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探讨了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调适措施.要注重素质提高,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提高自身技能,增强就业竞争能力;积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择业心态.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探讨了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调适措施。要注重素质提高,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提高自身技能,增强就业竞争能力;积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择业心态。  相似文献   

3.
建立新形势下贫困生就业体系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就业是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贫困生作为大学生就业大军中的弱势群体,由于其群体的特殊性而会面临更多的就业压力。为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完善资助体系。加强指导和服务工作,开展就业培训;贫困大学生也要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择业能力。  相似文献   

4.
李杉  多杰  杨占辉 《新西部(上)》2009,(5):113-114,110
2008年是西藏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第三年,"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供需见面"的就业机制在西藏各地区得到了深入贯彻,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为此,要积极培养和发展毕业生就业市场;要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学校要建立全员参与、全程指导的就业指导模式;要鼓励、促进大学生创业.  相似文献   

5.
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是备受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其产生的原因呈现出多样性,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就要有针对性.一方面,高校要重视调整教育结构,对大学生实行全程的就业指导;另一方面,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职业道德观,主动择业.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以及成因,提出了化解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对策,一是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以适应社会需求;二是高校应该优化专业设置,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三是政府要加大统筹大学生就业政策宣传和优惠政策落实的力度.  相似文献   

7.
分析当前大学生择业意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及学生自身四个方面提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功效,健全区域结构合理的大学生就业长效机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改革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用人单位应树立"重能力,轻文凭"的用人机制,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学生应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努力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要从两方面着手.学校方面应该加强就业机制建设,做好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就业保障;学生方面要做好自身职业规划,提升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9.
白艳 《新西部(上)》2013,(10):116+112
本文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以及成因,提出了化解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对策,一是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以适应社会需求;二是高校应该优化专业设置,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三是政府要加大统筹大学生就业政策宣传和优惠政策落实的力度。  相似文献   

10.
面对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政府应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发挥主导作用;高校应围绕大学生就业深化各项体制改革;大学毕业生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企业应发掘和利用大学生的优势和潜力,将大学生作为企业的资源来使用和爱护.  相似文献   

11.
科学系统地研究创业、择业、再教育三轨并行就业服务体系,更新创新创业理念,能有效凝练专业特色,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大学生就业幸福感. 化工是一门大学科,包含了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生物化工、材料科学、制药工程等.现阶段化工类大学生入职门槛低、就业渠道宽,但也存在诸多突出问题,如学生入企就职积极性不高、不适应倒班制度、自主创业愿望不强烈、更换入职岗位频繁等.这些都严重地影响到化学化工类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创业意识培养.本课题以高校化工类大学毕业生就业为研究对象,对化工类毕业学生就业进行调研分析,总结国内外所取得的经验和做法,依据国情和专业行情,建立行之有效的“创业一择业一再教育”三轨并行就业服务体系.该体系拟从强化创新创业的培养模式、择业体系的突破、再教育模式的优化、反馈机制的长治久效等方面探讨三轨并行体系构建与运行.科学系统地研究创业、择业、再教育三轨并行就业服务体系,更新创新创业理念,能有效凝练专业特色,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大学生就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及就业能力作了概述,探讨了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及职业规划能力的措施。认为,在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方面,要注重主体意识教育,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公民教育中的集体教育,提升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在提高职业规划能力方面,要明确职业定位,弥补自身不足;加强心理辅导,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发挥媒体作用,营造透明的就业环境;注重职业规划教育,开设与职业规划相关的课程内容;加强职业规划研究,构建职业生涯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就业难,农科大学生就业更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促进农科大学生就业,需要各方面配合努力:政府职能部门加强政策指导和宏观调控;农业高等院校要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农科大学生自身要转变就业观念,提高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4.
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是备受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其产生的原因呈现出多样性,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就要有针对性。一方面,高校要重视调整教育结构,对大学生实行全程的就业指导;另一方面,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职业道德观,主动择业。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择业就业面临诸多问题,社会各界对此给予很多的关注.高职学生在择业就业的观念、心理、角色认同和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自我调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学校问题社会化的重要体现.形成这种现象是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原因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要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政府方面要采取政策措施;高校应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全面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及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阐述了强化职业学校学生就业能力重要性的基础上,从六个方面探讨了强化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要通过军训提高组织纪律性;通过公益劳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思想品质;培养学生一专多能的素质;支持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组织学生苦练基本功,增强就业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8.
朱震杰 《黑河学刊》2011,(10):186-189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就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使大学生就业选择举步维艰,产生了诸多困惑。就业困惑是大学生较为普遍的心理障碍之一,及时跟踪调研大学生就业心理变化,分析根源、探索应对策略,对于帮助他们消解心理压力,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择业竞争能力,使之正确面对就业、创业和择业现实,成为人格健全、社会适应性强的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才,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邵瑜 《发展》2009,(4):92-93
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变得日趋严峻,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是人才市场供求不平衡;二是高校塑造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不足;三是大学生就业存在一定的制度障碍;四是大学生就业观念陈旧。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完善就业市场,拓畏就业渠道;其次,深化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再次,建立和完善就业工作体制和机制;最后,大学生要更新观念,不断培养自身的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对策;提高困难学生本身的素质和求职能力;引导学生树立合理的择业观念;加大帮困力度,为困难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