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二、以浦东为点推进上海市电子政务建设1.电子政务对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意义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有助于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电子政务建设实现了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促进了具有决策支持价值的信息资源的流动和共享,提供了便  相似文献   

2.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面向政府机关内部,其他政府机构,企业以及社会公众的信息服务和信息处理系统。网络安全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前提,电子政务信息要在电子政务安全可靠的条件下运行。鉴于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各种问题以及国外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经验借鉴,我们必须在正确认识电子政务环境安全的重要性从技术、管理、立法和意识这四个方面同时入着手。文章就电子政务在政府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建议我。  相似文献   

3.
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面向政府机关内部,其他政府机构,企业以及社会公众的信息服务和信息处理系统。网络安全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前提,电子政务信息要在电子政务安全可靠的条件下运行。鉴于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各种问题以及国外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经验借鉴,我们必须在正确认识电子政务环境安全的重要性从技术、管理、立法和意识这四个方面同时入着手。文章就电子政务在政府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建议我。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即政府上网工程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由于我国的现实情况比较复杂,政府还未能给电子政务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和完善的条件,电子政务建设在我国还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特别是在信息的安全保护方面还存在很多的漏洞。文章通过对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推进电子政务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企业技术开发》2015,(2):146-147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即政府上网工程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由于我国的现实情况比较复杂,政府还未能给电子政务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和完善的条件,电子政务建设在我国还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特别是在信息的安全保护方面还存在很多的漏洞。文章通过对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推进电子政务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柯林 《集团经济研究》2007,(27):307-308
电子政务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末,近10年来,在信息技术创新和政府改革的双重驱动下,电子政务已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快速扩展促进了各国政府改革的日益深化,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浪潮.  相似文献   

7.
电子政务是一场深远的政府改革,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是推进电子政务的关键。政府信息共享是指跨部门和跨层级的政府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在我国的政府体制下,条块分割和部门利益等因素阻碍了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制约了电子政务治理理念的实现。文章详细分析了政府信息共享对于实现电子政务理念的重大意义,认为政府信息共享的推进要以电子政务的顶层设计为前提。然后以顶层设计为分析主线,提出从信息资源共享的立法保障、推进体制、绩效机制等三方面的保障措施推进政府信息共享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文方 《河北审计》2002,(7):44-44
近两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走到网络上来,“电子政务”“政府上网”已经成了被众人关注的热点。在今年两会中,“电子政务”也是今年提案议案的热点之一。在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电子政府,实现电子政务,以电子化、自动化手段提高行政效能和行政管理水平,已成为各级政府的一项颇为紧迫的工作。据统计,在国内注册以“gov.cn”结尾的域名总数已经超过5000个,占“.cn”下注册域名数的4%。各政府网站上已经发布了大量政府信息便于社会共享,各政府网站已成为承载当地政府信息资源的主要平台。政府上…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电子政务建设随着"政府上网工程"以及十五项"金宇"工程的开展,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主要结合河南电子政务的实际情况,抽取调查了河南省相关职能政府部门的信息资源的共享状况,总结和分析了河南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问题,为河南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模式和运行机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之路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电子政务是我国社会信息化发展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大力发展电子政务,以推进政府信息化进程,实现政府管理电子化、网络化,促进政府部门的政务公开,提高政府管理工作效率,是我国政府管理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主要是从中国政务信息化建设发展的角度,阐述和分析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历程和现状,对目前政务信息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一些理性的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发展与推进我国电子政府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信息孤岛与电子政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胡河宁  陆文冕 《价值工程》2004,23(7):121-124
电子政务的发展为我国政府带来了巨大的活力,但是信息孤岛的存在大大阻碍了电子的发展。信息孤岛降低了电子政务的工作效率,影响了其服务水平,也阻碍了电子政务的长远发展。本文分析了信息孤岛出现的原因,带来的危害,提出了消除信息孤岛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时代,电子政务成为了网络化社会中政府信息资源的一种有效载体,因此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电子政务云平台的构建工作。本文对电子政务云平台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构建面向信息资源整合的电子政务云平台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张燕柯 《企业导报》2012,(2):190-191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电子政府系统被广泛的运用到我国政府各项工作中。电子政务的给政府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也为公众进一步了解政府工作提供了一个平台。但是电子政务信息随着安全问题变得日益严重,逐渐引起了各方广泛关注。针对这种现状,政府部门及相关部门应当从技术、管理和法律法规方面来加强和完善电子政务信息安全防护管理系统,以促进我国电子政务能够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信息孤岛与电子政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河宁  陆文冕 《价值工程》2004,23(10):121-124
电子政务的发展为我国政府带来了巨大的活力,但是信息孤岛的存在大大阻碍了电子的发展.信息孤岛降低了电子政务的工作效率,影响了其服务水平,也阻碍了电子政务的长远发展.本文分析了信息孤岛出现的原因,带来的危害,提出了消除信息孤岛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在政府尚未给电子政务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完善法规的情况下,电子政务建设在中国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各类信息安全事件频繁发生。文章将分析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给政府信息安全带来的保障和相对的威胁,同时将法律、管理结合起来,构筑一个相对安全的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体系,以此研究电子政务安全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6.
政府先行建设信息化,带动整个国家信息化进程有计划、有步骤、有规划的进行,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根本目标.在政府政策导向下,我国的政府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7.
电子政务的信息安全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信息系统在政府管理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电子政务应运而生,使政府工作变得更加透明、民主、高效和廉洁。电子政务涉及到国家政治、经济、国防安全等多方面的重要信息和许多社会敏感信息,而黑客、病毒以及出于多种原因的隐患时时在威胁着网络和信息的安全。本文对我国电子政务中信息安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积极应对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周甜 《东方企业文化》2012,(12):210-212
"电子政府"成了全球政府改革的鲜明要素,成为我国政府改革发展的新取向。"以人为本"、服务至上"是我国创建"电子政府"的宗旨,"一站式"、"一网式"政府门户网站是我国创建"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杭州是全国电子政务建设试点城市之一,"电子政务"建设亮点纷呈,"权力阳光运行机制建设"有序开展,凸现成效。政府部门对创建"电子政务"高度重视,决策科学,举措有力。存在着需求不明确、重复建设、信息孤岛、闲置浪费等问题,建设投资需要科学安排、严密监管,尽快完善长效审计制度。电子政务三网融合、智能杭州、网络信息安全保障、扩大政务公开范围四项建设前景美好。创建"电子政府"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电子政务推动了杭州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阳 《活力》2011,(5):66-66
在科技化建设高度化的今天.电子政务越发成为我国政府办公自动化、部门间信息共建共享、实时信息发布、各级政府问的远程视频会议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电子政务系统也为我们提供了公民网上查询政务信息、数子化民意调查和社会信息统计等功能。随着电子政务的不断深入与发展。政府政务正在全面逐步的数字化、网络化;  相似文献   

20.
贺铁祖 《价值工程》2010,29(11):198-199
知识管理是数字图书馆与电子政务结合的媒介,政府信息公开则使二者结合成为必然。基于数字图书馆的电子政务可以解决很多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电子政务系统由电子政府、数字图书馆以及知识管理平台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