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陶爱萍 《乡镇经济》2008,24(12):75-80
和谐农村建设要求农民具有相应的法治意识和法律行为模式,但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我国农民对法与法治的认知、信任、依赖、尊崇的状况及其行为模式还不符合以法治为内在要求和保障的和谐农村构建的需要。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农民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农民法治教育的目标,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贴近农村实际、了解农民需要,确定重心、丰富形式、拓宽渠道、健全机制,把法律知识的普及统摄于法治理想及其价值目标的宣扬之下,传播正确的法治理念,帮助农民树立法治意识、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  相似文献   

2.
农地征用制度分析及改革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万能 《开发研究》2005,(5):28-31,27
本文认为现行土地征用制度的补偿标准过低,存在着大量侵害农民利益的现象,不能保障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需要;而要维护农民利益,保障失地农民的生存发展权,必须控制现在土地征用无序扩张的趋势,完善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土地征用制度,调整土地征用过程中的利益分配机制等。  相似文献   

3.
基于农地发展权基础,通过差值法测算了湖南省农地发展权价值。研究显示,农地发展权价值是农地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远大于农地农业用途的价值。因此,在农地征收中应设定农地发展权价值补偿,从而使农民的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土地发展权移转的国际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发展权的应用依各国具体情况而不同,发展权移转是一种以市场为基础的新的土地使用管制工具,作为分区规划管制的补充,在世界各国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我国可以利用土地发展权移转机制来保护耕地和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权益。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土地征收补偿只考虑农地的生产资料价值,补偿标准偏低。引入农地发展权,使农民能够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保障失地农民权益。文章从农地发展权的性质、归属、补偿方式、评估方法等几个方面对学术界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通过文献梳理可以发现,争议的焦点集中在两方面:农地发展权的归属和补偿方式,对农地发展权的评估方法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建设必须以法治为保障,当前农村法治建设中存在着农民法律意识淡薄、村民自治制度不能有效落实、农村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观念冲突等现实问题.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必须提升农民法律素质,完善和有效落实关于农村的法律制度,加强农村基础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征地补偿制度无论是补偿标准、补偿方式、补偿范围还是补偿的分配都是一种生存权补偿机制.完善征地补偿制度,保障失地农民发展权补偿不仅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减少征地冲突、维持社会稳定的现实需要.应加快建立基于失地农民发展权补偿的征地补偿体系,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征地制度、土地产权制度等相关制度,同时从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流转市场、建立失地农民生活水平衡量指标体系等方面加强相关配套措施的改革.  相似文献   

8.
王玉芬 《魅力中国》2010,(5X):59-59
在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要素的农村,承包经营权作为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的主要形式,成为农民获得稳定收益,保障其生存权、发展权得以实现的最主要权利。本文通过对土地使用权流转中侵害农民合法权益现象分析,提出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9.
城市扩张与农地发展权价格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城市边缘地带的耕地被征用、流失严重,也使城市边缘区农地发展权得以实现。为了规范征地制度、加强耕地保护、维护被征地农民利益,对农地发展权的价值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从农地发展权概念出发,说明农地发展权设定的必要性,通过对农地发展权价格实质的阐述,借助李嘉图地租理论模型,探讨城市扩张与农地发展权价格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我国构建农地发展权制度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文章阐述了日本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成功经验:由保障生存权向发展权转变,多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多功能的日本农业协同组合。探讨对中国农村养老制度的启示:由保障生存权向保障发展权转变;建设全方位的养老保险体系;加强立法保障和加快老年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统一农村福利组织。  相似文献   

11.
杜江南 《特区经济》2012,(7):200-203
城市化中农民土地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现有法律缺失,主要表现为:法律赋予农民的权利无法抵御非法征收、非法批准征收土地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不清、土地征收前提条件界定不清等缺失。针对这些法律缺失,我们应重构土地征收合法性的审查机制、完善追究行政机关违法批准征收责任的机制、建立非公共利益需要建设项目用地的市场化供应机制,从而有效地保护城市化中农民的土地权益。  相似文献   

12.
吴义太 《特区经济》2009,(9):248-249
劳动者的工资权是劳动权的核心内容,也是劳动行为追求的终极目的。现阶段我国农民工工资仍然存在诸如工资水平普遍偏低、拖欠和随意克扣工资现象依然存在、加班加点工资严重缺失等方面的问题。基本人权的保障、社会的发展和弱势群体的关注需要国家对农民工工资权予以法律保障。要确实保障我国农民工工资权就必须制定《工资支付法》、建立欠薪保障制度、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机制、发挥工会组织维权机制、增设恶意欠薪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3.
立法解释是由法定的主体在立法解释的权限内,遵守法定的程序,运用科学的解释方法对法的含义及意义进行解释和说明的活动.它包含三个特征:立法解释的法定性;立法解释的合程序性;立法解释的广泛性.目前,我国立法解释还存在着立法机关有权不用和越权使用,地方性法规的立法解释几乎为空白等问题.为此应强化立法解释工作,并坚持规范和合法原则.  相似文献   

14.
农地流转:失范与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珍  林鸿  何格 《特区经济》2011,(2):174-175
农地流转有利于优化农地资源配置,促进农民增收和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本文在对我国当前农地流转失范的表现作了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规范农流转失范的原则,为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制建设,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从规范农地流转的程序及政府的干预行为、完善农地流转价格机制、农地流转后的用途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治理农地流转失范提出了几点可供选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障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宏志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5):44-47
我国正处于加速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新时期,但多方面的因素阻碍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户籍制度使得农村流动人口无法得到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覆盖;土地征用过程及土地流转过程的不合理损害了农民的社会保障权利;偏向于城市经济社会政策导致农村社会保障资源供给不足。因此,在户籍制度改革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的制度化、法律化建设,按照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补偿有利于广大农民的根本原则,不断发展和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以促进城乡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谢明 《特区经济》2008,228(1):126-128
我国的村民自治制度在经历了20多年来的发展后,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然而实践中在对村民自治权实施法律救济的过程中却存在种种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相关的法律规定不明确;二是法律救济途径不畅通;三是法律救济程序不规范;四是法律责任追究不明确;五是诉讼救济程序难于介入。要保障村民自治权的有效实施就必须重视村民自治权法律救济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7.
我国独立审计存在审计法律责任的制度缺失、审计职业道德失范、审计风险意识缺乏、审计监督机制失效等问题。产生的原因有:独立审计不独立;审计失信成本低;审计舞弊难起诉;审计违规处罚轻;审计环境比较差;地方政府庇护。解决这些问题,应重构独立审计的法律责任制度,增强审计人员的法律意识;构筑独立审计职业道德体系,加强审计职业道德教育;建立政府监管机制,重塑独立审计的良好形象;完善行业自我监管机制,规范独立审计的执业行为。  相似文献   

18.
政务公开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应有之义。政务公开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我国政务公开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政府的自由裁量权过大、公民的知情权被剥夺等,对此,本文从政府权力制约和公民权利保障这“一体两面”上着手,提出转变政府观念、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建立沟通平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等建议。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政务公开制度。  相似文献   

19.
喻磊  张智凡 《特区经济》2009,(11):238-240
农村宅基地是中国社会保障机制在农村中的具体体现,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是有效维系亿万农民基本生存权利的重要制度。从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概念出发,通过对目前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机制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解决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机制,使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得到合理的利用,以期对中国的城镇化道路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采矿权流转制度的法律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瑞雪 《特区经济》2009,(8):244-246
我国的采矿权流转制度分成政府出让采矿权的一级市场和民事主体间流转的二级市场。现行流转制度在管理体制、流转程序和司法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规范采矿权流转体制,我们有必要加强立法工作,完善相应的法律机制,并有针对性地解决司法实务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