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陈晓熊 《浙江经济》2022,(12):50-51
<正>墨家“兼相爱、交相利”的核心理念对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墨家以“兼相爱、交相利”为核心理念,提出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等系列政治主张,蕴涵着丰富的共同富裕思想,对当前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墨子理财思想的现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子是春秋战国之际的著名思想家,出身于小生产者阶层,主张兼爱、节用、尚贤、尚用、非攻、非命等,生活俭朴,注重实践,强调纪律,富有牺牲精神,在先秦诸子中是最接近平民的.  相似文献   

3.
李永坤 《魅力中国》2014,(16):347-347
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界的巨匠,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以“兼爱,非攻”为核心的系统理论,其思想给当时的社会带来影响巨大,孟子赞誉墨子曰:“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墨子反对穷奢极欲的行为,提出“节用”思想。中共中央政治局在2013年10月29日的会议指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本文试析墨子的“节用”思想及其对于党的党风廉政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与儒家并称显学的墨家的创始人,他从下层劳动者的角度出发,反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乱、攻伐,而主张兼爱、非攻、节用、尚贤。墨子的这些主张也反应到了他的人口思想上,虽然其有着重视人口增长、关心下层人民疾苦的积极意义。由于其思想中的功利性主张太过浓厚而导致其人口思想也显现出了诸多时代的局限性,其中包括人口增值论建立在把人当作繁殖的工具、提倡早婚而忽视对妇女身体的影响、主张节用而忽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提倡薄葬、兼爱而导致的人际间基本关系的僵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墨家曹是与儒家齐名的显学,其思想蕴含着发人深省的哲理。从观念、政治和制度层面分别对墨家所倡导的兼爱、非攻与尚贤的理念作哲学上的反思,不仅有利于我国的国计民生,而且有助于我们成为“摩顶放踵利天下”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6.
墨子经济思想浅析范淑存“兼爱”是墨子思想的精要所在,这一思想代表当时劳动者的利益,即代表“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缘于“兼爱”的墨子经济思想,在先秦独树一帜,极富特色,其核心是“爱利百姓”,“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它在中国经济思想史占有重要地位,不...  相似文献   

7.
赵西亚 《改革与开放》2016,(12):122-123
面对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现状,孔子和墨子都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孔子主张恢复周礼,而墨子反对铺张浪费,提出了一系列节制礼仪的思想。"非乐"思想便是其中一个重要思想。大兴礼乐一方面违背了墨子的功利主义思想,另一方面也与社会现实相矛盾。  相似文献   

8.
墨子作为平民阶层的代表,平民的视角成就了他思想的高度,他提出了兼爱无别充满平民色彩的政治观点。兼爱思想体现了小农生产者对当时现状改善的强烈的愿望。虽然墨子所构想的社会理念没有被当时的统治阶层所采纳,但是它对我们现代调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调和作用。而兼爱思想中所暗含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挖掘和弘扬。  相似文献   

9.
墨子德育思想的核心是“兼爱”与“相利”。这些思想与儒家思想有着明显的区别,在当代大学生品质养成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在教育方法方面,墨子的实践示范方法和环境渗透的管理方法也很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墨家的管理思想以“兼爱”为伦理基础,以“尚贤”为指导原则,以“贵义”为社会目标,破除贵贱、亲疏的等级观念,力求构建一个公平合理、节约、效能的古代理想社会。虽然墨家管理思想立足于先秦社会,以政治管理为职志,但企业管理与政治管理有相通之处。如果能对墨家管理思想进行创造性诠释,对现代企业管理无疑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现代企业管理根本是人的管理,以人为本,知人善任,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效能,实现人的价值,进而实现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墨子《非乐》的核心观点即"为乐非也",他注意到音乐对于政治的影响,认为音乐兴盛和政治清明成反比,墨子提出非乐问题的出发点,是对当时统治者奢侈腐败行为的强烈不满和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墨子关于国家的职能和国家管理机构的设置、国家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入手,探讨了墨子关于国家观的基本主张。墨子的国家观虽然带有空想色彩,但其首创性启迪了后代思想家,他提出的“尚贤”和“君民通约”的观点对后世争取平民权利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墨子设定了人们生活的外在标准,这些标准来自于"意志之天",这是墨子所创立的"人格神",墨子也是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他的天人二分世界观。墨子推崇"天志"、"明鬼"的意义就在于为他的学说寻找一个外在的依据,这样便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墨子借用上天和鬼神为人民的生活制定了标准,来教化民众要兼相爱,交相利,非攻止战,实现天下大同。墨子讲非命,其根本精神是要人人做自己的主人,反对命运。"强力从事",强调人们应该为自己去争取幸福,不要安于现状。这些思想都高扬了人的主观能动精神,体现了天人二分思想。  相似文献   

14.
孔子的"仁爱"与墨子的"兼爱"都内含了丰富的担当精神。在担当的次序和程度上,孔子主张"别",墨子提倡"兼";在担当的目的上,孔子以"义"合"仁",墨子由"利"得"爱"。同时,"仁爱"与"兼爱"的担当精神也有相通之处,如都遵循推己及人的逻辑理路,都推崇公利至上的道德标准。  相似文献   

15.
蔡彬彬  贾玉萍 《魅力中国》2013,(19):331-331
本文通过对《墨子》一书提出的兼爱、义、利、侠精神的阐述并分析其自身在利益和道理之前的站位。来对墨家道德思想进行深入发掘,从中找到社会工作本土化伦理思想建设可借鉴之路。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认为儒、墨两家均主张"爱人",儒家提出"仁者爱人"之思想;墨家倡导"兼爱人人"之理想,二者区别在于仁是有差等的,兼是无差等的。"儒、墨"爱人"思想的当代价值:即调节人际关系,推动社会和谐;构建道德体系,助推民族复兴。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观点认为,墨于与老子一样,都对文艺持否定、排斥的态度。《荀子》书中“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1】的论调,则道出了墨子文学思想的实用性和功利性。这显然与孔子所提倡的文章宜“文质彬彬”的文学主流思想背道而驰。《墨子》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记录,可看作反映墨子言论、思想的主要作品。因此近代对《墨子》一书文艺思想的论调多有偏颇,认为其全面否定美和艺术的社会价值。笔者通过熟读《墨子》一书,认为《墨子》一书拥有丰富的文艺思想,并没有全面否定文学和艺术的存在价值。本文试图从《墨子》一书中墨子对文学的论述来探讨和梳理其文艺思想。  相似文献   

18.
关于墨子,《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有这样的记载:“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日并孔子时,或日在其后。”墨子名翟,是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一般认为他比孔子所处的年代稍晚一点。相传他是宋国人,但后来长期居住在鲁国。墨子出身小手工业者,他自称“贱人”,据说他精通手工技艺,可以和当时有名的巧匠鲁班相媲美。他早年曾“学儒者之业,爱孔子之术”,但他自己虽学孔儒,却“以为儒者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帮故背周道而用复政”,所以他便另立新说,聚徒讲学,创立一个与儒家对立的墨家学派,自己也成为…  相似文献   

19.
系统理论可以应用到思想领域,用业探讨使人的内心和谐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个人应该通过修身使内心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于政府,政府也要“修身”。政府应当坚持“无为而治”,以“无我”的心态,行“无为”之事,按照社会的客观规律,引导社会走向和谐。  相似文献   

20.
自然法思想虽然兴盛于西方,但中国古代先秦诸子中老子的“道”、墨子的“天志”、孔子与孟子的“礼”、慎到的“天道观”思想中均有自然法思想,只是更显一种碎化的特质,且由于其具有革命性的特质而注定了后世必为强大的王权所抛弃的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