发现,个别村会计所记账目与出纳员保管资金往往不一致,这里面涉及到二者的业务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3.
詹玉平 《中国改革》2003,(12):48-49
当前,一些地方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为管好村级财务,防止村干部不把钱用在刀刃上,防止他们贪污腐败,以权谋私,花钱大手大脚和铺张浪费等行为,责令村里把所有资金及账目都交到乡(镇)经营管理站管理,实行所谓“村账乡管”。其具体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一种是村里所有的资金、账目都上交给乡镇的农经站和信用社管理,村里若需花钱,得事先由村委会和村党支部拿出预算,再报经乡镇农经站审核、批准。另一种是实行“三权分立”,即资金的使用权、管理权、审批权分开:村里用钱但不允许存钱、管钱,村里存钱过多或不将多余的钱交存于乡镇,将按贪污论处。…  相似文献   

14.
达会计走了。带着他一生的清白 ,匆匆地走了!2000年元月18日 ,是湖北省随州市均川镇徐嘴村人们难忘的日子。这一天 ,村会计徐仁达走完了五十九年的人生旅程 ,留给村民的是数不尽的思念。集体的账 ,一点儿也不能马虎村里姓徐的是大姓 ,为避免混淆 ,大家都爱喊徐仁达为“达会计” ,亲切 ,响亮 ,上口。达会计经常对村民小组的会计或出纳说 :“集体的账目 ,一点不能马虎 ,错一个数字也不行。”村组干部们说 :“只要是达会计经手的账目 ,你就放一百个心。”村民们说 :“达会计算的账 ,我们认。”1958年 ,17岁的徐仁达走马上任 ,当上…  相似文献   

15.
1971年秋,高中毕业后我当上了民办教师,这是一份在当地人眼中羡慕不已的工作。1973年秋天,一个偶然机会,家乡所在村村干部、村民代表正为村里找不到一名村会计围在村办公室会议桌前犯愁,当我到村办事路过时被村老支书叫住了:“钱老师,真不好意思,村里文化人少,你能回村里当会计吗?”“可以呀!”我不假思索就爽快地答应了。没想到,这一承诺使我在农经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30多年。我先后当过村会计8年,乡农经员3年,乡镇农经助理、站长近20年。  相似文献   

16.
今年7月22日,爸爸光荣地从他干了20年会计的岗位上退了下来,乡党委决定由我来接任爸爸的工作。消息传开,村民们围拢过来,对爸爸说:“老会计,我们真舍不得让您离岗啊!”此情此景引起了我的深思:爸爸一个普普通通的村会计,是用什么赢得了众人的信任和爱戴呢?如今我重任在肩,该怎么做才能不负众望呢?乡经管站的同志给我和爸爸办完了账目接交手续后,爸爸严肃认真地把他做了20年村会计的“三件宝”送给了我。第一件宝是管住自己。爸爸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当大家的理财人要像自己小家过日子一个样,处处要节约开支。时刻管住自己的嘴,不能…  相似文献   

17.
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明确规定了“其它支出”科目的开支范围,即在经营支出、管理费和福利费以外的盘亏、罚款、利息、租金等属于其它支出。正常情况下,其它支出的发生额比较小,占各项支出总额的比重也很小。然而,近几年来,在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账目的“其它支出”账户上比较  相似文献   

18.
立足源头管村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省安福县针对农村存在财务管理混乱,影响稳定发展的现象,对村级财务管理进行了体制改革。于1994年率先对全县所辖的256个村会计账目全部建立了“村账乡(镇)管”的新机制,经过近10年来的运作,该项工作运行平稳,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村级财务公布贵在“实”村级实行财务公开能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达到"账目清、人心稳"的目的。但是,据了解有些村在财务公布前人为做手脚,虽然定期公布了账目,但却在关键问题上想方设法逃避群众的监督,在群众中影响很坏。一是公布账目不真实。一些村公布账目时,对...  相似文献   

20.
他走过了人生的很多路,他历经了基层的风风雨雨,他仅仅只是一个中学毕业生。曾任过小学教师,后从事村级会计、文书、村长和村党支部书记,在村级一干就是17个春秋,近年来,他临危受命,把一个社会矛盾突出,不安定因素隐患较大的村治理得有条有理,并成为全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排头兵。他就是祥云县禾甸镇检村党支部书记罗士仁。检村是一个白族聚居的村委会。距县城25公里,民风淳朴,全村下辖10个村民小组,有1765户,总人口6551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