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玉龙 《价值工程》2015,34(8):101-102
本文通过对临安市旧住宅区的实地调研和科学分析并结合社会的意见提出了临安市旧住宅区改造的时间顺序表以及年度要开展的改造项目和未来改造储备项目,为临安市旧住宅区的改造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2.
老旧住宅区整治改造是后续良性有序管理的前提,实现良性有序管理是老旧住宅区整治改造的目标。在实践中,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必须结合起来,在整治改造的过程中自觉考虑后续管理问题,并为以后的维护和整治奠定良性、可持续的机制。各地为了巩固老旧住宅区整治改造成果,在尊重群众意愿、考量居民支付能力的基础上,探索建立整治改造后住宅区的维护管理长效机制,逐步形成市场主导、保障辅助、多元并存的物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3.
如何对已建老、旧住宅区进行综合改造,为老百姓提供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对此,湖州市建设与房管部门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4.
孙宏伟 《上海房地》2006,(10):56-57
目前,大连市有尚不具备物业管理条件的旧住宅区100余个,约占全市旧住宅区的30%。由于这些旧住宅区的物业建设时间较早,标准低、基础差、欠账多,物业管理实施起来确实有较大的难度。但对这些物业的管理又不能随着房改后产权的变化而放弃不管,特别是作为城市管理工作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关系到百姓能否安居乐业,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那么,这些物业该由谁来管?如何来管?本文就这些问题作些探讨。一、大连市旧住宅区的现状在大连市现有的旧住宅区当中,直管公房的旧住宅区有175个,企事业单位自管房的旧住宅区有100余个,弃管房涉及的旧住宅区有25个…  相似文献   

5.
天津市从抓新建住宅区物业管理入手,不仅使新建住宅区全部实现了物业管理,而且在旧住宅区实行物业管理的面积也在逐步扩大。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物业管理服务内容和质量,使物业管理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环境的一种模式和手段。天津市规定,新建住宅区必须实行物业管理,而且必须实行招投标。现在,天津市新建住宅区的物业管理100%实现了招投标。去年,全市有44个新建小区579万平方米住宅实行了公开招标。在旧住宅区的物业管理上,天津市政府提出“一手抓整修,一手抓管理,实施整体推进,协调发展。”各区政府、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实现了整治与接管的有序…  相似文献   

6.
温州是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脚步,市区高楼林立,主干道的两旁,老旧房已逐渐消失;然而现代化大楼的背后,仍然密布着七、八十年代甚至解放前建造的旧房,这些老旧房屋,存在严重的结构和消防安全隐患,不仅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影响了城区的形象,严重阻碍温州宜居城市的建设。虽然有关部门也开展了安全排查,但发现问题后,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安全隐患得不到消除,城市面貌没有实质性的改变。而目前市区“四旧改造”中的旧住宅区改造,只在平改坡改造、老旧住宅加装电梯、旧住宅区环境综合整治等几个层面徘徊,没有进行综合、整体的改造。去年浙江奉化的居民楼倒塌事件,不得不令人反思,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那么该如何消除这些老旧房的安全隐患,真正改善群众的居住安全,使“安居乐业”不再成为一句口号呢?本人谈谈自己几点粗浅的看法,旨在抛砖引玉,以期更好更快地实现群众的“安居梦”。  相似文献   

7.
《住房保障》2008,(2):5
建设部有关方面负责人日前表示,今年房地产领域将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一是积极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大资金投入和土地供应,加快廉租住房建设,增加房源供给。加强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管理,严格供应对象和上市交易管理。加快棚户区改造步伐,推进旧住宅区整治。按照城市统筹规划、用工单位负责、政府政策引导的原则,逐步改善农民工的居住条件。  相似文献   

8.
<正>邯郸市地处河北省南部,辖19个县(市)、区,857.1万人口,主城区内有三区一县,人口91.2万。住宅小区(庭院)581个,住宅建筑面积1451万平方米。其中,旧住宅区395个,占住宅区总数的68%,建筑面积696.4万平方米。多年来,邯郸市的旧住宅区由于长时间采用行政性、福利性的管理模式,体制僵化,公共设施设备陈旧,各类管线老化,房屋维修滞后,乱搭乱建等脏乱差现象严重,使得旧住宅区的居住环境与新建小区相比反差较大,群众纷纷要求对旧住宅区进行治理。居民的强烈反映引起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为彻底解决旧住宅区居民生活环境问题,责成市房管局牵头,三区一县政府分工负责,从2000年开始对主城区旧住宅区实施综合治理,为广大居民创造舒适、安逸、优美的生活居住环境。通过四年来的艰苦工作,旧住宅区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面貌得到了根本改观。截至2003年底,四年共投入治理资金10300.52万元;拆除违章建筑2.6万处,38.06万平方米;硬化道路、铺设便道65.87万  相似文献   

9.
在2004年全国建设工作会议上,常州市副市长孙国建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常州市对老住宅小区整治并转入物业管理工作中的经验,在与会代表中引起了较大反响。日前,针对旧住宅区物业管理的现状与一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建设部总经济师、住宅与房地产业司司长谢家瑾。  相似文献   

10.
<正>针对部分1998年之前建造的旧住宅区失修失养严重、环境脏乱差,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问题,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改善旧住宅区居民的生活环境,研究提出加强旧住宅区管理的政策措施,在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与北京市建委和北京房地集团成立专题研究组,对全国十多个城市推行旧住宅区  相似文献   

11.
正融资问题是制约棚户区改造的关键性因素当前,国家高度重视棚户区改造工作,国家开发银行也出台优惠政策支持棚户区改造,研究和探索棚户区改造融资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但融资难、融资成本高是制约杭州市棚户区改造的关键性因素。资金需求巨大经过20多年的努力,杭州已经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棚户区,目前剩余的改造任务主要为城市旧住宅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包括城市危旧房改造和城中村改造。  相似文献   

12.
<正>这个春天,吴洋又搬家了,这是他在深圳第三次换房子,新的单间隐藏在莲花山西面一个建于1998年的小区里。吴洋五年前大学毕业来到深圳工作。他的居所流转,源于去年罗湖一个旧住宅区进行改造。当时作为租客的他和房东达成口头协议,旋即搬了新家。深圳就是这样,每天人来人往,时光雕刻人生,也在焕新着深圳人的每一处栖息地。像罗湖区这样的旧改,在中国各地俯拾即是。旧  相似文献   

13.
深圳物业管理研究所对深圳市罗湖区老住宅区综合整治问题做了全面调查,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做了相应调整,对文章进行部分刊登,希望在行业内进行学习和交流。  相似文献   

14.
报载,英国二战之后,大批量住宅开发建设造成的问题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些住宅区,由于多种问题已经衰退颓败,逐渐成为“城中城”、“贫民窟”。近十年来,英政府在如何改造这些“城中城”、“问题区”和如何在今后的住宅建设中避免重复这些问题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研究和探讨,并取得了不菲业绩,不少“城中城”的改造保持了“地方传统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成为高尚的住宅区和著名的休闲景区。  相似文献   

15.
付艳彬 《价值工程》2021,40(8):106-107
现役道路在城市发展后由于技术参数等满足不了实际需要,尤其是交通能力限制了城市的发展,为了提高高速公路的交通运营能力,对现有的高速公路进行改造升级工程,是在利用现有的旧道路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加固和整治,调整设计参数,并进行加宽和加强路面结构,以保证高速公路的使用性能满足城市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6.
浦东新区加快旧住房成套改造成效显著,三年来已先后投资4000多万元,改造不成套旧住房12.6万平方米,使3000多户居民改善了居庄条件和环境,从而走出了一条旧住房成套改造的新路,为本市旧住房成套改造积累了成功经验,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但在改造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问题。本文就浦东新区旧住房成套改造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城市老住宅区的改造问题刍议许定军一、改造是老住宅区走出困境的有效途径进入90年代,物业管理市场发展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批起点高、投入大的新住宅区不仅在市场上备受置业者的青睐,更为物业管理提供了很多优越而便利的条件;不少物业管理行业的后起之秀正是凭借新...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国内大中城市的市容景观日新月异,新建筑新景观层出不穷.与此同时,在城市旧城区中由于历史上和经济上的客观因素制约,一大批旧建筑旧住宅景观品位比较低,严重影响和削弱了城市新景观的环境品质,有的甚至与周边新景观产生冲突而有格格不入之感.这就为城市景观的更新改造提出了新课题如何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采取最有效的手段对旧建筑旧住宅进行保留改造,使之能与周边新景观相协调,等待时机成熟条件许可之时,再进行大范围的改造."平改坡"及立面整治,在经济投入并不大的前提下,迅速有效地缓解了旧住宅与新景观的环境矛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与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9.
《浙江房地产》2009,(6):9-11
近年来,宁波市高度重视城镇居民住房问题,积极健全城镇住房保障体系,推进以限价房为重点的保障房源建设和旧住宅区改造,极大地改善了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目前,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达到28平方米,住房成套率在98%以上,已构建起以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经济租赁房、限价房为内容、  相似文献   

20.
刘丽 《乡镇企业科技》2009,(24):163-163
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国内大中城市的市容景观日新月异,新建筑新景观层出不穷。与此同时,在城市旧城区中由于历史上和经济上的客观因素制约,一大批旧建筑旧住宅景观品位比较低,严重影响和削弱了城市新景观的环境品质,有的甚至与周边新景观产生冲突而有格格不入之感。这就为城市景观的更新改造提出了新课题:如何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采取最有效的手段对旧建筑旧住宅进行保留改造,使之能与周边新景观相协调,等待时机成熟条件许可之时,再进行大范围的改造。“平改坡”及立面整治,在经济投入并不大的前提下,迅速有效地缓解了旧住宅与新景观的环境矛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与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