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国网安徽电力太和县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太和公司')现有公用配变4516台,低压用户53.2万户。用电信息采集全覆盖以前,由于公变台数多、用户量大,设备基础差,低压线损偏高,线损管理一直是基层供电所的重点和难点工作之一。2014年实现用电信息采集全覆盖后,太和公司积极探索新环境下的低压线损管理,常态开展'五查五提高'活动,取得了较好的管理成效。低压线损的管理问题首先,'台户'关系不对应。  相似文献   

2.
<正>加强采集运维专业化培训,制定"三个三"管理实现抄表核算全过程管控,落实"三查"制度做好规范化异常检查,加强线损实时分析做好整改。国网山东诸城供电公司开展技术创新,实现了采集异常数据异常处理的协同管理,促进了电力系统各专业的高效运作。随着用电信息采集建设实现"全覆盖""全采集",为电力系统各专业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在此基础上,国网山东诸城供电公司(简称:诸城公司)开展技术创新,实现了采集异常数据异常处理的协同管  相似文献   

3.
<正>国网山东蓬莱市供电公司通过利用采集的大数据一体化信息平台,实现网损、高压线损和低压线损的自动计算和在线监测。解决以往估抄、漏抄、错抄、抄表不同步、线损管控难等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线损全过程智能化管控水平。近年来,国网山东蓬莱市供电公司(简称:国网蓬莱公司)认真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加快县域供电企业用电信息系统建设的要求,大力推广智能型电表应用,目前已完成3200高压用户、21.16万低压用户的远程集抄全覆盖,建成信息系统应用平台,实现用电客户信息数据的远程采集、储存、计算和用电管理。同时,通过利用采集的大数据一体化信息平台,实现网损、高压线损和低压线损的自动计算和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4.
正自2016年4月份以来,国网池州供电公司按照上级公司的工作部署,认真组织开展同期线损高损台区治理活动。公司依托营销业务系统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分台线损监测模块,五项措施助推台区线损管理水平提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保障工作顺利推进健全组织机构。利用公司线损管理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的组织体系,和专业管理部门联动,开展台区线损监测分析专项工作。运监中心负责每月对固  相似文献   

5.
<正>台区线损管理作为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公司降本增效、适应外部环境的必然选择。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市寒亭区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寒亭公司")以台区线损精益化管理为抓手,补齐营销基础管理短板,堵塞管理漏洞,稳步降低台区线损率。全面协调推动完善线损管理工作体系寒亭公司编制《低压台区线损治  相似文献   

6.
张敏 《华北电业》2013,(4):60-61
用电信息采集技术的推广将智能化管理理念引入了低压电网,给台区管理带来了创新的机遇。电力企业通过建立合理的台区指标体系、构建"层级递进"的管理流程,采用台区宏观监控、线损分而治之的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台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最后一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集抄终端的顺利上线,余杭供电局所辖的临平主城区已完成3890台采集终端、共37877户居民用电信息采集的全覆盖建设工作,比原计划提前了半年完成。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国家智能电网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主要由居民用户智能电能表、信息采集器、远程通信信道和主站等设备组成。该系统以每一  相似文献   

8.
<正>钦州城郊供电公司辖区中,用电客户主要分布在南区和北区的各个乡镇的农村,线路分支多,负荷点多、接线复杂,管理难度大、电力设备陈旧。为进一步加强低压台区线损管理工作,做好供电所弱势指标的提升,该公司积极推进线损"四分"管理,加大高损台区整治力度,多措并举提升线损精益化管理水平。 指标细化,考核激励促干劲为了促进供电所营销专业管理工作,进一步发挥供电所基层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切实加强线损管理,消灭高损异常台区,  相似文献   

9.
2019年,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敦煌市供电公司(以下简称"敦煌公司")在转变工作作风、反窃查违、优质服务、采集提升和台区线损治理等方面下功夫,取得了明显的管理成效。但是公司清楚地认识到,在低压配网隐患治理、营配业务贯通、客户档案信息管理、行风建设、台区线损治理和电能信息采集等多项基础管理上仍存在短板。  相似文献   

10.
<正>2月21日,重庆市杨家坪供电局完成了该局全部专线专变企业客户的新型智能电表双向终端安装以及辖区内12.8万户居民的集抄试点建设工程。五年之内,重庆市电力公司将为全部600万户低压客户免费更换新型智能电表,实现智能终端建设和用电信息的互动共享。  相似文献   

11.
正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云南电网公司楚雄牟定供电局江坡供电所推行"客户经理+设备主人"网格化管理,让供电服务人员有自己的"责任田",人人身上有压力、个个肩上有担当,城市和农村低压台区实现服务管理全覆盖,更好地满足客户用电需求。  相似文献   

12.
王勇 《中国电业》2014,(2):37-40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发展,国家电网智能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电力系统配电管理中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是一项主要内容,也是我国现阶段电力系统建设中的重大研究课题。加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为电网和电力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目前,低压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的方式日益增多,文章主要阐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以及低压用户用电信息采集中电力线载波技术的应用及其优缺点,为不断完善电力系统配电管理中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国网安徽马鞍山供电公司(以下简称"马鞍山公司")全面落实关于加强农村低压运维管理的工作要求,在农村低压运维管理过程中,探索构建服务体系,并以互联网+为支撑,以重点工作为抓手,创新农村低压运维工作,提升供电能力和服务水平。围绕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提出的"三合一"台区客户经理制工作要求,马鞍山公司结合地域实际,创新推行客户经理网格化管理,全力构建以"信息全掌握、投诉全化解、服务全方位"  相似文献   

14.
<正>完善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责任,完善基础管理,严格抄表管理,大力开展用电稽查,加强线路管理,推进线路设备升级,实施细化管理。国网安庆供电公司从管理和技术两方面入手,加强低压线损管理,促进企业提质升效。  相似文献   

15.
第四条省电力公司对农村低压电网线损的管理和考核按照"统一管理、分级考核"的原则进行. 第五条农村低压电网线损的管理、统计分析和考核工作由各级市场营销部门负责.  相似文献   

16.
<正>线损管理是供电所管理的"牛鼻子",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国网湖南电力宁乡分公司白马桥供电所在实施"管理提升工程"中,紧紧牵住"牛鼻子",不断加强线损管理,高压线损由8%降到4%,低压线损由14%降到5%,2013年上半年,在国家电网湖南长沙供电公司同业对标中名列第一。线损管理不仅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有力地推动了生产、营销、服务等工作,各项指标不断刷新,一跃成为全省先进供电所。敢于碰硬,整顿用电秩序白马桥供电所负责供电的六个乡镇、52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地处城乡结合部,历史遗留问题较多。新任供电所领导班子立即采取行动,广泛宣传发动,张贴横幅标  相似文献   

17.
正国网襄阳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襄城分中心创立"三化四法"异损整治模式,以整治异损台区为核心,全面提升用电采集覆盖率、台区线损合格率、台区在线监测率等指标,提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稽查二期业务平台、一体化线损系统的应用水平,为同期线损的精确计算和精准分析提供有力支撑,提高低压电网经济运行水平和服务水平,从而达到使企业降损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正为了向大客户提供更多针对性服务,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綦南供电分公司(以下简称"綦南公司")结合技术与管理手段,采用"131"工作机制,即以高压日采集成功率指标作为过程管控,实施"日分析、日通报、月考核"三项举措,实现大客户采集全覆盖信息全分析目标。编制制度,明晰职责分工綦南公司出台《电力负荷采集与控制管理办法》,将各专业、各班组职责进行明确,并提出工作要求:对用电信息采集设备进行调试时,采集运维  相似文献   

19.
正为落实国家电网公司"五个抓好"总体要求以及"强化线损管理,杜绝‘跑冒滴漏’"具体指示,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建公司")坚持"专业协同、技术支撑"双轮驱动台区线损精益管理,以台区线损网格化管理为抓手,以技术支撑台区精准降损为支点,通过台区线损网格化管理,打破业务专业间壁垒,强化专业横向协同治理,明确治理责任与治理目标;提出台区"健康度"概念,为台区技术改造提供决策意见;构建基于大数据方法的台区理论线损模型,实现"一台区一指标"精益管理;提出基于多元数据融合的台区户变关系不停电校核算法,精准识别户变关系异常,将线损精益管理做出成效。  相似文献   

20.
正进入严冬,随着气温日益下降,居民用电负荷持续走高,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平度市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平度市供电公司")辖区内"报修电话与任务齐飞"现象日益凸显。其中接户线损坏报修电话占比增长尤为明显,为进一步增强线路供电基础、为广大电力客户提供安全、稳定、高效、优质的用电服务,平度市供电公司应广大电力客户需求,积极筹备更换接户线项目与资金。一般而言,接户线氧化较为严重的台区其线损率亦持续走高,鉴于两者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平度市供电公司最终决定将更换接户线工程纳入线损治理专项项目包中。使线损治理与更换接户线工程合并进行,力争换一批接户线,压降一个台区线损率,提高项目资金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