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世界各国来看,加工贸易随生产成本变化而在国家之间或国内不同发展区域之间梯度转移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目前我国东南沿海加工贸易由于生产成本上升而需要进一步转型升级,国家产业转移政策的出台以及中西部地区逐步成熟的条件,使加工贸易向西部地区梯度转移成为大势所趋。中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转移的优势,劣势,产业的选择,以及承接路径选择,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技术引进与学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当今世界,国家或地区之间技术转移日益频繁,规模日益扩大。对于发展中国家,引进国外技术,已成为实现工业化和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各种途径引进国外技术,并加以吸收,消化以至改进,目的也是为了摆脱许多产业技术落后的状况,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以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但是,同样是引进和利用国外技术,情况都可能各有不同。造成不同效果的某些原因,可以结合技术转移与学习过程来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3.
系统营销的三个基本原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系统时代,个人与个人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产业与产业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已经变得越来越相互依赖,其构成一个多层次、高纬度的复杂系统,系统已经成为人们的基本生存方式。 这是一个营销的时代,个人需要营销,企业需要营销,地区需要营销,国家需要营销……任何层次的经济系统都需要营销。所谓系统营销,是指一个经济系统向其他经济系统推广或推销自己的广义商品,包括物质产品、服务甚至某种价值观念。根据系统经济学观点,按照组织水平的不同,可以把经济系统划分为个人经济系统(最小经济元)、家庭经济系统、企业经济系统、产业经济系统、地区经济系统、国家经济系统  相似文献   

4.
产业结构是生产要素在产业部门之间的分配状况及关联方式,产业结构的形成、发展及高度是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经济水平的标志,并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根据"配第一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GNP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从产业结构的总体变化趋势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逐渐减少,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逐渐增加.这表明任何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过程,都是一种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一、经济全球化与生产地方化的并行经济全球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开展经济交往的背景环境,经济全球化是指在货物及劳务贸易、资本流动和技术转移与扩散基础上,不同国家市场和生产之间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的动态过程,而生产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方面。当前,产业内部的价值链已逐步越出国家的界线,开始拓展到全球的空间范围,生产的全球化正在从一种趋势逐渐转变为强大的现实。首先,在产业内出现  相似文献   

6.
承接产业转移 实现传统农区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业转移是指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某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现象和过程.目前,国家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积极引导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产业有序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这为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传统农区加快工业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促进人力资源流动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社保关系的转移接续问题,我国社保关系转移接续存在问题包括:各地区之间实行统筹层次孤立政策导致地区之间利益冲突、行业和城乡间社保转移衔接不畅、信息化水平较低;结合"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和产业升级导致的人力资源结构性转变的现状,研究了其对社保转移问题造成的影响;提出实行"分段计算"方法解决社保标准不统一的问题、结合不同地区的发展现状实施因地制宜的政策、提高社会统筹层次以打牢资金基础、加强信息化水平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Riou(2006)的研究框架,分析转移支付对产业集聚水平的影响,发现转移支付有利于提高产业集聚水平,但地区间竞争会降低转移支付效率;同时转移支付存在一个最优规模。利用1995~200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中国的转移支付水平与产业集聚之间呈现"倒U形"关系,转移支付和地区竞争对产业集聚的影响存在地区性差异,东部地区的转移支付效率相对较高。因此,需要综合利用政策手段,提高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聚水平。  相似文献   

9.
东部煤炭产业西移的动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产业转移是指由于资源禀赋、产业生命周期等因素的变化,某些产业从某一地区或国家转移到另一地区或国家的一种经济过程,微观层面表现为大量的企业迁移.产业转移具有梯度性,一般是由经济梯度较高的发达区域指向梯度较低的欠发达地区,其实质是企业的战略调整过程,可以促使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促使产业结构的转化和产业升级;促使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陈锐 《企业活力》2014,(3):35-42
在战后远东地区,日本率先实现了经济发展,成为发达国家,并且通过产业输出带动了一批中小国家经济的成长。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东亚地区形成了以日本为中心的"雁形阵列"。但仅仅依靠产业转移是无法形成内生的增长动力的,当中国开始进入世界经济的大循环,东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中国转移,由于中国有着较好的产业基础,转移到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真正进入了中国的经济内部小循环,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强有力推动力量。中国目前发生的产业转移不仅不会损害中国的经济增长,反而有利于中国本土产业力量在全球的优化布局。  相似文献   

11.
王伟 《财会月刊》2017,(6):124-128
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因受限于自我经济基础与国家整体产业水平,导致来自于外资的项目投资胜于大规模的产业转移,进而陷入"产业转移陷阱"。结合产业链空间演化特征,单一产业链纵向延伸到一定程度时,会通过创新产业链而创造新的价值增长点,其主要表现为产业链的横向扩展。因此,西部地区未来应更多地结合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实现不同产业链区段的"接通",即线性链接状态下的区域产业横向拓展;积极培育产业网络,通过对产业氛围的专门营造,实现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中外企业》2003,(2):40-44
农业劳动力比重的大小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农业劳动力的剩余,意味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特定经济发展阶段,即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时期出现的一种必然现象。扬州市的实践表明:不同产业收入的差异是造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在推力,非农产业快速发展对劳动力的不断需求是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外在拉力,农民渴望提高生活水平和追求自身发展是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动力,科技进步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推动力,政府力求保持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促进力。扬州市的实践还表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输出影响到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仅是农村、农民的事,而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一个县、一个市小环境的改善对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需要国家的宏观制度环境的支撑。  相似文献   

13.
在国际贸易理论中,划分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国际贸易:发生在具有相似的资源禀赋和技术发展水平的发达工业国家间的"产业内贸易"和发生在具有不同的资源禀赋和技术流程以及具有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变化必行。经济在区域之间梯度型变迁,对欠发达地区经济的提升,产业结构的优化其重要的作用。借此机会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当前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可能。我国各地区和地区内部发展不平衡,因此当前的产业转移不像国际产业转移具有规律性。从东、中部产业转移和承接现状分析看中西部承接具有内步性、长期性,应作为中西部发展的次要战略。  相似文献   

15.
从空间区域角度来划分产业转移,可以将产业转移划分为传统地理意义上的产业转移和基于网络虚拟空间进行的产业转移。利用逻辑演绎和规范分析方法对两类产业转移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两类产业转移的内涵不同,且在转移机制、转移路线、主导力量和转移特征上都存在差异。对于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而言,两类产业转移都可以成为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的手段。虽然产业在地理区间内转移仍然是产业转移的主要途径,但随着网络经济的深化发展,基于网络虚拟空间进行的产业转移会成为各地区产业发展中不可忽略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区域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占据重要作用,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三大区域之一,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占有重要位置,近年来得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文章以地区间专业化指数和产业份额的结构变化来研究京津冀地区产业分工现状及其演变过程,发现北京与天津、北京与河北之间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而天津与河北之间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低,这主要是由于北京的产业正在向天津和河北转移引起的。  相似文献   

17.
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革命技术的推动,形成了新一轮的世界范围内产业转移.我国成为发达国家尤其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18.
一、经济全球化与生产地方化的并行 经济全球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开展经济交往的背景环境,经济全球化是指在货物及劳务贸易、资本流动和技术转移与扩散基础上,不同国家市场和生产之间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的动态过程,而生产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方面.当前,产业内部的价值链已逐步越出国家的界线,开始拓展到全球的空间范围,生产的全球化正在从一种趋势逐渐转变为强大的现实.首先,在产业内出现了全球性分工.跨国公司把原来集中于企业内部的生产过程分成各个相对独立的环节,并将其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分布到不同的国家或地区进行生产.许多全球性产业已实现将各个生产环节和增值过程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促进了成本的最小化.例如,空中客车公司拥有最完善的全球供应网络,在全世界有2100多个供应商,分布于32个国家,构成了真正的全球供应体系.其次,全球产业技术标准出现趋同化的趋势.全球技术标准体系的出现为全球性产业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数字式彩电因产业技术标准的统一迅猛发展便是一例.在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之下,各国经济正在不断从更深层次上融入扩大的全球经济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产业在区域之间的转移日渐活跃与频繁,它已经成为对我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起重要影响的经济活动之一。由于经济发展的复杂性及地域资源禀赋的多样性,我国现阶段的产业转移活动呈现复杂的特点。但国内关于产业转移的研究则起步较晚,理论研究相对落后。因此,探寻产业转移的规律不但是理论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文章以污染密集产业转移为研究对象,尝试对污染密集产业区际转移的动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污染密集产业转移的关键动因及一般动因。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关注程度显著提升,着重为社会各个行业输送高素质、高技能水平的尖端人才。但是国家并没有忽略我国的实际国情,即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因此在国家发展高科技产业的过程中,开始将重心转移到乡村振兴层面。本文以江西省为例,通过分析职业教育与就业岗位之间的关系、国家职业教育整体发展战略方向等内容,着重探讨如何利用职业教育就业来推动乡村振兴,以促进国家各个行业的均衡发展,提升国家的整体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