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漏失井冲砂技术分析对减少作业成本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临盘油区出砂油层具有高孔隙度、高渗透性的特点,修井过程中冲砂作业频繁,本文对漏失井冲砂技术进行分析,确保了油井的正常作业,为油田高效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纯西管理区最近三年来维护井作业原因的深入调查分析,针对油田开发中后期的特点.提出了延长油井免修期的配套措施,提供一套延长免修期的多功能管柱,以减少维护作业井次.延长油井免修期.  相似文献   

3.
李静 《科技与企业》2014,(12):183-183
在油井作业施工中,油井作业的返工数量是直接体现施工质量和影响油井作业施工合格率的一项重要指标。如何提高油井作业的合格率,减少重复作业是提高油井作业施工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所以,通过对我厂作业大队2013年油井作业返工井的分析,找出了油井作业重复施工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解决办法,更一步提高了我厂作业大队的油井作业水平。  相似文献   

4.
林樊家油田油井开井191口,其中抽油机井188口,该油田自1986年投入开发,1999年开始出现偏磨现象.随着开发年限的延长,这种现象逐年加剧,目前偏磨井多达70口,占抽油机井的37.2%,作业周期仅为3-6个月,严重影响了油井的正常生产;同时,偏磨井的增多导致了油井维护作业费用居高不下,生产成本相应增加.本文主要介绍通过对影响林樊家油田偏磨现象的因素进行分析,配套工艺治理偏磨技术及效果.  相似文献   

5.
油井作业过程中井口如果出现溢流→井涌现象,则说明作业井将要发生井喷,需进行防止井喷的抢喷作业。抢喷作业成功的关键操作之一是关上采油树顶丝,压住油管挂封闭油井压力,实施压井作业,控制住井喷。控制住井喷的关键是速度,根据集团公司的井控要求,三分钟之内完成井控工作,实施压井作业,就达到了井控要求。使用常规扳手关紧四条顶丝用时一分多钟,不但耗时长,而且劳动强度大。研发制造了一种顶丝快速扳手,这种扳手将开关顶丝的速度提高了3~5倍。采油树顶丝扳手的研制与应用,提高员工的操作速度,减轻了劳动强度,为控制住井喷赢得了时间。这款扳手通过一年多的使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丁勇 《科技与企业》2014,(15):275-275
随着石油产业的不断开采,油水井在地下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井下事故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在油田开发中后期,由于地层压降较大和注采失衡,工作液渗漏,导致冲砂作业的失败,这不仅对油层造成伤害,而且增大了作业成本。本文先简单介绍我国井下作业修井技术,再阐述油井清砂工艺现状,最后着重探讨井下作业清砂修井工艺技术及其完善,希望能为采油厂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王钟华 《活力》2012,(15):32-32
在深层气井的封井作业作为一项不可忽略的施工作业,如果不多方因素参考,常常导致封井作业失败,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封井作业不但封固裸眼井段,还常常对发生环空带压或井口窜气的井组,做报废处理,用以杜绝产生的一系列危险。针对封井设计的各个因素包括井眼条件、前置液设计、水泥浆性能和施工压力、水泥浆稠化时间等主要因素,参考实际徐深7井封井设计开展深入思考。结合大庆油田深井环空带压和井口窜气的实际状况。通过对现场的录取数据进行分析,为深井封井设计和现场施工制定等方面拓展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邓常辉 《科技与企业》2014,(13):205-205
论证简易治理油水井套管外漏错断井的方法,减少油井大修等工作量,尽早恢复油井生产,减少作业费用。  相似文献   

9.
垦利区部分断块注采系统不完善,注水先天不足或注水不见效,导致油层供液能力越来越差,泵挂越来越深,导致低产低液井增多,油井结蜡现象严重.生产开发中遇到油井出蜡,结蜡,不仅直接影响单位作业井次、作业费用及其它维修费用,而且影响油田整体开发的正常进行,是目前需要攻克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子长油矿修井队是子长油矿产能建设的排头兵,担负着全矿1000余口油井的检修任务。近年来,修井队以“一抓管理、二搞挖潜、三降成本、四保安全”为工作思路,以强化管理和提高作业质量为中心,以旧井挖潜为重点,全队上下发扬埋头苦干的老矿精神,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向科技要产量,把质量当作企业的生命、职工的饭碗,把引进、推广先进的技术作为原油生产高产稳产的基础。尤其是在人员没有增加,还是原来老设备的情况下,2003年全年油井检泵426口,油井清蜡876口,洗井124口,为计划的106.5%、109%、103.3%。配合油井转注58井次。  相似文献   

11.
白步平 《科技与企业》2013,(24):258-258,262
1、针对固井作业后,电测评价固井质量优良的井,而在后续的作业(射孔、压裂等)后出现井口环空溢出水和气拖的问题,原因可能是因后续作业对水泥环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套管与水泥环形成微间隙,产生环间通道,造成水窜等问题,直接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因此,有必要对后续作业对固井质量的影响进行检测和分析,以便进一步完善水泥浆体系,同时为油田对于新井射孔、压裂等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导。2、开展同一地质条件下声幅质量、胶结指数随测井时间变化的对比试验,找出固井质量随不同测井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地质环境在延时测井下对固井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海上油井一般为集中开发,其油井多为定向开发井或水平开发井,生产平台的空间设计比较紧凑,采油方式一般采用地面设备简单、占地面积小的开采形式。地面驱螺杆泵在海上油井开采中具备技术优势,但必须进行改进。文章针对杆驱螺杆泵在海上油田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说明,并介绍了相关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河庄油田油井生产周期短、偏磨躺井频繁、偏磨严重的现状,探索了油井防偏磨配套技术.根据偏磨机理,在继续应用常规扶正类技术模式的基础上,发展了支撑扶正类和抗磨油管类技术模式,并与油管在线检测及陀螺测斜等防偏磨辅助技术相结合,形成了油井防偏磨配套技术.自2006年以来,在现河庄油田共开展偏磨井治理711井次,治理井生产周期明显延长,折算减少偏磨躺井296井次,减少作业成本近3000×104元.  相似文献   

14.
目前,吐哈油田各采油厂部分油井含水高达80%以上,使得腐蚀结垢现象日益突出,尤其以温米采油厂、鄯善采油厂的电潜泵井结垢、腐蚀最为严重,机抽井次之,其中电潜泵井结垢率为100%,机抽油井结垢、腐蚀率达60%,不但降低油井产量、造成生产管线或设备堵塞,还缩短了检泵周期,增加成本,针对这些问题下面对油井结垢原因和机理进行分析,并通过防垢技术调研,最终研制出适合温米油田的固体缓蚀阻垢剂,并通过动态模拟研制出配套的释放工具,减缓阻垢剂的释放速度,以减缓油井结垢,延长检泵周期。  相似文献   

15.
随着油田的不断开发,低产井越来越多,井筒越来越脏,造成油井作业后凡尔工作不正常,导致开井后需反复整改、甚至需返工才能正常,导致一次成功率低,同时还不利于油层保护。通过长期研究和多次实验,形成了以防污割缝气锚为主的比较成熟的提高低产高气油井一次作业成功率的技术,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在石油系统井下作业打捞过程中,井下作业打捞技术是指油田开采作业时出现井筒堵塞等事故,对油井出油造成影响,为恢复其正常出油应用的一种相关技术。文章结合油田井下作业打捞的实际情况,通过合理选择油田井下打捞工具及制定井下打捞方案,以提高油田井下落物打捞工作效率为目标,对石油系统井下作业打捞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陈家庄油田目前共有稠油热采井300口,目前均采用吞吐开发。据2012年数据统计,因作业及维护出现油井冷伤害占所有维护油井的85%,全年影响油量3200t。低温入井液对地层影响是不可逆的,冷伤害严重影响稠油热采区块开发水平。陈南稠油热采井在注汽过程中,针对油井在作业和维护过程中存在的冷伤害,开展的热能的再利用研究和推广。通过内、外部热量的利用,达到了油井末期维护、是否出砂的判断、地层降粘等目的,实现了防止冷伤害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腰英台油田进入全面开发的阶段,伴随着油井开井数的增加,维护性作业井次与日剧增,仅2010年度作业井次就有近50%的作业井均是由于杆管的偏磨造成。研究表明,合理的生产参数、内衬油管以及防偏磨接箍等技术的使用,在使得由偏磨引起的作业井次减少的同时,防偏磨技术也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河庄油田油井生产周期短、偏磨躺井频繁、偏磨严重的现状,探索了油井防偏磨配套技术。根据偏磨机理,在继续应用常规扶正类技术模式的基础上,发展了支撑扶正类和抗磨油管类技术模式,并与油管在线检测及陀螺测斜等防偏磨捕助技术相结合,形成了油井防偏磨配套技术。自2006年以来,在现河庄油田共开展偏磨井治理711井次,治理井生产周期明显延长,折算减少偏磨躺井296井次,减少作业成本近3000×10^4元。  相似文献   

20.
在油水井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常引起井下落物和井下工具遇卡。各种井下落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油水井的正常生产,严重时可造成油井停产、甚至油井报废。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井下落物,采取相应的打捞工具,捞出井下落物,恢复油水井的正常生产,是当今各油田井下作业施工及油田正常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