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2月28日召开的“全省农技推广植保农药管理工作会议”上获悉,为了切实提高我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我省将重点推广十五项农业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2.
四川是个农业大省,增加农民收入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从农民增收的因素来年,归根结底要依靠农业技术进步。本认为,创建一个集农业科研、农技推广、农业技术市场于一体的农业技术供求体系,是加快农业技术进步、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3.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强调"农业科技创新",对理顺和完善农技推广服务体制、机制提出了明确要求。就基层而言,如何加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笔者认为,要大力推行"树型"模式,积极探索多元化路径,着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树根——农业科研院所,供给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这是基础。目前我国的农业科技一方面是创新成果供应不足,类似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等重大科技成果多年少见。50%以上的生猪、蛋肉鸡、奶牛  相似文献   

4.
国家农技推广体系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体,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中做出了重要历史贡献。同时,新形势下农技推广体系面对农民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需求出现了一些不适应,如何走出困境、重塑辉煌成为当前农技推广体系必须面对的问题。笔者认为,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不会仅仅通过机构增减与职能的调整就能迎刃而解,而提高服务水平才是农技推广体系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仄凌 《浙江林业》2009,(1):26-27
近年来,我省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农技推广人员以服务“三农”为己任,紧紧围绕发展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为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为鼓励先进,省人民政府最近对一批成绩突出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农技推广人员进行了授奖。从本期开始,我们将对全省林业系统获“2007年度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奖”者陆续进行宣传介绍,树立榜样,倡导扎实工作、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精神,进一步促进我省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加快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正>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健全农技推广机制,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培育了一批科技型农业企业和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大力推行绿色生产,发展循环农业,粮食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服务。促进了全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近年来,泰兴市在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创新中先行一步,按照“引导农民调、指导农民种,帮助农民销,促进农民富”的工作思路,大力推广“三个三分之一”,积极进行改革创新,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我省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就是要大力推广泰兴农技推广部门创造的“三三制”经验,切实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的科技开发式服务,提高农民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从而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探索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在农业科技创新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的农技推广体系虽然不断地进行着改革和完善,但农技推广服务方式单一、手段落后、针对性不强的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农业发展目标发生重大转变后,农技推广工作仍然把农民看作是农业技术服务的被动接受者,而对农民技术需求的特点与变化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同时也是接受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主体。2006-2007年,我们对杭州市农民进行了一次大范围的科技需求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农民科技素质、农技推广渠道、农业政策和农技成本支出、农业科技信息、科技致富与农技服务、农民科技培训、基层农技人员的看法等七个方面进行了调研和分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阶段杭州农民的科技素质、科技需求以及其所期待的社会化农技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10.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贯彻实施“科技兴农”和“科技兴国”战略的重要载体。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农技推广体系,推进农技推广事业的发展,是增强农业后劲,繁荣农村经济,实现“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重要保证,也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在农业进入新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加强和改进农技推广教育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技推广教育是传授农业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科技化素质的职业技术教育,它对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经济繁荣和农民收入增加具有巨大作用。然而,近些年来忽视农技推广教育现象不断出现,必须迅速扭转这种局面。加强和改进农技推广教育要讲究对策。一是要重新正确认识农技推广教育意义和含义;二是要充分明确农技推广教育特点;三是要严格遵循农技推广教育的教学原则;四是要全面掌握农民学习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2.
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业科技创新是建设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有效载体和根本,建立健全农技推广体系既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又有利于实现现代农业,更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保障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富裕的先决条件和重要基础。本研究在对沈阳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基本情况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农技推广服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摸索出适合当地实际的农技推广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3.
增加农民收入的科技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指出科技进步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在农民增收依靠科技进步的过程中,只有通过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增加农业技术的有效供给、培育和形成农户采用新技术的内在需求机制、运用市场机制发展农技推广队伍以及积极改善和形成良好的外部环境等途径,才能使农民增收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转道上来。  相似文献   

14.
2007年以来,陕西省宝鸡市农业部门注重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中的引领作用,通过农技人员领办合作社、为合作社成员提供手把手服务等多种方式,促进了农业技术的有效推广。在农技人员的直接参与下,合作社逐渐成为当地农技推广、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浙江省湖州市以与浙江大学合作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为契机,全面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创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创立农技推广联盟,创办农民学院,着力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结合,加速农业成果转化,加快新型农民培养,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2011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198.4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5381元,比上年增长15.8%。  相似文献   

16.
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在培训和指导农户,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通过走访和座谈,调查组发现,随着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方式的变化,乡镇农技推广工作正面临四方面挑战。 一是农民获取信息渠道多元化。随着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农民获取新技术的渠道越来越多,热线电话、网络、电视、农资经销商等信息渠道逐渐成为农民获取新技术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17.
粮食生产事关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遥当前河津市粮食生产存在着经营主体科技素质较低尧基层农技服务力量薄弱尧种粮比较效益偏低尧经营模式比较落后尧农业保险政策尚不完善等问题遥据此提出加强粮食生产的建议院一是加大农业项目扶持力度袁不断挖掘粮食单产潜力曰二是逐步完善土地流转程序袁适度推进农业规模经营曰三是尽快完善农业保险政策袁确实保证种粮农民利益曰四是加强农技服务体系建设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曰五是扶持粮食加工龙头企业袁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遥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全省农业系统落实开展争创群众满意的窗口服务单位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进一步推动全省农技推广机构深入开展农技推广服务,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推动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入场入社,加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省农委决定围绕省级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省级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及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实施,以"彰显农技推广魅力,展示为农服务新貌"为主  相似文献   

19.
《江苏农村经济》2014,(1):54-56
<正>1988年毕业于盐城农校的洪芳,自从走出校门便从事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在农技推广岗位,一干就是25个年头。20多年来,她始终坚持把帮助农民增收放在工作的首位,刻苦钻研,大胆创新,全力组织推广普及应用农业科技新措施,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做出显著贡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农作物病虫害是农业生产的重大灾害,严重威胁农业生产安全,作为一名植保科技工作者,她不论腊月寒冬,还是炎夏烈日,坚持走村串户,  相似文献   

20.
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在农业服务中的作用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农业社会化服务 ,是新形势下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举措 ,是贯彻落实十六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实际步骤 ,是实现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客观要求。一、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在社会化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农技推广体系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作为农技推广体系的最基础单位 ,长期以来在实用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和指导农业信息、农民培训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和扶持下 ,我省已基本形成了以省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龙头 ,以县级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