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通过对旧的形而上学自然观的批判,建立了以实践为基础的人化自然观,系统地论述了人与自然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把人对自然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人化的自然"是对马克思在巴黎手稿时期自然观的集中概括,其中已包含了许多具有新世界观性质的思想要素,但在总体上这一论断尚未摆脱人本主义的影响;"历史的自然"是对马克思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集中表述;从"人化的自然"到"历史的自然"是马克思总体思想变革的重要环节,把现实的自然界理解为历史的产物,马克思才会到物质生产活动中去寻找理解历史的基本线索,从而揭示出人类历史发展基本规律形成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3.
纵观中西文化,不难发现中西传统自然观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国的传统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思想;而西方传统自然观认为大自然是由人类支配的,可以随意掠夺。从这两种自然观可以看出,中华文化中宝贵的自然环保思想对今天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海潮 《魅力中国》2012,(29):27-27
大学校园有其特有的教育职能,即反应学校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的价值取向等。良好的校园景观会感染在校师生,督促其为之奋斗,所以,体现大学的精神在整个大学校园景观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现代大学校园建设存在的问题,以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为例,阐述大学校园建设原本有的人文价值与人文品格、性质或特征可以通过对校园整体规划、建筑、环境与自然加以亲和得以实现这一道理,了解自然观如何在大学校区建设中合理有效利用,为新时期大学校园景观建设提出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随着环境问题的恶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研究对象的变迁,自然日益成为一个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马克思的自然观更成为学界近年来研讨的对象。作为马克思自然观重要来源之一的费尔巴哈自然观,也逐渐被纳入研究者的视野。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自然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哲学基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自然观的本质规定;而发展的持续性原则、平等性原则及协调性原则正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自然观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7.
赖华先 《老区建设》2014,(20):41-45
文章从中国文象思维的理论角度重塑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自然理性"的理论体系。从本体论方面阐述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观念"是一种"自然理性";并从先秦文献中的"自然理性"(道)的量化分析来进行印证。文章第三部分阐述了自然理性的交往原则,主要有等级秩序、德、法三种。第四部分比较分析了自然理性的思维表达方式,指出中国文象思维是一种描述性的思维表达方式,而西方逻辑思维是一种陈述性的思维表达方式。并分析了自然理性的修辞手法,主要有象征(取象)、比喻(譬喻)、拟人(比拟)、类比(连类)等。  相似文献   

8.
中西方不同的地域、民族造就了中西方风格迥异的自然观。中国致力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形成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西方则强调人在自然中的主导地位,崇尚自然要为人所用,最终形成了"天人相分"的自然观。虽然中西方自然观有所不同,但是二者观点的本原皆来自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界。对于中西方自然观存在的差异,必须建立在生态自然观的基础上,以生态自然观为理论切入点,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9.
叶琛 《重庆与世界》2012,(1):63-64,71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通过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研读,提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根基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现实实践的观点,并且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针对当前的中国生态现状,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0.
"美丽中国"目标的提出,不仅展现了中国执政党的问题意识和责任感,更彰显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唯物主义立场和现实感。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看:首先,"美丽中国"体现和坚持了自然的先在性,表达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理念。其次,"美丽中国"遵循了现实自然的属人性,是人的实践介入才使自然呈现出现在的面貌,我们应该对此负责,做到不欠新帐、多还旧帐。同时,把自然当作"人的无机的身体"和"人的精神的无机界",不仅要从人自身发展的角度去保护自然,还应该从审美的角度去规划自然,增加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最后,"美丽中国"建设要意识到"人和自然的统一"具有社会历史性,环境保护离不开制度建设,它还与人本身的历史发展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1.
绿色发展是我国进入新时代之后提出的重要发展观点,旨在确保我国可以实现社会的永续发展,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同样存在着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因此在新时期对于绿色发展观要与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相结合,用以指导我国社会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  相似文献   

12.
早期不同的自然条件,造就了东西方传统自然观的特殊性。文章认为二者存在着“天人合一”与“天人分离”、顺应自然与战胜自然、德性主体和知性主体的差异。这为我们掌握正确的自然观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哲学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创造性继承和发展,其中包含有丰富的自然观思想。由于当时各方面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他的自然观哲学思想并不完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思想统称为科学生态文明观。从毛泽东自然观到科学生态文明观大致经历了理念和实践三大方面的转变,可以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促成这三大转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王名扬 《黑河学刊》2010,(8):23-24,26
儒家"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经过先秦、汉代学者们的阐述到程颢演变成"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自然观。程颢的仁学自然观不仅将仁爱的思想外推至自身以外的人,尤为可贵的是,他将仁爱的思想外推至外物,对当代生态伦理向美德向度延伸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恩格斯的自然观是其对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及其协调途径的阐述,对于促进当代人与自然关系的健康发展、如何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出现的生态问题,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就是重点详细阐述恩格斯的自然观,并通过对自然观的剖析,论述解决我国生态问题的相关方法和对策,从而加快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步伐。  相似文献   

16.
华兹华斯的自然观与庄子的自然观既具有统一性,又具有差异性.统一性主要体现于对自然的观点、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思考以及自由与自然之间的必然关系.而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他们所倡导的追求自由的方式上有所不同.华兹华斯认为,追求自由必然要回归自然,而儿童的灵魂最接近自然,所以儿童是回归自然的媒介.而庄子认为,追求自由的重点在于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的道法自然.  相似文献   

17.
在我们享受着工业文明为我们带来的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我们也十分遗憾的看到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已经遭受到了极大的破坏,生态危机日益严重.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真正导致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原因是当代人在实践的过程中遇到的新的问题已经不能在原有的关系理论中找到合理的答案.生态文明理论是对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继承和发展.学习与探讨马克思唯物主义自然观对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资本逻辑下,机械自然观占据了主流,造成了人和自然被双重的状态,其哲学之源在于近代哲学的主客二元对立,其现实之源则是资本逻辑的历史运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这种自然观进行了历史的批判,并提出了在“自由自觉的劳动”的基础上实现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历史统一的自然观。尽管马克思的“人化自然”是当代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资源,但却不仅仅是伦理召唤,而是更具有内在整体视域,更加注重在批判和重塑社会制度的历史实践中重构人与自然的历史性统一。  相似文献   

19.
江山 《魅力中国》2011,(5):53-53
生态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是人与环境关系恶化的结果,产生之后在改善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上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其先天的自然观、阶级性缺陷决定必须对其进行哲学上的导入才能真正的发展生态下的经济。  相似文献   

20.
董晓迎 《魅力中国》2010,(35):311-311
具有两千历史的佛教,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可以为解决当代生态危机提供精神资源。缘起论是佛教生态观的哲学基础,整体论和无我论是它的基本特征,自然观、生命观、理想观是它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