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何忠礼 《杭州研究》2010,(2):146-153
自汉高祖刘邦倡言“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后,其说多为汉、唐以来许多帝王所继承。他们所谓的“共治”,只是将士大夫作自己的统治工具而已,因此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只有到了宋代,士大夫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才空前高涨,使“共治”走出了以往“牧民”的范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以范仲俺为首,包括姚坦、吕端、包拯、韩琦、文天祥等人在内的一大批士大夫,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范仲淹为官清正,志向远大,自他踏上仕途的一天起,无论身处朝廷或地方,为了国家和百姓的利益,可谓敢说敢做,奋不顾身。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言辞,就是“共治”思想的最好体现。宋代封建帝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所以做得较好,从统治者方面来说,由于推行“重文抑武”的国策和实施十分严密的统治手段,他们不仅重视士大夫的作用,而且也敢于放手让士大夫参与政治,实现“共治”。从士大夫方面来说,一是不讲门第的宋代科举制度,使大批才能卓越的贫困士人脱颖而出,极大地笼络了士心;二是宋代士人深受儒家忠君爱国思想的熏陶,增强了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三是当时比较宽松的政治环境,为士大夫参与“共治”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张元干南渡以后的词风既受到社会动荡的影响,同时又具有作者独特个性,是二者共同作用的产物。民族的灾难唤醒了词人心底强烈的爱国之情,但由于朝廷的不抵抗政策,使他的报国之志得不到施展,所以其后期词经常写到英雄才略受到压抑的苦闷与不平,其词风转向了苏轼开启的士大夫在词中言志的一派。  相似文献   

3.
竹缕文心     
<正>中国是产竹的大国,更是竹文化的大国,竹在中国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竹在传统文化中被视为君子的象征,因此和士大夫形成密切的关系,随着明中期文房雅玩鉴藏之风兴起,竹雕得到迅速发展,有许多士大夫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竹雕创作。在知识阶层的参与和带动下成为集中体现中国近古文人审美好尚的综合。艺术竹雕在民间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竹雕成为一道瑰丽奇特的风景,凸显出传统工艺美术领域中文人艺术理念的影响和高度,是具有纯美术和工艺美术双重性的造型艺术品种,既与各种类工艺雕刻在形式和技法上密切联系又深受文  相似文献   

4.
佛教在传入中国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中国化过程,而这个中国化的过程又是佛教一步步被社会化的过程。在宋代,士大夫们参禅学佛,非常兴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士大夫禅学。从士大夫禅学的发展及特征可以看出,宋代佛教在唐代佛教发展的基础上,朝社会化的方向发展,向社会各阶层传播,引导人们实现心灵超越与社会参与的统一,从而陶冶了个体和群体的审美观念,丰富了儒道的理性思维;同时,也在与儒道的融摄互补中,进一步完善了自己的理论。  相似文献   

5.
安史之乱后,张巡未有与其他一些地方太守、县令那样被吓得手足无措、望风而降,而是统合兵马,对抗叛军。其流芳千古的战役便是睢阳之战,在坚守城池的危难中,面临着忠君殉国与杀妾飨军的伦理困境。一方面,古代封建士大夫的殉国尽忠是普遍意识准则与伦理责任,是“义”之所在;另一方面,对于杀害同胞用来充饥是有悖于正统儒学上的“仁”。对此,张巡选择了前者,这在当今又可以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伦理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正>闻了这些香气,我远眺北方,我看见七山充满着精选的甘松、香树、樟树和胡椒树。接着我登上这山的山顶了望,在大地的极东方,天使带我越过了Erythraean之海和Zotiel这个地方。——《以诺克书》印度匙叶甘松和中国甘松甘松香(Nardostachys jatamansi)在传统的香方中,无论是贵族阶层的宫中香和衙香,还是士大夫阶层的文人香或医家用香,都可以找到其身影,如此高的使用频率,  相似文献   

7.
以周密、刘辰翁、王沂孙、张炎、蒋捷等为代表的遗民词人,生当江山易主的亡国时代(宋末元初),大都是出身显赫而洁身自好的贵族雅士,有忧国之心而无复国之胆,其词多表现亡国前后士大夫无可奈何的哀伤心理,使艺术呈现出雅化的趋势.只要认真研究,就会发现这种词人心理、艺术趋势与宋代理学的血缘关系.  相似文献   

8.
北宋士大夫有着浓郁的山水情怀.山水不仅陶冶着北宋士大夫的性情,抚慰他们痛苦的心灵,同时也启迪着他们的心智,使他们重新思考着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最终形成超脱通达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9.
宋代士大夫文人以天下为己任,“重文轻武”。他们积极努力,期望能实现政治宏图。但是,由于时代的原因及现实的残酷,宋代士大夫文人,大多仕途坎坷,命运多舛。很多宋代士大夫文人有过被贬的经历,壮志难酬,经历种种磨难,谁悲失路之人,无限伤感的悲伤情绪尽诉诸于笔端。  相似文献   

10.
<正>《荣斋随笔》共分两册,"风雅颂篇"和"文博篇"。以当代文人之情怀与文字,写当代文人之逸事与风物,竟能写出汉魏样风骨,民国般故事,当是《荣斋随笔.风雅颂》之精粹所在。而将古董生活化,恢复传统文化与士大夫的生活情状,是《荣斋随笔.文博篇》有别于古往今来所有收藏类书籍的最大亮点。"文博篇"作者自序:"雅"实在是一种最为高贵的概念或情状。  相似文献   

11.
正洮砚是我国四大名砚之一。它与广东的端砚,安徽的歙砚,山西的澄泥砚齐名,成名于唐代,有"洮州石贵双照壁,端溪歙州无此色。"之美。自此洮砚与端砚、歙砚并称名砚延续至今,为历代文人士大夫所钟爱。历经1300多年的沧桑岁月,洮砚的形制功能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正在发生着巨大改变。唐宋时期的洮砚在实用的前提下,兼顾石质和  相似文献   

12.
张静 《西部大开发》2013,(9):122-123
中国的香文化,从五六千年前延续至今。香,高贵而朴实、氤氲而缭绕、玄妙而深邃,它调和身心,妙用无穷……每个时期的用香习俗都在随着时代发生转变。古人,惜香如金,爱香成癖。今人,品香藏香,其乐融融。古代文人士大夫修养身心、追求雅致生活,与现代人崇尚"养生之道"有异曲同工之妙。沉香素有"百香之首"的美誉,集治病、闻香、把玩、收藏于一身,它既是一种精英文化,同时又是一种大众文化。一般来说,沉香主要用于做原料入药和焚香,还有稀少的用于把玩件、香道、雕刻作品等收藏,而今这种稀缺资源的价值被更多人所了解,它无疑成为业界争相竞购的青睐之物。  相似文献   

13.
明代中叶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有关商业与商人的观念发生了转变,以商业为"本业"是其代表。事实上,明代的"本业"观涉及百姓、国家与士大夫等多个层次。从百姓的立场出发,"本业"首先代表了生计,不必与"业"严加区分;在国家的立场上,"本业"主要指农业,或者与"游手"针锋相对;士大夫则将"本业"视为求道的手段。其中,前两者较多地沿袭了传统观念,后者则在明中后期发生明显转变,读书与求道不再是完全对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该文探讨了中唐以后,文人写意山水画对古典园林营构的影响,对文人园林设计"以画入园,因画成景"的传统进行了阐释.写意山水画中"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所蕴舍的禅境,同样成为士大夫文人在造园过程中所着意追求的意境.出于禅意的"小中见大",在画中,在园林中,都成为中国人独特的以有限表达无限的艺术法则.这种禅境的追求,影响了文人园林从山水园林向都市园林的演进,也体现在"一拳代山,一勺代水"的园林设计手法中.  相似文献   

15.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世称闻名天下第一记,这是庆历六年(1046)范仲淹谪官邓州(今河南邓州市)时,应远在千里之外的好友滕宗谅之请,为重修的岳阳楼(在今湖南岳阳市)所作的一篇“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千年以降,“楼记”中所开创的精神境界成了官僚士大夫们的一面镜子,成了历代优秀知识分子所景仰法师的精神大典,成了我中华传统化中最为光彩夺目的民族至宝,雄绝唱。  相似文献   

16.
以带束腰,垂其余以为饰,谓之绅,士大夫所服;士者,男子之大号,士者,事也,任事之称也。绅士,几千年来赋予了男士最高的荣誉。绅士,是一种文化品牌,更是一种品牌文化,他的内涵被不断地延伸和升华,这就是北京绅士服装(集团)有限公司及所生产的“绅士”牌衬衫。绅士集团经历了一次次的伟大变革,而每一次伟大变革都是那样的坚决彻底,那样的日新月异。凡是民族的,都是世界的。“绅士”正以独到的理念,超前的思维,崭新的姿态和前所未有的活力,以民族文化为根本,发展自主民族品牌,引领时代新潮流,这就是新世纪的新绅士。  相似文献   

17.
苏金花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2(4):128-134,176
累世同居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种家庭形式,其最基本的特点是同居、共财、合爨。累世同居现象,自汉以来,历经各朝有所发展,不同的历史时期,累世大家庭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汉代以儒士及豪强地主家庭为代表;魏晋南北朝以门阀士族家庭为典型;隋唐则以世家大族和官僚士大夫家庭为主;宋明以后耕读传家的地主阶层中出现了大量数世同居现象。但终古代之世,这种家庭模式在整个社会中没有成为普遍现象,没有成为占社会主导地位的家庭模式。这种家庭模式之所以不能普遍化,主要在于其产生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8.
徐伟 《新西部(上)》2007,(7X):146-147
该文探讨了中唐以后,文人写意山水画对古典园林营构的影响,对文人园林设计“以画入园,因画成景”的传统进行了阐释。写意山水画中“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所蕴含的禅境,同样成为士大夫文人在造园过程中所着意追求的意境。出于禅意的“小中见大”,在画中,在园林中,都成为中国人独特的以有限表达无限的艺术法则。这种禅境的追求,影响了文人园林从山水园林向都市园林的演进,也体现在“一拳代山,一勺代水”的园林设计手法中。  相似文献   

19.
《重庆与世界》2015,(12):74-77
中国传统山水画大多展示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世界,而在近现代画坛里,齐白石是绕不开的一座山峰,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在今年的中国文化遗产日6月13日举办的齐白石特展,就是呈现白石老人丰富多彩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20.
宋代社会文风兴盛, 由于科举制的发展加之士大夫的提倡, 有部分女子有机会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她们喜爱读书, 阅读的书籍内容也十分广泛. 虽然宋代女性主要通过家庭接受教育, 但她们通过阅读, 提高了自己认识世界的能力, 同时也促进了宋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