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村 《中关村》2008,(11):134-134
拜读漫画大师方成谈相声的文字,感慨良多,蓦然想起方老和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的一段往事。方老自述:“我画漫画,写杂文,都有几十年经验。写过相声,还与侯宝林大师写过一段。”方老与侯大师相识,缘于“以文会友”,两位大师因研究幽默走到一起,30多年的友谊,谈起幽默,“心有灵犀一点通”。相声和漫画为两位大师的人生添彩.幽默让他们对生活充满乐观。即使在那荒唐岁月“徒弟”给“师傅”贴大字报时,侯老也不忘记巧妙地“幽他一默”,对“造反派”说:“我‘罪恶’深重,直想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2.
他在十一个月里,将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带向盈利,并将公司市值整整翻了20多倍;在四个月里,将公司带上了NASDAQ舞台,写下了“无线娱乐第一股”的辉煌;在一年里,将公司规模从原来的70人扩展到今天的500多人,而这个数字还在每日递增;他是第一批将“短信”带到中国的人,又最先提出了“无线娱乐第五媒体”的概念。他就是杨镭。  相似文献   

3.
敏锐的人一眼便能从某人的表情中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究竟这个人是在“玩”工作(这里所说的“玩”,不是指“玩世不恭”)还是工作在“玩”他。其实很简单,你看这个人脸上是不是从这份工作中获得了娱乐感,答案就有了。“玩”工作,是一种境界;被工作玩,是一种无奈。真的很害怕下属告诉我:其实我工作得好辛苦,文章好难写。试想一个找不到工作和生活乐趣的人如  相似文献   

4.
刘志明  CFP 《中关村》2008,(1):54-57
在本土企业家中,屡败屡战者,非史玉柱莫属;花样百出者,乃史玉柱专利;自强不息者,史玉柱在商业底线与崇高追求间游走。他是赌徒,因为他疯狂;他是“巨人”,惨淡经营的则是几个小山包;他是圈钱高手,遂遭来“手段”在道德层面上的不断拷问……  相似文献   

5.
《中关村》2009,(11):12-12
全球IT业的奇才,即将进入“知天命”之年的李开复博士,殊荣“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称号,开始实现他用“天使投资”帮助青年实现创业理想的人生伟大目标。李开复走进中关村,一是可以言传身教,告诉青年“世界因你而不同”、如何“做最好的自己”;二是实现夙愿,将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凝聚在一起,  相似文献   

6.
方成 《中关村》2008,(11):132-133
这里讲的相声,指的是我国的传统相声。 相声是我国民间流传的幽默语言表演艺术。如今侯宝林被称为幽默大师,也是驰誉国际间的幽默大师,正是在传统相声表演中显示他的幽默艺术才华的。  相似文献   

7.
关邨  李春晓 《中关村》2008,(2):63-63
当看到胡锦涛总书记把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证书颁发给两位耄耋之年的科学家时,我感动得热泪盈眶。一位是“创新不止,催化人生”的化学家闵恩泽;一位是“原本山川,极命草木”的吴征镒。两位老科学家为祖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艰苦奋斗,锐意创新,硕果累累,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  相似文献   

8.
萧惑之 《中关村》2009,(4):114-117
权当序言 《中关村》杂志开出“名家专栏”近一半年多时间,令人高兴的是“中国最富的教师”——俞敏洪先生谈人生感悟的“论语”,颇得读者青睐。一位已退休不愿意上网的中学老教师对我说,“‘玉米糊’(对老俞的昵称)既会教书,又会育人,更会赚钱。他在《中关村》发表的励志灵性小品,我每期必读,受益匪浅。”毫无疑问,俞敏洪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的名人,他“从草根到精英的完美奋斗历程”,给我们启迪鼓舞,催人奋进,感人肺腑。  相似文献   

9.
《中关村》2008,(10):66-67
品牌是质量和效益的代名词。曾经的个体户冯军爱琢磨的是“爱国者”的品牌问题;“坚持不做广告”的李彦宏蓦然回首“百度”已为千牌;张朝阳的“搜狐”一如他的名字—般“面朝太阳,蒸蒸日上”;而邓中翰则长达9年不懈地追星逐月,挥洒“犟光”……  相似文献   

10.
程桔华 《中关村》2007,(8):16-24
王益群,这个名字虽然没有出现在各大富豪榜上,但是他所经营的企业却给无数人创造着致富的契机,正如他名字中“益群”二字的深刻涵义。他那略显瘦小的身材,以及那浓重的福建口音;他行为的果敢,他思维的敏捷,甚至他创意的天马行空,都无时无刻不在向和他对话的人诠释着一种如火般的激情,这种激情不仅燃烧着他自己,也让第一次和他对话的人少一份拘谨,多一份坦然,并油然而生一股力量。  相似文献   

11.
李嘉诚说过“第一次新商机的到来,都会造就一批富翁。造就他们的原因是,当别人不理解他在做什么的时候,他理解他自己在做什么;当别人不明白他在做什么的时候,他 明白他自己在做什么。当别人理解了,他富有了;当别人明白了,他成功了。”高速公路机电工程领域形成的开放市场,不仅使行业健康快速的发展起来,而且成就了一批实力过硬,不惧风雨的企业。  相似文献   

12.
他和他的伙伴,“无中生有”地制造了一个叫做“商务通”东西,并且把这个东西变成一个叫做PDA的行业,在中国市场上书写一个神话。 在PDA市场“红得发紫”的时候,他却以“休假”的名义,悄然隐退,给市场留下更大的悬念。 在PDA连续滑坡的时候,人们看到他又浮出水面,在一个新的行业里面,开始新的征战。  相似文献   

13.
俞孔坚:低碳就是让自然做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磊 《中关村》2010,(2):31-32
他走的是一条低碳之路。每天从北大创新中心,他步行半小时回到圆明园附近叫褐石的家。在顶层仅有的30多平的露台上,他布置了家里的“低碳房”。太阳能电板,用来取暖;室内的一面水墙,用来调节温度,冬暖夏凉;收集来的雨水,养花种菜,绿意盎然。  相似文献   

14.
关村  李春晓 《中关村》2010,(4):53-53
虎年春节的钟声余音缭绕,网民即对“小品王”的《捐助》表示不屑;嗣后,一些主流媒体连续发声加以挞伐。一直到“两会”期间,仍不绝于耳。这种文化现象,反映出一种民意,一种情绪;“民有微言,必有大义”,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5.
刘峰 《信息产业报道》2006,(5):26-26,28
创业本身并不总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或许创业只是因为遭遇到职业天花板“上帝在关上一扇门时,会为你开一扇窗。”2004年对于曾经是上海某著名医药公司的市场经理Robin来说,或许正是窗户打开的时候。这个曾经的市场经理人开始了他艰难的创业之路。他遭遇的职业“天花板”让他去意已决。  相似文献   

16.
萧惑之 《中关村》2012,(6):68-68
《南方周末》载文:一群耄耋之年的老人,为中国改革奔走呼啸。成为当下中国改革讨论中的独特一景——为改革“站台”的老人们。虽然他们已然进入“随心所欲”颐养天年最自由幸福的人生阶段.可是却不甘寂寞,“整天吃饱混天黑的事情是不愿意做的”,还在为实现振兴中华的理想而奋斗。“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寿高更难忘忧国”。体现出一种崇高的爱国情操。  相似文献   

17.
马文良 《中关村》2006,(5):66-69
商界传奇人物史玉柱1989年4000元起家,凭借巨人汉卡(M—6405)成就一个造富传奇,10年前因为“巨人大厦”的溃败而隐姓埋名。人生几度秋凉,在他身上经历过人生的大悲大喜之后,如今靠着保健品重闯“江湖”的史玉柱,在积累“真金白银”之后,携网游《征途》再次出现在公众面前——“我史玉柱又回来了!”这句影响了几代人的台词稍加改动,便成了此时关于史玉柱最好的注脚。这位号称具有21年“游龄”的老玩家,如今信心满满,4月8日《征途》公测发布那天,他包下了上海金茂大厦2层的嘉宾大厅,依旧一袭白衣的史玉柱放言:“《征途》是目前国内最好玩的网…  相似文献   

18.
冯婷婷 《中关村》2010,(9):92-94
徐白一这个名字,应该并不为大家所熟悉。连他自己也颇有些调侃地说,刚学会上网的时候也曾好奇地“百度”了一下,发现与自己相关的信息有两条:一是关于女儿的新闻,提到其父亲是个“美术工作者”;二是22年前自己就诊的一个骨科大夫的网站上有他看病的记载。  相似文献   

19.
苏瑞新 《中关村》2009,(11):90-92
罗俊峰在软件这个行业里算是一个年轻的“老革命”,屈指算起来,进入这个行业也将近20年了。如今,在中关村集成电路产业园——知春路的量子银座拥有了自己的软件公司,领导着100多名员工把软件外包的工作干得有模有样。他的创业很扎实,是在经历了人生历练的基础上,取得了应该取得的那一份成功。  相似文献   

20.
董城 《中关村》2013,(12):28-29
“英国人讲,宁愿失去英伦三岛,不愿失去莎士比亚。曹雪芹和莎士比亚、塞万提斯一样,用文学的火把给人以真情,给人以温暖。他不朽的作品包括其人生经历.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中注入了历史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