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经济和金融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伴随着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不断加快和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越来越多的企业纷纷踏上了境外上市之路,并呈现愈演愈烈的发展态势,这种情况在电力集团也表现得特别明显.自2009年来,相继有国电龙源电力、大唐新能源、华能新能源等企业登陆香港联交所,境外上市已经成为我国电力集团打造国际化公司的重要资本平台.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我国企业"走出去"不断向纵深发展,电力集团境外业务逐渐向高端化迈进,现有的经营模式和产业结构难以满足境外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强内部产业整合,切实提升跨国经营能力,以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要求。产业整合是电力集团"走出去"的必然选择自2002年底实行电力体制改革以来,原国家电力公司拆分后相继成立了两大电网企业、五大发电集团公司、四家辅业集团(2011年9月进一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我国企业"走出去"不断向纵深发展,电力集团境外业务逐渐向高端化迈进,现有的经营模式和产业结构难以满足境外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强内部产业整合,切实提升跨国经营能力,以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要求。产业整合是电力集团"走出去"的必然选择自2002年底实行电力体制改革以来,原国家电力公司拆分后相继成立了两大电网企业、五大发电集团公司、四家辅业集团(2011年9月进一  相似文献   

4.
<正>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深化,电力集团"走出去"日益步入快车道,无论是"走出去"的企业数量还是经营层次都比以前有了质的飞跃,这对跨文化管理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因此,跨文化管理已经成为电力集团"走出去"的必然选择。电力集团"走出去"要对接当地文化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从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最为重要的就是要了解当地文化习俗、消费观念、价值观和社会需求,不能将母国本土的管理经验、理论和模式生搬硬套地移植到其他国  相似文献   

5.
正在联盟的框架下,尽快形成投资—装备—建设—运营—金融支持一体化的海外项目发展产业链,发挥各环节优势,实现"联合出海",打造中国电力产业"走出去"品牌,提高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和话语权。华能集团公司(简称华能)是以发电业为主的综合能源集团,经营范围涵盖电力、煤炭、金融、科技及交通运输等产业,目前拥有境内外全资及控股电力装机容量超过1.61亿千瓦。华能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决策部署,积极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类规则",大力实施"走出去"工作。截至2015年底,华能拥有海外电力资产总额达568亿元,分布在澳大利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发电企业紧紧抓"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契机,内外结合,科学规划,有序推进,加快培育国际竞争力。一方面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积极发展本国电力工业,推动合作共赢及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通过电力合作,不断将我国优势能源技术和装备输出,实现我国电力技术、标准、装备的"一体化"走出去。作为国有发电企业集团的"排头兵",华能集团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类规则",实施"走出去"战略。截至2017年底,共拥有境外装机容量超1000万千瓦,分布于澳大利亚、新  相似文献   

7.
正在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电力集团"走出去"面对的挑战越来越多,步履更加维艰,必须寻找新的"走出去"途径。一些电力集团巧打"差异化"牌,尽量避免同质化竞争、避开价格战的漩涡、追求独特的生存方式,成为电力集团转变"走出去"方式的利器和出奇制胜的法宝。差异化是避免电力集团"窝里斗"的利器对电力集团来说,要想在强手如林的国际市场中做大做强做优并非易事,而差异化战略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正长期以来,我国以煤为主体的能源消费结构备受诟病,核电发展将成为电力集团"走出去"的新名片。核电具备"走出去"条件我国目前具有核电开发资质牌照的企业共四家,分别是中核、中广核、国电投、华能,其中投产并商业运行的20台机组中,中核有9台,中广核有11台。同时,作为全球四个拥有完整核科技工业体系的国家之一,我国成功研发了10万、30万、60万、100万千瓦核电技术,拥有并已经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先进核电技术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核工业逐步实现了由"大一统"模式向竞争模式的演变。大型核电企业集团频频上演厂址战、项目战、人才战、政策战、技术战。时下,亟需发展核电集团新型关系,谋划与核电安全高效发展主旋律的默契匹配,谋求与中国核电"走出去"之"核电好声音"的吻合协调。"竞争连锁"应警惕。厂址是核电的基础性资源,厂址布局直接影响核电项目未来布局。经多番激烈的厂址战,国内核电厂址主要被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中电投集团、华能集团、国电集团等大型电力集团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电力集团"走出去"步伐的加快,对我国金融机构全球化的金融服务提出了更强烈的要求.当前,我国金融业国际化服务水平还较低,与企业"走出去"所需要的金融服务仍有较大差距.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深入,客观上要求我国金融机构跟随企业同步"走出去",以便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一揽子"金融服务,更加主动地支持我国"走出去"战略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1.
正电力集团"走出去"首先是融资方式的"走出去"。随着电力集团境外项目开发步伐加快,必然需要更大资金需求。而目前电力集团资产负债率普遍相对较高,如果仅单靠现行的融资方式肯定是行不通的,必须寻找新的融资渠道和融资工具,而电力资产证券化则是一种值得探索的新方式。"走出去"推进电力集团在融资方式上创新电力行业作为典型资本密集型行业,对资金的要求高,传统的融资方式越来越难以满足电力集团境外业务发  相似文献   

12.
绿色电力是指近年来兴起的风电、光电、生物质能发电、地热发电、潮汐发电等不产生环境污染的清洁电能。随着能源危机的加剧和环保压力的加大,各国日益重视绿色电力的开发与运用,成为应对能源瓶颈和寻求经济新增长点的战略选择。电力集团"走出去"要高度关注绿色电力发展的新动态、新机遇,采用有效措施寻求新突破、新飞跃,确保在世界绿色电力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成为电力集团境外业务转型发  相似文献   

13.
随着薄膜发电、无线电力、移动电网等电力新技术科技兴起和运用,特别是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后,电力行业加大互联网电力推进力度,成为电力集团"走出去"的新业态。"互联网+"是影响电力企业未来发展最大变量一般来说,电力企业"走出去"往往要跨越地理界线,需通过贸易投资、跨国并购、合资经营、电力工程承包等方式和途径,将资金、设备、人员等生产要素带出国门,走向国际市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能建)作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电力行业全面解决方案提供商,凭借强大的全产业链业务优势,为全球电力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服务,是我国电力集团"走出去"集大成者。中国能建业已形成"走出去"全产业链优势作为我国电力企业产业链条最完整、涉及领域最广、综合能力最强的电力集团,中国能建现已形成从规划咨询、勘察设计、施工安装、装备制造、投  相似文献   

15.
正国际电力市场已进入群雄逐鹿的"战国时代"。相对于实力雄厚、国际渊源深厚的跨国电力公司,我国电力集团"走出去"经验相对欠缺,"与狼共舞"还欠"火候"。因此,作为国际化后起之秀的电力集团,要在新的环境和形势下实现经营模式创新,通过实施战略联盟,整合竞争优势,实现市场突围。战略联盟是电力集团"走出去"的有效途径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不断向纵深推进,以前孤立经营的格局逐渐被打  相似文献   

16.
正电力集团要"走出去",拼的是实力、能力,需要有"独门绝技",而非靠政府关系、央企身份,这与国内经营有着显著的不同。如何培育和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全面打造自己的竞争优势是关系到电力集团能否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重大而又现实的问题。电力集团"走出去"要有自己的"定海神针"电力集团如何才能更好地"走出去"?除了国家在政策上给予扶持、资金上予以倾斜、经营上提供便利之外,  相似文献   

17.
正作为以煤电为主的国内第一大、全球第二大发电企业,华能集团致力于煤电清洁化科技的研发。近日,笔者走进位于北京郊区昌平的华能清洁能源研究院,探秘我国几项绿色煤电前沿科技的研发进展。IGCC:把煤气化后发电实现近零排放IGCC(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因发电效率高、污染物近零排放,是未来煤基清洁发电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华能集团于2012年11月在天津商运了中国首座、世界第六座IGCC电站。这座电站的核心技术之一两段式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由华能清能院研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该院院长许世森介绍,这一技术已达国际先进  相似文献   

18.
华能新能源产业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能新能源)是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华能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45150万元,主要从事风电、水电、垃圾发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开发和经营。截至2006年12月底,华能新能源控股电厂装机容量30.13万千瓦,参股电厂装机容量123.1万千瓦。  相似文献   

19.
<正>因修建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水利水电枢纽工程而闻名于世的葛洲坝集团,是我国以水利水电工程为主的王牌军,承建了包括世界最大的水电工程——三峡电站在内特大型工程。作为我国最早"走出去"的电建企业之一,其国际业务的发展备受瞩目,是电力集团"走出去"先锋队。葛洲坝集团"走出去"走过了一条不平坦的路葛洲坝集团正式"试水"国际业务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1994年葛洲坝工程局更名为葛洲坝集团,被纳入到国家56家试点企业集团之一,赋  相似文献   

20.
罗朝云 《电力技术经济》2004,16(2):J001-J002
今年年初,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行了厂网分开的重大体制改革,原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所属发电资产进行重组成立了内蒙古电力投资有限公司,与华能集团、神华集团、香港中信泰富公司强强联合组建成立北方联合电力公司。原来的电网经营管理和三产、辅业、多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