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品牌是会展业发展的灵魂,是引领会展行业规范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的方向,是提高会展经济国际化水平的有效途径。品牌会展项目缺乏、固定展会数量较少、大型展会项目较少……成都会展品牌发展的不足凸显,会展品牌体系的建设迫在眉睫。向智者取经、确立发展思路、制定会展品牌建设路线,一场会展业的谋变在成都悄然而起。  相似文献   

2.
如何实现沈阳会展业与旅游业互动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淼焱 《商业时代》2005,(12):79-80
会展业创造出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已广为世界各国所重视。我国各地的会展业也迅速崛起。沈阳是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商贸中心和清文化旅游城市,有着巨大的会展旅游市场前景。本文将重点探讨沈阳展会现状、发展会展旅游优势、存在问题及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一系列突发事件使得会展业面临发展瓶颈,会展行业为了破局一直在寻找新的突破口。在此背景下,借助虚拟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会展业正逐步向虚拟会展转型,虚拟数智技术成为会展行业的重要突破口。虚拟数智技术不仅可以为会展行业带来更多的创意和新鲜力,还能够更好地满足参展者和观众的需求,实现会展行业的数智化发展,其所带来的变革是否能使会展业凤凰涅槃助力智慧会展发展新方向将是会展业发展的新命题。基于此,本文进行了相关研究与探析,以供行业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呈现积极向好态势,中国各地城市逐步开始复工复产,会展行业的展会主办方、会展场馆和参展商也纷纷着手为展会活动做全方位的准备。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在对会展业造成巨大冲击的同时,也给会展业带来了一定的机遇,迫使会展业进一步进行资源整合,从而达到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全线上办展、跨界资本融入、展会防疫安全……这些新的挑战也引发不少业内人士的反思,"后疫情时代"会展业将发生哪些变化?  相似文献   

5.
孙瓅 《商场现代化》2007,(8X):212-213
会展业是具有活力的朝阳产业,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电子商务的应用不仅拓展了会展业的发展模式,而且极大地提高了传统会展业的经济效率,也成为我国内地城市发展会展业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电子商务为会展业带来的机遇的阐述,结合网上会展与现实会展的对比,得出网络技术的应用是会展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提出了促进廊坊市会展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提到国内知名的会展城市,义乌很难被错过,这个仅为县级市的城市虽小,但却是全国会展业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义乌的三大贸易展会——义乌小商品博览会、旅博会、文博会等已成为全国闻名甚至国际知名的展会。会展业应成为性价比高且碳排放低的最佳营销方式。成为低碳经济时代各类企业依然青睐的绿色营销渠道,今年由义乌承办的第六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的主题恰恰确定为“低碳经济与会展文化”这样一个紧密切合时代特征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广州会展业发展的优势与目标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州会展业发展面临着来自周边城市展馆建设重复、展会主题定位雷同以及会展企业增长迅速等无规模效应所带来的竞争无序。对广州及周边各地区的会展业进行优化定位形成互补 ,是解决“珠三角”会展业恶性竞争的关键。广州会展在主题、规模、市场方面求新求变 ,向开发国际市场的方向发展 ,是其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大型展会日益增多,会展业发展迅猛。伴随着我国会展业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会展人才的需要也越来越高,同时也需要更多会展专业的高素质人才,这给我国会展专业既带来了挑战又带来了机遇。随着各个高校相继开设会展专业,对会展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契机。但由于我国目前会展教育行业水平还比较低,那么如何培养会展人才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文章也对我国会展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9.
《中国会展》2020,(5):26-43,8
新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引发肺炎疫情,开始在全国蔓延。"隔离"措施下,餐饮、娱乐、体育、会展、旅游等群体性行业受较大影响,服贸领域的发展遭遇瓶颈。受影响最为严重的当属会展行业,很多会展企业正在面临严峻的生存考验。2月21日14:00-18:00,由《中国会展》杂志社、中国会展业联盟主办,中国会展企业家俱乐部特别协办以及六十余家会展城市、行业协会、展会主办、会展场馆、会展院校、会展服务商等单位协办的中国会展业抗击"新冠疫情"对策与发展在线研讨会在特殊时期以特殊的形式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会展》杂志社总编辑兰宇鑫主持。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大型展会日益增多,会展业发展迅猛。伴随着我国会展业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会展人才的需要也越来越高,同时也需要更多会展专业的高素质人才,这给我国会展专业既带来了挑战又带来了机遇。随着各个高校相继开设会展专业,对会展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契机。但由于我国目前会展教育行业水平还比较低,那么如何培养会展人才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文章也对我国会展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1.
会展是德国非常发达的一个产业,德国是世界第一号会展强国,被誉为世界展览王国,国际会展协会将德国评为欧洲最佳、世界排名第二的国际会议和展览举办地。目前,我国会展业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总体水平和国际会展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研究德国会展业的发展对我国会展业的经营会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智慧智能综合应用于各个领域,“会展+科技”成为一种新型潮流。在智慧展会的概念下,智能化的展会服务尤其重要。展会服务不能仅限于传统人工服务,智能化的服务更能展现展会的价值。为了适应会展业的发展趋势,推动全国会展业的智慧发展,本文采用模型法与定性分析及定量分析相结合,设计出展位手环,收集相关资料和文献研究,建立会展大数据库,全力服务参展商,尝试将展会手环投入展会中,对传统的手环进行创新,促进智慧会展平台建立,使展会科技化、智能服务化。  相似文献   

13.
邹婧 《商》2013,(24):241-242
我国会展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政府的扶持力度持续加大,会展产业集中度相对较高,已结束了漫长的起步阶段,向快速发展阶段不断靠近,发展模式由政府主导型逐步向市场主导型过渡。本文将借鉴国外会展强国的发展模式、结合我国会展业的发展情况,提出政府在会展业变革阶段的政府角色定位应按展会类型不同承担相应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赵宁  樊莉莉 《商业时代》2006,(32):78-79
本文从会展形象的角度对会展业进行了剖析,从目前对会展形象的相关研究开始,逐步分析会展形象概念、会展形象作用以及国际和我国会展业发展的条件,并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会展形象的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15.
以1997年第一届宁波国际服装节作为起始点,宁波会展业已走过了10多年的历程。10多年来,宁波会展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会展与市场、会展与产业形成良性互动,创造了中国区域会展业发展中富有特色的政府强势推动,市场灵活运作宁波模式。因此,宁波市会展业出现了总量扩大、结构优化、多元发展的良好态势。2007年,宁波共举办会展活动206个。其中展会数目和展览总面积实现双百目标:举办展会103个,展览总面积达102万平方米。宁波市会展业对全市GDP的贡献已高迟116亿元。另外,中国国际家居博览会也成为浙江省首个通过UFI认证的展会。像宁波这样的中等城市,会展业能有这么快的发展速度,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因此,政府在会展业中的角色定位问题一直是业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那么宁波市人民政府在发展会展业的过程中有着怎样的角色定位呢?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轨道交通会展业蓬勃发展,以Modern Railways为代表的行业展会对加强轨道交通行业交流、推动轨道交通技术前进、打造中国高铁"黄金名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轨道交通会展业存在着重复办展、资源运用不充分、审批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使轨道交通会展业进入了瓶颈期,如何突破现状整合利用会展资源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文章以柏林轨道交通展为案例,分析研究国际先进轨道交通展览会的会展资源使用情况,并针对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刘江北 《中国会展》2012,(1):132-133
2011年12月5日,随着哈尔滨展会市场座谈会的召开,让我们一起见证了这个“冰雪之都”会展业的第一次飞跃。且不谈别的,单看啥尔滨2011年全年完成会展项目195个,增长21%,这些数字足以见得啥尔滨会展市场如火如荼。提起哈尔滨会展业发展状况,中国贸促会哈尔滨分会副会长李纬侃侃而谈。“多条腿”走路是2011年啥尔滨展会迅...  相似文献   

18.
浅论中国会展场馆管理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会展业发展迅速,作为会展业发展前提和基础的会展场馆数量不断增加,但目前我国会展场馆管理模式引发了种种问题。本文在借鉴发达国家会展场馆管理模式经验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会展场馆管理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陈玲 《商业科技》2009,(15):157-158
会展业素有“城市的面包”和“触摸世界的窗口”的美称。会展的品牌化发展是势在必行的趋势。发展中国本土的会展品牌,对于推动中国会展业乃至繁荣相关行业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会展的品牌打造,既有一般品牌打造的共通之处,也需结合会展业的特殊要求;既要借鉴国外成熟的会展品牌发展经验,也要结合自身会展经济发展环境与所处特定阶段的特征;既要“师夷所长”,也要敢于创新。  相似文献   

20.
狄青  朱莎琳 《消费导刊》2012,(7):162-164,166
现如今,我国会展事业蓬勃发展。《2011中国会展业发展年度报告》指出:2010年我国会展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全国共举办五千平方米以上展会6200场,面积7440万平方米;五十人以上商务会议53万场:一万人以上节庆活动6.3万场;出境参展面积51.75万平方米(合计标摊5.75万个)。会展业对社会、经济、文化、外交、外贸、城市建设都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但实践中尚存诸如假展骗展之类的问题,不仅给参展方带来损失,同时也给主办方带来负面影响。政府、自律机构监管不严,以及立法的缺失等都是造成会展秩序混乱的原因。因此,加强我国会展立法和建立会展监管机制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