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在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地统计学方法及生态经济学价值量评估方法估算了广西斯道拉恩索公司两个原料林基地桉树人工林不同树种有机碳储量及其价值。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3种树种单位面积土壤有机碳储量平均值由大到小排列为:桉树(36.38 t/hm~2)马尾松(35.02 t/hm~2)杉木(33.37 t/hm~2),结果与其他学者利用样地调查方法估算的结果相一致;研究区森林土壤有机碳总储量为7.03×10~5t,总固碳价值为842.61亿元;3种树种单位面积价值量由大到小排列为:桉树(436.52万元/hm~2)马尾松(420.28万元/hm~2)杉木(400.47万元/hm~2)。  相似文献   

2.
根据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和中国林业统计年鉴,按照国家正式颁布的《生态系统评估: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及联合国SEEA-EEA推荐的生态产值核算方法,对2013—2018年我国森林碳汇生产总值进行了核算,并与第八、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碳汇监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013—2018年,我国森林碳储量、碳汇量呈增长态势,碳储量年均增长3.58%,碳汇量年均增长14.95%。在价值核算上,2013年我国森林碳储量价值为8044.24亿元,2018年为8824.20亿元,年均增长1.87%。2013年、2018年森林碳汇价值量分别为142.23亿元和272.06亿元,2018年森林碳汇价值约占林业总产值的0.34%。按相关研究提供的投入产出完全消耗系数计算的2018年森林碳汇生产总值为141.47亿元~152.35亿元,约占2018年我国GDP总量的0.015%~0.017%。研究表明,2013—2018年,我国森林碳汇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呈下降态势,但森林碳储量、碳汇实物量呈增长态势。研究认为,建立统一的GEP核算标准体系、减小森林生态系统的中间消耗、提高森林...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野外调查数据,通过影子价格法、碳税法对黄河源区原生草地碳储量及严重退化草地碳储量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黄河源区原生草甸碳储量为1248.17g/m2,固碳价值0.27RMB/m2,严重退化草甸碳储量423.84 g/m2,固碳价值0.09 RMB/m2,原生灌丛碳储量为1359.54 g/m2,固碳价值0.28 RMB/m2,严重退化灌丛碳储量为1088.17g/m2,固碳价值0.22RMB/m2,其理论价值:黄河源区草甸碳储量是影响植被碳储量的重要因子,应用价值:固碳价值为研究区生态补偿标准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主要介绍了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释氧功能及经济价值评估方法,并以中国第三个"国家森林城市"长沙市为实证分析,计算了长沙市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固碳和释氧功能的经济价值分别约为27.12亿元/a和10.61亿元/a,固碳释氧总价值约为37.73亿元/a,最后做了进一步分析与对比。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舟山群岛为研究区,综合多种地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使用InVEST模型对海岛生态系统提供的碳储量、土壤保持、水源涵养服务进行评估,探究舟山群岛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布特征,以期为舟山群岛的保护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托和科学指导。结果表明,舟山群岛2017年总碳储量为94.78万t,土壤保持量为4560万t,水源涵养量为15.7亿m~3。舟山群岛生态系统服务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性,群岛内大岛的生态系统服务水平普遍高于偏远小岛。  相似文献   

6.
对碳储量和碳密度进行定量估算和动态分析,可为生态建设和森林合理经营提供参考,为碳汇特征提供科学依据。利用重庆市第六次(2002年)、第七次(2007年)、第八次(2012年)、第九次(2017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采用连续生物量扩展因子法,估算了4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周期内乔木林碳储量和碳密度,并进行动态分析;利用分起源主要优势树种的单位面积蓄积-林龄Logistic生长方程,预测2022年重庆市乔木林碳储量和碳密度。结果表明:(1)2002~2017年,重庆市乔木林碳储量由4086.02×10~4t增至10923.65万t,碳密度由2002年的26.67t/hm~2增长至44.84t/hm~2;(2)天然林的碳储存能力远大于人工林;(3)阔叶林、针阔混交林近几年对碳储量的贡献逐步增大,但以马尾松为主的针叶林仍然是全市碳储量的主要贡献者;(4)重庆市乔木林结构逐步改善,结构更加合理,碳密度随着林龄增加而升高,碳储量增长潜力大;(5)到2022年,重庆市乔木林总碳储量和平均碳密度分别达到15561.74万t和52.79t/hm~2,与2017年相比增加了42.5%和17.7%。全市乔木林面积占森林面积的69.3%,增加单位面积蓄积、进一步实施天然林保护、提高人工林生产力、制定合理的乔木林采伐强度和更新造林方式,有助于提高碳储存能力。  相似文献   

7.
滁州市陆地生态系统土壤碳储量对土地利用变化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土地利用变化造成的非建设用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及土壤有机碳储量对土地利用变化脆弱性评估两个角度,研究2005-2013年滁州市陆地生态系统土壤碳储量对土地利用变化响应。研究发现:(1)土地利用强度逐年增加,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林地、水域、建设用地的增加和其他用地的大幅减少。建设占用导致大量农用地发生非农转用,耕地保护形势日趋严峻。(2)2005、2009、2013年,滁州市非建设用地的中层土壤有机碳储量为13090.11t、12538.86t和12500.05t,呈现先快后慢的减少态势,这主要受草地碳储量减少速率影响;耕地、林地和水域的储碳量最高。(3)2005-2013年,土地利用变化对非建设用地土壤有机碳储量的潜在影响指数为-2.05,前后4年潜在影响逐渐降低,脆弱程度有所改善,但仍不理想,土地利用有待向更加低碳的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8.
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测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及方法对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每年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1.2998亿元/a,其中直接经济价值和间接经济价值分别为0.8952亿元/a和10.4047亿元/a,间接经济价值是直接经济价值的11.62倍。  相似文献   

9.
文章利用2000年、2005年及2010年三期Landsat TM、ETM+影像解译结果及湖南省经济社会数据,采用谢高地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价体系,对湖南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核算。研究表明:2000~2010年湖南省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较大变化,林地、耕地锐减,湿地与未利用地小幅减少,草地与水域微弱增加,建设用地大幅增长;湖南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呈缓慢下降趋势,由2000年的20433427.62万元,减少到2010年的20375457.76万元,共减少57969.87万元。据此,提出改善湖南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土地利用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的低碳化水平,保障低碳经济和积碳减排效益,分析土地利用与碳循环之间的关系,以低碳化为目标对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甘肃省正宁县为例,运用线性规划的方法建立最大化碳储量和最小化碳排放目标函数,构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研究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问题。结果显示:最小化碳排放优化方案优于最大化碳储量方案,最小化碳排放方案到2020年,正宁县碳储量达到786.36万t,碳排放则压减到48.91万t,净增量为737.45万t,较现状相比碳积储量净增12.19万t。研究表明:低碳优化确定的土地利用结构可以有效增加区域碳积储量,低碳优化方法是开展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有效方法,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马尾松中幼龄林不同施肥处理经济收益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以重置成本法,按项目投资的财务效益评估手段,对马尾松中、幼龄林不同施肥处理的经济收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⑴幼龄林不同配比施肥处理的经济收益差异较大,经济收益以P2处理的最优,NP1处理的次之,K2处理的最差;⑵将P肥均分成2次施用到幼龄林的经济收益最佳(明显优于单次施入);⑶中龄林前17年生(施肥8年后)仍未达经济成熟;⑷中、幼龄林均以施P肥处理经济收益最佳。  相似文献   

12.
从林农经济利益角度出发,运用经济分析和数学推理的方法,引入生物生长模型,在分析林木蓄积、林木资产价值和贷款资金的时间价值基础上,确立合理的采伐时间和最佳的采伐时间,进而确立可行的贷款期限和最低贷款期限、最佳的贷款期限。以马尾松为例,进行实际计算分析,得出可行的贷款年限为8~19年,8年为最低贷款年限,19年为最佳的贷款年限。  相似文献   

13.
采用项目投资的财务效益评估手段,以脂材两用经营模式16a生马尾松采脂林为对象,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在该经营模式下,采脂林分总产值、净收益、净现值(NPV)、内部收益率(IRR)分别为147 173.1元.hm-2、85556.9元.hm-2、15 587.7元.hm-2、37%,比未采脂林分提高194.5%、214.1%、342%、76.2%;采脂林分动态投资回收期为10.6a,比未采脂林分缩短4.8a。运用该模式经营马尾松人工林能获得极高的经济收益和在较短时间内收回投资成本,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开展区域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及其时空格局研究,对农田生态系统管理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文章采用碳排放系数法、农作物经济产量法分别估算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量、碳吸收量,并构建生态承载效率指数、经济贡献效率指数对2007—2016年江苏沿海地区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的时空变化以及公平性进行研究。结果 (1)江苏沿海地区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先上升后下降,并呈中间高,南北低的分布格局。化肥、农药使用是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农膜、柴油使用对碳排放影响逐渐增加。(2)江苏沿海地区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总体呈上升趋势,呈中西部高,南北低的分布格局。稻谷和小麦碳吸收占比高达75%,蔬菜碳吸收年平均增长率高达6.84%,逐渐成为江苏沿海碳吸收重要来源。(3)江苏沿海地区10个县(市、区)农业发展的生态、经济效率较好,启东市、海门市、赣榆区、盐城市区、大丰区、射阳县等6个县(市、区)碳汇和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低于碳排放比例,是影响江苏沿海地区农业低碳发展的关键地区。结论 江苏沿海地区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动态区域差异较大,需要针对不同区域情况制定和完善差异化减排策略。  相似文献   

15.
Land produces a range of benefits, from ecosystem services, but markets only incentivise the production of a small proportion of them. The Ecosystem Approach develops plans for moving towards a more optimal mix. This requires stakeholders to understand the value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how these values change with land-use and management. We investigate whether process-based modelling and economic valuation can help stakeholders to do this. We do this by applying these tools to a plan to improve ecosystem services delivery in a catchment. To be used in decision-support, analytical approaches need to be relatively inexpensive and rapid, and our analysis was deliberately constrained in this way. Two 25-year future scenarios were developed and compared against a baseline scenario. The first Designated Site scenario was based on enhancing the condition of nationally important nature conservation sites. The second, Ecosystem Services scenario, represented implementing the ecosystem services delivery plan. We modelled the change between the scenarios with an internationally recognised process based ecosystem services toolkit (the Land Use Capability Indicator, LUCI tool) and used the model outputs to inform economic valuation methods. Our selection of which ecosystem services to model and value were initially identified through a participatory approach. However those we could quantify was limited by evidence and data availability. We assessed changes in water quality (phosphorus load), sediment generation, carbon storage and flood regulation. We were able to put economic values on only carbon sequestration and flood regulation. Both the modelling results and the experience of applying the linked modelling-valuation approach are examined in the discussion to consider the limitations to the current usefulness of linking process based modelling to economic valuation for informing land management policy. We explore the origin and nature of these limitations and the key bottlenecks that need to be overcome, applicable to its use in other sites, regions and countries. This includes the availability of suitable coefficients and/or underlying data/evidence to parameterise the model, and the compatibility of model outputs with available economic valuation evidence (for value transfer).  相似文献   

16.
以湘西地区24个民族县域为例,构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与旅游经济增长测算体系,利用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湘西地区1999-2018年湘西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和旅游经济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湘西地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与旅游经济增长存在长期显著的耦合协调特征,协调度稳定趋好;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与旅游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度受相关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最后,为森林旅游经济发展提出构建森林生态和谐共管机制,完善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核算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谢红 《林业经济问题》2007,27(6):516-520
运用影子价格法、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替代花费法等方法,从涵养水源、保持土壤、固碳释氧、净化空气、林产品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等6个方面对福建永安林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永安林业")永安经营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永安林业"永安经营区森林生态系统每年服务的总价值为20.953143亿元。其中涵养水源价值4.232074亿元,保持土壤价值5422.63万元,固碳释氧价值6.696 615亿元,净化空气价值4.707 154亿元,林产品价值4.654 192亿元,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1208.45万元。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科学评估吉林省湿地生态系统最终服务价值,在遥感调查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生态经济学方法,针对吉林省湿地特点建立吉林省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指标体系和方法体系,以小班为单位估算吉林省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显示,吉林省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2 161.93亿元,湿地提供的平均价值为12.71万元/hm~2,其中供给服务功能的价值为436.46亿元,占总价值的20.19%,调节服务功能价值为1 116.64亿元,占总价值的51.65%,支持服务功能价值为417.64亿元,占总价值的19.32%,文化服务功能价值为191.19亿元,占总价值的8.84%,反映出吉林省湿地在发挥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兼具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农村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一直是土地资源评价与管理方面的热点研究问题,通过对江西省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系统价值进行研究,为江西省土地规划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文章基于文献查阅的方法,利用多样性指数模型、土地利用动态度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模型,结合2009~2016年江西省农村土地利用的现状及变化,分析了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相应变化。[结果]近年来,江西省农村土地利用程度高、多样性指数中等且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与该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同向变化的关系。通过对土地利用类型的ESV值进行分析,发现农村土地利用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总体在减少;对单项生态系统价值分析,水源涵养在江西省农村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结论]2009~2016年江西省农村土地利用结构都发生了变化,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出现了降低趋势,各单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也在减少,土地利用结构对生态系统功能价值具有决定作用。因此,政府应该合理利用土地,保护生态系统,协调好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